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617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止血带锁紧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止血带,所述止血带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活动套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带动固定钩向上弯曲形变,使得卡条失去固定钩的限位,从而保持了止血带的适当松弛,而拉环可以随时放松使得固定钩复位并使得卡条重新被固定钩限位,从而达到快速且适当地进行对止血带的放松,使得止血带在长时间勒紧后可快速松开,保持伤者受伤肢体的血液流动,避免了伤口部位附近组织的局部缺血坏死。近组织的局部缺血坏死。近组织的局部缺血坏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止血带锁紧装置
,具体是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包扎止血带是一种带状可进行封闭锁紧的环状止血装置,当伤者的肢体大量破损并出血时,通过将止血带套在伤口的上方并勒紧肢体,从而避免失血过多,是野外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种医疗器械,止血带在进行包扎止血时需要将其锁紧从而达到减少伤口附近血液流动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
[0003]目前,包扎止血带的锁紧装置在锁紧后无法灵活放松,止血带在锁紧后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将止血带松开,而现有的锁紧装置却采用的是将止血带对折并压制的锁紧方式,这种锁紧方式虽然可以快速锁紧止血带,但在需要将止血带稍微松开一点时,却无法使伤者单手有效并快速的松开,很有可能导致松开程度过大,导致止血功能丧失。
[0004]现有的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包覆在止血带外侧,不具备定位功能,止血带在套上伤者肢体并使用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止血带的内侧面不会贴合肢体,导致摩擦力减小,使得伤者在拉拽止血带时会出现旋转的情况,而锁紧装置由于无法与伤者肢体贴合,无法进行对止血带的定位,导致锁紧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具有方便松弛和锁紧效率高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止血带,所述止血带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条,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活动套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钩,所述固定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块。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止血带的右端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左侧的底部,所述止血带的另一端按逆时针转动的方式绕接并从右往左贯穿装置本体的内腔,所述卡条的截面形状为斜面朝向左上的直角三角形,止血带通过绕接在伤者的肢体外表面从而达到勒紧止血的功能,如图1所示,当止血带向左拉动时,会带动卡条与固定钩接触,从而通过卡条的斜面使得止血带可以自由通过,当止血带被锁紧后,卡条的右侧便与固定钩的内侧面限位接触,从而达到锁紧的目的,当伤者需要将止血带稍微松开一点时,可通过向上拉动拉环并带动固定钩向上弯折,使得卡条失去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止血带松开一点,而固定钩则可以在拉环松开后自动复位,重新与卡条保持限位接触,卡条的数量为十六个且彼此之间呈等间距分布,伤者可以随时调整与固定钩接触的卡条,从而达到快速放松止血带的目的。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储气槽,所述储气槽的内部密封套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医用胶布,所述储气槽的内部填充有氦气,装置本体的底部与伤者的肢体接触时,会通过医用胶布向储气槽的内部传导体温热量,而此时的氦气受热会膨胀,从而推动医用胶布向外扩张,使得医用胶布的外侧面与伤者的肢体相接触并粘在一起,增大了装置本体底部与伤者肢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伤者在拉拽止血带时不会带动卡条一起绕着伤者的肢体转动,提高了装置本体的锁紧效率。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柱活动套接在装置本体的左壁内部,所述转动柱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转块,所述转动柱外表面与装置本体内腔左壁接触的部分固定套接有稳定环,转动柱为中空筒状结构,其内部开设有螺纹槽,从而使得螺纹柱螺纹套接在转动柱的内部,如图1所示,当固定钩与卡条保持限位接触时,伤者可通过转动转块带动转动柱转动,使得螺纹柱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带动螺纹柱进行左右方向的水平移动,使得伤者可根据止血带锁紧后的勒紧程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止血带在锁紧后伤者佩戴地更加舒适,而转动柱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转块和转动柱进行稳定操作,避免转动柱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内腔上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稳定槽,所述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凸出,所述凸出部分活动卡接在稳定槽的内部,当伤者转动转块会带动转动柱转动,此时,螺纹柱与连接板相互连接的,如果要保持转动柱在转动时螺纹柱保持转动,必须将连接板限位起来,如图3所示,连接板的前后两端活动卡接在稳定槽的内部,从而保证了螺纹柱不会转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钩由高强度塑胶块制成,所述固定钩的内侧面与卡条限位接触,所述固定钩外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活动卡接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导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环,固定钩的右侧下端在紧绷状态下,从而保持与卡条的限位接触,实现止血带的锁紧功能,止血带按附图1中的箭头所指方向移动时会向左带动固定钩并使得固定钩的下端向左弯曲形变,使得止血带可以实现锁紧功能,当需要解除对止血带的锁紧时,只需向上拉拽拉环并带动导向块向上移动,带动固定钩向上发生弯曲形变,此时卡条失去了固定钩的限位作用便向右移动,根据伤者的肢体情况,止血带开始松弛,此时,可以将止血带从而伤者肢体拆卸。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卡条、固定钩、导向块和拉环等实现了对止血带的适当放松功能,通过设置有固定钩以其右侧下端的竖直部分与卡条的右侧保持限位接触,在止血带通过拉拽并绕接在伤者肢体的外表面时,止血带保持的紧绷的趋势,使得卡条被带动而保持与固定钩的挤压式限位接触,一方面,通过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动柱使得螺纹柱可以保持左右方向的水平移动,带动连接板和固定钩适当地向右移动,减小与卡条之间的挤压力同时,通过设置有拉环向上拉动导向块,带动固定钩向上弯曲形变,使得卡条失去固定钩的限位,从而保持了止血带的适当松弛,而拉环可以随时放松使得固定钩复位并使得卡条重新被固定钩限位,从而达到快速且适当地进行对止血带的放松,使得止血带在长时间勒紧后可快速松开,保持伤者受伤肢体的血液流动,避免了伤口部位附近组织的局部缺血坏死。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医用胶布和氦气等实现了止血带的快速锁紧功能,通过开设有储气槽并向其内部填充氦气,使得装置本体和止血带在套接在伤者的肢体上时,医用胶布与伤者的皮肤接触然后将伤者的体温以热量的形式传递至储气槽的内部,从而使得氦气受热并迅速膨胀,然后带动医用胶布迅速向外侧面扩张,使得医用胶布的外侧面与伤者肢体的皮肤接触并粘在一起,从而增大了装置本体与伤者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止血带在拉拽锁紧的过程中,装置本体可以保持不动,从而使得止血带可以快速锁紧,提高了锁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装置本体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转动柱、稳定环、转块、螺纹柱、连接板、固定钩、导向块和拉环的分离示意图。
[0019]图中:1、装置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止血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条(3),所述装置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4),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腔活动套接有转动柱(5),所述转动柱(5)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柱(7),所述螺纹柱(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钩(9),所述固定钩(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2)的右端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1)左侧的底部,所述止血带(2)的另一端按逆时针转动的方式绕接并从右往左贯穿装置本体(1)的内腔,所述卡条(3)的截面形状为斜面朝向左上的直角三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扎止血带用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储气槽(12),所述储气槽(12)的内部密封套接有密封环(13),所述密封环(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刘辉刘杰郑大伟代晓明齐蕊谭立国包杰刘景利徐彪王宏宇曹椿娟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