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61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难以分离的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第一端子引导部从第一端子接触部朝向左上方向延伸。第一端子保持部被保持于主体。第一端子弹性变形部与第一端子保持部连结,并且与第一端子接触部或第一端子引导部连结。第二端子接触部位于第一端子接触部的右侧,并且与第一端子接触部接触。第二端子保持部被保持于主体。通过中心导体向下方向按压第一端子引导部,由此第一端子弹性变形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便第一端子引导部向左方向位移而使第一端子接触部与第二端子接触部分离。与第二端子接触部分离。与第二端子接触部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相互电连接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与现有的连接器相关的专利技术,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具备上框、下框、可动端子以及固定端子。上框及下框具有绝缘性。上框及下框保持可动端子及固定端子。可动端子及固定端子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可动端子的右端部与固定端子的左端部的下表面接触。此时,可动端子的右端部向上方向按压固定端子的左端部。
[0003]在这样的同轴连接器中,当插头向下方向按压可动端子时,可动端子的右端部与固定端子的左端部分离。由此,在可动端子内传输的高频信号经由插头由未图示的计测仪器计测。
[0004]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注册第3096377号
[0005]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同轴连接器中,存在可动端子的右端部与固定端子的左端部难以分离的情况。更详细而言,该同轴连接器安装于电路基板。此时,电路基板的安装电极与可动端子通过焊料连接。电路基板的安装电极与固定端子通过焊料连接。而且,在安装同轴连接器时,存在助焊剂沿着可动端子及固定端子,到达可动端子的右端部及固定端子的左端部之下的空间的情况。这样的助焊剂在可动端子的右端部及固定端子的左端部之下的空间中固化。在该情况下,存在可动端子的右端部向下方向位移被助焊剂妨碍的可能性。其结果,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同轴连接器中,存在可动端子的右端部与固定端子的左端部难以分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难以分离的连接器。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具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主体,保持上述第一端子及上述第二端子,并且具有绝缘性,上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端子接触部;第一端子引导部,从上述第一端子接触部朝向左上方向延伸;第一端子保持部,被保持于上述主体;以及第一端子弹性变形部,与上述第一端子保持部连结,并且与上述第一端子接触部或上述第一端子引导部连结,上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端子接触部,位于上述第一端子接触部的右侧,并且与上述第一端子接触部接触;和第二端子保持部,被保持于上述主体,通过中心导体向下方向按压上述第一端子引导部,由此上述第一端子弹性变形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便上述第一端子引导部向左方向位移而使上述第一端子接触部与上述第二端子接触部分离。
[0008]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配置于第二部件之上是指以下的状态。第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部件的正上方。因此,在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重叠。该定
义也应用于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
[0009]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配置于比第二部件靠上方包括第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部件的正上方的情况、以及第一部件不位于第二部件的正上方而第一部件位于第二部件的斜上方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一部件也可以不与第二部件重叠。斜上方例如是左上、右上。该定义也应用于上下方向以外的方向。
[0010]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对第一部件的各部如以下那样进行定义。第一部件的前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前半部分。第一部件的后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后半部分。第一部件的左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左半部分。第一部件的右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右半部分。第一部件的上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上半部分。第一部件的下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下半部分。第一部件的前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前方向的端部。第一部件的后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后方向的端部。第一部件的左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左方向的端部。第一部件的右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右方向的端部。第一部件的上端是指第一部件的上方向的端部。第一部件的下端是指第一部件的下方向的端部。第一部件的前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前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后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后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左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左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右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右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上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上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下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下端及其附近。
[0011]在将本说明书中的任意两个部件定义为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的情况下,任意两个部件的关系成为以下那样的意思。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被支承于第二部件包括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不能移动地安装(即,固定)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以及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能够移动地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另外,第一部件被支承于第二部件包括第一部件直接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以及第一部件经由第三部件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双方。
[0012]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被保持于第二部件包括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不能移动地安装(即,固定)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不包括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能够移动地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另外,第一部件被保持于第二部件包括第一部件直接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以及第一部件经由第三部件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双方。
[0013]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电连接”是指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电导通。因此,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可以接触,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也可以不接触。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接触的情况下,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配置有具有导电性的第三部件。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连接器,能够抑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难以分离。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连接器10的立体图。
[0016]图2是连接器10的俯视图。
[0017]图3是图2的A

A处的剖视图。
[0018]图4是图2的B

B处的剖视图。
[0019]图5是表示检查用探针100连接于连接器10的状况的剖视图。
[0020]图6是表示检查用探针100连接于连接器10的状况的剖视图。
[0021]图7是连接器10a的俯视图。
[0022]图8是图7的A

A处的剖视图。
[0023]图9是图7的B

B处的剖视图。
[0024]图10是第一端子18及第二端子20的立体图。
[0025]图11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一端子18及第二端子20的立体图。
[0026]图12是连接器10b的剖视图。
[0027]图13是第一端子18及第二端子20的立体图。
[0028]图14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第一端子18及第二端子20的立体图。
[0029]图15是连接器10c的剖视图。
[0030]图16是连接器10d的剖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10a~10d

连接器;12

主体;12a

板状部;12b

圆筒部;14、16

接地端子;14a、16a

接地端子接触部;14b

接地端子保持部;14c

接地端子连结部;14d

接地端子安装部;18

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中,具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主体,保持所述第一端子及所述第二端子,并且具有绝缘性,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端子接触部;第一端子引导部,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朝向左上方向延伸;第一端子保持部,被保持于所述主体;以及第一端子弹性变形部,与所述第一端子保持部连结,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或所述第一端子引导部连结,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端子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的右侧,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接触;和第二端子保持部,被保持于所述主体,通过中心导体向下方向按压所述第一端子引导部,由此所述第一端子弹性变形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便所述第一端子引导部向左方向位移而使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还包括第二端子引导部,所述第二端子引导部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朝向右上方向延伸,通过所述中心导体向下方向按压所述第一端子引导部及所述第二端子引导部,由此所述第一端子弹性变形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便所述第一端子引导部向左方向位移而使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还包括第二端子弹性变形部,所述第二端子弹性变形部与所述第二端子保持部连结,并且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或所述第二端子引导部连结,通过所述中心导体向下方向按压所述第一端子引导部及所述第二端子引导部,由此所述第一端子弹性变形部以及所述第二端子弹性变形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便所述第一端子引导部向左方向位移并且所述第二端子引导部向右方向位移而使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中心导体向下方向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门陆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