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环境下干扰识别的鲁棒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6403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环境下干扰识别的鲁棒性方法,属于信号干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设置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干扰识别模型,并采用静默期的采集信号作为第一训练集,对干扰识别模型进行基础训练;再采用非静默期的采集信号作为第二训练集,对步骤2训练好的干扰识别模型进行第二次训练,并将第二次训练好的干扰识别模型作为干扰识别器;其中,第二训练与基础训练采用的损失函数和优化函数相同,第二训练过程中采用的学习率低于基础训练采用的学习率;对待识别信号信号进行预处理后输入干扰识别器获取识别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干扰识别效果良好,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当信道环境发生变化,噪声改变时等新环境下的干扰识别。等新环境下的干扰识别。等新环境下的干扰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环境下干扰识别的鲁棒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号干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非静默期的干扰信号的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于干扰信号的识别,无论是基于传统的特征提取还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识别方案,都是在无通信信号下(即静默期)进行的识别处理,在有通信信号的情况下(即非静默期)进行干扰信号识别分类鲜有,其中有研究跳频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识别,其通过跳频信号的通信时隙规律将有通信信号下(即非静默期)的干扰信号识别转化为静默期干扰识别。
[0003]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对低轨卫星上行链路中的8种干扰信号进行识别时,干扰类型有6种典型单一压制式干扰信号,包括单音干扰、多音干扰、线性扫频干扰、部分带噪声干扰、高斯脉冲干扰和噪声调频干扰以及2种复合干扰:单音+线性扫频,多音+部分带噪声干扰。基于设置的CNN(卷积神经网络)自动特征提取的干扰识别算法进行干扰识别,如图1所示的识别仿真结果显示,干噪比在

4dB以上时,干扰整体识别准确率基本能够接近100%,识别性能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环境下干扰识别的鲁棒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设置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干扰识别模型;步骤2:采用静默期的采集信号作为第一训练集,对干扰识别模型进行基础训练,其中,第一训练集中的每个训练样本的数据包括信号时域实部、虚部和频域数据;步骤3:采用非静默期的采集信号作为第二训练集,对步骤2训练好的干扰识别模型进行第二次训练,并将第二次训练好的干扰识别模型作为干扰识别器,其中,第二训练集中的每个训练样本的数据包括信号时域实部、虚部和频域数据;其中,第二训练与基础训练采用的损失函数和优化函数相同,第二训练过程中采用的学习率低于基础训练采用的学习率;步骤4:对待识别信号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待识别信号数据,以使得待识别信号数据与干扰识别器的输入相匹配;将待识别信号数据输入干扰识别器中,基于输出的最大类别概率确定当前带识别信号的识别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干扰识别类别包括9类,分别为:高斯噪声、单音干扰、多音干扰、线性扫频干扰、部分带噪声干扰、高斯脉冲干扰、噪声调频干扰、单音+线性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欢彭启航李磊李雪迎王军尹建凤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