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动式菜刀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635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辊动式菜刀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纵向设置,所述壳体内部沿纵向设有若干个独立的加热腔;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若干台吹风机;履带式压平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驱动电机、下层履带和上层履带,所述下层履带和所述上层履带均设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上层履带与所述下层履带沿竖向分层设置,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朝后超出于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所述辊棒输送段的前端设于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之上,所述下层履带与所述上层履带反向运动,用于共同压紧所述刀片工件,并将所述刀片工件朝前移送。下层履带与上层履带共同对刀片工件进行压平,从而消除刀片工件的弯曲、翘曲形变。形变。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动式菜刀炉


[0001]本技术涉及菜刀制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辊动式菜刀炉。

技术介绍

[0002]菜刀炉用于对刀片工件进行热处理,刀片工件经热处理后,金属组织得到改善,其力学性能得到了提升。刀片工件经热处理后,会依次经过多道工序,最终被加工为成品菜刀。
[0003]然而,刀片工件经过热处理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形变,如翘曲、弯曲、厚度不均匀等,该形变会影响刀片工件的后续加工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动式菜刀炉,其能够矫正刀片工件热处理后产生的形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辊动式菜刀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纵向设置,所述壳体内部沿纵向设有若干个独立的加热腔;
[0008]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若干台吹风机;
[0009]辊棒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基座、第一驱动电机、传动链条,所述第一基座沿纵向设置,所述第一基座设有若干辊棒,各所述辊棒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排列,形成辊棒输送段,所述辊棒输送段穿过各所述加热腔,所述辊棒输送段的尾端经过所述吹风机,所述辊棒与所述第一基座可转动地连接,各所述辊棒的端部均固接有链轮,各所述链轮均与所述传动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链条运动;
[0010]履带式压平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驱动电机、下层履带和上层履带,所述下层履带和所述上层履带均设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上层履带与所述下层履带沿竖向分层设置,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朝后超出于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所述辊棒输送段的前端设于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之上,所述下层履带与所述上层履带反向运动,用于共同压紧刀片工件,并将所述刀片工件朝前移送。
[0011]具体地,各所述加热腔内均固定设有上层发热体和下层发热体,所述上层发热体和所述下层发热体沿竖向分层设置,所述上层发热体和所述下层发热体分别位于所述辊棒输送段的上、下两侧。
[0012]具体地,所述上层发热体和所述下层发热体均为电阻丝螺旋管,所述电阻丝螺旋管内穿设有刚玉管。
[0013]具体地,各所述加热腔均设有保护气体输入管,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保护气体输出端设于所述加热炉的壳体。
[0014]具体地,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用于往所述加热腔通入甲醇。
[0015]具体地,所述下层履带和所述上层履带的带轮与均所述第二基座可滑动地连接,使所述下层履带和所述上层履带均能够沿竖向整体移动。
[0016]具体地,所述下层履带与所述上层履带均由多个履带单元块首尾铰接构成,各所述履带单元块的侧壁设有横向贯穿孔,所述第二基座设有出水工位,所述出水工位设有上、下两组出水管,两组所述出水管分别对应于所述下层履带与所述上层履带的横向贯穿孔,所述出水管能依次与途径的各个履带单元块的横向贯穿孔连通。
[0017]具体地,所述加热炉的壳体由钢板和型钢构成。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上层发热体和下层发热体分别位于辊棒输送段的上、下两侧,当辊棒输送段依次进入各加热腔时,刀片工件的上、下两侧均受到加热作用,使刀片工件受热迅速且受热均匀。
[0020]完成上述降温过程后,刀片工件被辊棒输送段往前输送至下层履带顶侧,下层履带顶侧将刀片工件送入下层履带与上层履带之间的夹缝,下层履带与上层履带共同对刀片工件进行压平,从而消除刀片工件的弯曲、翘曲形变。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辊动式菜刀炉的侧视图;
[0022]图2为加热炉的侧视图;
[0023]图3为冷却系统及履带式压平机构的测试图;
[0024]图4为加热炉的后视图;
[0025]图5为下层履带及上层履带的局部视图。
[0026]图中:1、加热炉;11、加热腔;111、上层发热体;112、下层发热体;113、保护气体输入管;12、辊棒输送段;121、辊棒;2、冷却系统;21、吹风机;3、履带式压平机构;31、下层履带;311、履带单元块;312、横向贯穿孔;32、上层履带;33、第二基座;34、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8]见图1至图4,辊动式菜刀炉,包括:
[0029]加热炉1,加热炉1包括壳体,壳体沿纵向设置,壳体内部沿纵向设有若干个独立的加热腔11;
[0030]冷却系统2,冷却系统2包括若干台吹风机21;
[0031]辊棒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基座、第一驱动电机(图未示出)、传动链条(图未示出)。第一基座沿纵向设置,第一基座设有若干辊棒121,各辊棒121沿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排列,形成辊棒输送段12。辊棒输送段12穿过各加热腔11,辊棒输送段12的尾端经过吹风机21。辊棒121与第一基座可转动地连接,各辊棒121的端部均固接有链轮(图未示出),各链轮均与传动链条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传动链条运动;
[0032]履带式压平机构3,包括第二基座33、第二驱动电机34、下层履带31和上层履带32,
下层履带31和上层履带32均设于第二基座33。上层履带32与下层履带31沿竖向分层设置。下层履带31的后端朝后超出于下层履带31的后端,辊棒输送段12的前端设于下层履带31的后端之上。下层履带31与上层履带32反向运动,用于共同压紧刀片工件(图未示出),并将刀片工件朝前移送。
[0033]具体地,见图2,各加热腔11内均固定设有上层发热体111和下层发热体112,上层发热体111和下层发热体112沿竖向分层设置。上层发热体111和下层发热体112分别位于辊棒输送段12的上、下两侧。
[0034]具体地,上层发热体111和下层发热体112均为电阻丝螺旋管(图未示出),电阻丝螺旋管内穿设有刚玉管(图未示出)。
[0035]具体地,见图2,各加热腔11均设有保护气体输入管113,保护气体输入管113的输入端与加热腔11连通,保护气体输出端设于加热炉1的壳体。
[0036]具体地,保护气体输入管113用于往加热腔11通入甲醇。
[0037]具体地,见图3,下层履带31和上层履带32的带轮与均第二基座33可滑动地连接,使下层履带31和上层履带32均能够沿竖向整体移动。
[0038]具体地,见图5,下层履带31与上层履带32均由多个履带单元块311首尾铰接构成,各履带单元块311的侧壁均设有横向贯穿孔312。第二基座33设有出水工位(图中3中A处),出水工位设有上、下两组出水管(图未示出),两组出水管分别对应于下层履带31与上层履带32的横向贯穿孔312。出水管能依次与途径的各个履带单元块311的横向贯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辊动式菜刀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纵向设置,所述壳体内部沿纵向设有若干个独立的加热腔;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若干台吹风机;辊棒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基座、第一驱动电机、传动链条,所述第一基座沿纵向设置,所述第一基座设有若干辊棒,各所述辊棒沿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排列,形成辊棒输送段,所述辊棒输送段穿过各所述加热腔,所述辊棒输送段的尾端经过所述吹风机,所述辊棒与所述第一基座可转动地连接,各所述辊棒的端部均固接有链轮,各所述链轮均与所述传动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链条运动;履带式压平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驱动电机、下层履带和上层履带,所述下层履带和所述上层履带均设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上层履带与所述下层履带沿竖向分层设置,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朝后超出于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所述辊棒输送段的前端设于所述下层履带的后端之上,所述下层履带与所述上层履带反向运动,用于共同压紧刀片工件,并将所述刀片工件朝前移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动式菜刀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热腔内均固定设有上层发热体和下层发热体,所述上层发热体和所述下层发热体沿竖向分层设置,所述上层发热体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鸿锋张覃轶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拓必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