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书勤专利>正文

油笔式连续脊麻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5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油笔式连续脊椎穿刺针,由直孔硬外针、侧孔腰穿针和微细导管吻合配用所组成。先用直孔硬外针穿达硬外腔后拔出针芯,插入侧弯孔腰穿针,穿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拔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将微细导管插入,通过侧弯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内3-5公分,抽吸有脑脊液流出,说明置管成功。在直针内穿刺可避免折针,减少二次创伤。将腰穿针制成侧弯孔,插管时能避免对椎管前面组织损伤,便于顺利插入蛛网膜下腔。(*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椎管内麻醉穿刺注射医疗器械,特别与手术连续脊麻穿刺针具有关。通常使用的腰穿针为7-8号,以7号为佳,其针头呈45度斜面,直孔向前并与针芯吻合配用,该针仅能作单次脊麻穿刺注射用。目前国内尚无能通过该穿刺针的微细导管,因针尖端是一直通孔,与椎管呈90度角,就是有配套导管,进入蛛网膜下腔会有一定困难,将会对椎管前面组织创伤。若用16-18号硬外针进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常因硬外掌握不当误蛛网膜下腔,因针孔太粗,虽可置入导管,则脑脊液急剧外流,且拨针后随穿孔外渗还要持续一定时间,将迅速致脑压下降,引起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故也不宜用。本技术克服了以上两种穿刺针在连续脊麻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既可硬外穿刺又能作腰穿并置入微细导管的连续脊麻穿刺针,因仿似油笔芯,可称为油笔式连续脊麻穿刺针。为便于微细导管因势利导顺利插入蛛网膜下腔,将7号腰穿针头制成与针主孔呈90度侧弯孔,针芯头侧弯与其吻合配用。为避免因针细针头侧弯变钝造成针体扭曲,方向不准带来穿刺困难或拆针,在腰穿针外制一直通孔的硬外穿刺针,解决进针难度大的问题。直孔硬外针头与针芯相吻合呈钝圆形,先硬外穿刺,当针头到硬外腔时取出针芯,将7号侧弯孔的腰穿针和针芯吻合置直通孔硬外穿刺针主孔内达硬脊膜外腔,使勺面向胸或骶进针,当穿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时,有穿破窗纸感,拨出腰穿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此时可迅速在腰穿针主孔内经侧弯孔插入蛛网膜下腔微细导管3--5公分,当见有脑脊液从导管流出,说明置入导管成功,即可先拨腰穿针再拨硬外针,固定微细导管于背后至肩下拉出,衔接4号针头、注射器。微细导管要求能通过该穿针,质地柔韧,具有一定抗拉性能,长70公分,前端钝园,侧孔,有25公分标记,中间无漏液能衔接4号针头的空芯塑胶导管。根据局麻药作用时间各异可定时连续注入少量局麻药维持长时间麻醉效果。在硬外针内穿刺,增强了针的坚韧度,无阻力,避免折针和二次创伤,提高了穿刺安全性,减轻了病人痛苦。连续脊麻较连续硬外减少大量用药,为硬外局麻药剂量的1/8-1/10。毒付作用少、安全系数高。无硬外致全脊髓麻醉后顾之忧。可任意延长麻醉时间,麻醉成功率高,效果可靠,肌松满意。为要求手术时间较长的中、下腹部、盆腔、会阴部及下肢各种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手术环境。附图说明图1直通孔硬外穿刺针、针芯的结构示图。图2带侧弯孔的腰穿针、针芯的结构示图图3油笔式连续脊麻穿刺针的结构示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与操作原理。将12号硬外针头制成直通孔5,针芯制成钝园形6与其吻合配用。先用1、2行硬外腔穿刺至硬脊膜外腔内后,拨出针芯2,似油笔外套。将侧弯孔腰穿针3、针芯4吻合配用,从直通孔针1的主孔10置入经直通孔5达硬脊膜外腔内使勺面向胸,右手拇、食指持腰穿针柄,左手持针芯尾进行穿刺,稍用力前进即可穿破硬脊膜入蛛网膜下腔,拨掉针芯4见有脑脊液流出即可迅速从腰穿针3的主孔11插入微细导管9,经侧弯孔7进入蛛网膜下腔内3-5公分,当见脑脊液从微细导管中流出即可拨腰穿针3和硬外针1,留置微细导管于蛛网膜下腔内。本技术医务人员易于掌握,操作方便准确可靠,提高了麻醉质量,能减少二次组织创伤,减轻病人痛苦。权利要求1.新型油笔式连续脊麻穿刺针是由直通孔硬外穿刺针和针头制成侧弯孔的腰穿针及能通过该腰穿针的微细导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将硬外穿刺针1制成直通孔5,针芯2头端制成钝园形6与其吻合配用。腰穿针3针头制成与针体轴心呈90度的侧弯孔7,针芯4头侧弯8与其相吻合,可在硬外穿刺针1的主孔10经直通孔5通过,突出一定长度。2.根据权利1所述的连续脊麻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将12号硬外针1头制成直通孔5,针芯2的头6为钝园形配用。腰穿针3的头部7为侧弯孔,针芯4的头8为侧弯相吻合,腰穿针3、4可在硬外针1的主孔10经直通孔5突出0.5-1.0公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笔式连续脊麻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带侧弯孔的腰穿针3针芯4吻合可在直通孔硬外针1内通过。微细导管9可从腰穿针3的主孔11插入,经侧弯孔7顺利通过,管径要求能与7号侧孔腰穿针配套通过的空芯微细导管。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油笔式连续脊椎穿刺针,由直孔硬外针、侧孔腰穿针和微细导管吻合配用所组成。先用直孔硬外针穿达硬外腔后拔出针芯,插入侧弯孔腰穿针,穿破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拔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将微细导管插入,通过侧弯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内3-5公分,抽吸有脑脊液流出,说明置管成功。在直针内穿刺可避免折针,减少二次创伤。将腰穿针制成侧弯孔,插管时能避免对椎管前面组织损伤,便于顺利插入蛛网膜下腔。文档编号A61B17/34GK2317816SQ9721982公开日1999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郑书勤 申请人:郑书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油笔式连续脊麻穿刺针是由直通孔硬外穿刺针和针头制成侧弯孔的腰穿针及能通过该腰穿针的微细导管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将硬外穿刺针1制成直通孔5,针芯2头端制成钝园形6与其吻合配用。腰穿针3针头制成与针体轴心呈90度的侧弯孔7,针芯4头侧弯8与其相吻合,可在硬外穿刺针1的主孔10经直通孔5通过,突出一定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书勤
申请(专利权)人:郑书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