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07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该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带,所述保护带的前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侧底端均粘贴有暖宝宝贴,所述保护带的后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橡胶软座,所述橡胶软座的后端中前部均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设置有醋酸钠溶液,所述橡胶软座的后端中后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靠近保护带一端的中部均设置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上粘合有吸血棉块。通过将患者的穿刺处的纱布进行固定,提高对患者穿刺处的按压止血效果,并且通过定时地对患者的穿刺处进行加热升温,防止患者穿刺处发生感染,有利于提高患者穿刺处的愈合速度。高患者穿刺处的愈合速度。高患者穿刺处的愈合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为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血管内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心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和大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上述所说的病症通常都需要进行心血管手术进行治疗。
[0003]患者在做完心血管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的穿刺处进行缝合,缝合完毕一般采用医用纱布对患者患处进行包裹,然后使用医用胶带将其进行粘合固定,这样操作对患者的伤口处止血效果较差,而且医疗胶带对患者患处的纱布固定效果较差,纱布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容易引发的患者伤口感染,延长患者患者患处恢复的周期,同时医疗胶带长时间粘合患者的皮肤,在更换胶带和纱布时,也容易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将患者的穿刺处的纱布进行固定,提高对患者穿刺处的按压止血效果,并且通过定时地对患者的穿刺处进行加热升温,防止患者穿刺处发生感染,有利于提高患者穿刺处的愈合速度。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带,所述保护带的前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侧底端均粘贴有暖宝宝贴,所述保护带的后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橡胶软座,所述橡胶软座的后端中前部均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设置有醋酸钠溶液,所述橡胶软座的后端中后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靠近保护带一端的中部均设置有粘合层,所述粘合层上粘合有吸血棉块,所述吸血棉块的前端均设置有止血纱布。
[0006]优选的,所述保护带的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固定座的底端,所述固定座的上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肩带的一端,所述肩带的材质可以为尼龙材料或者针织材料,所述保护带的前侧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安装座的后端,所述安装座的前端中部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中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盖的一端中部,所述转动盖呈L型,所述转动盖的底端中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钉齿,所述固定槽的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
[0007]优选的,所述保护带的一端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远离保护带的一端后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磁铁扣,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后侧设置有毛面贴,所述保护带远离第一连接带的前侧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前端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前端设置有钩面贴。
[0008]优选的,所述保护带的前端中部两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的
后端均贯穿保护带,所述透气孔内均设置有纱网,所述保护带的后侧上下端均设置有棉条。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磁吸板,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内侧设置有填充棉。
[0010]优选的,所述醋酸钠溶液的溶液状态为过饱和状态,所述存储腔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渗膜。
[0011]优选的,所述磁铁扣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孔卡合,所述开口与暖宝宝贴相匹配。
[0012]工作原理:在对心内科术后的患者进行止血保护的时候,首先将保护带上的橡胶软座放置于患者的胸口穿刺处之上,然后将第一连接带上的磁铁扣与第二连接带上对应位置的固定孔进行卡合,同时通过磁铁扣和磁吸板的磁吸性增加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在患者上的保护带的固定性,防止保护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滑落,之后通过第一连接带上的毛面贴和第二连接带上的钩面贴增加连接带之间的固定性,之后将固定座上的肩带跨过患者的肩头插入安装座内的固定槽中,将肩带在固定槽中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在安装座内转动转动盖,转动盖在转动的同时将钉齿刺入对应位置的肩带中,最后转动盖进入安装座内的固定槽内进行卡合固定,将患者穿刺处的保护带进行多重固定,不容易发生脱落,有利于对患者的穿刺处提供有效地保护,将保护带固定完毕之后,首先通过橡胶软座对患者的穿刺处进行按压止血,然后将开口内粘合上暖宝宝贴,暖宝宝贴发出热量传递给存储腔内的醋酸钠溶液,同步将醋酸钠溶液进行加热,使其进行吸收热量,然后醋酸钠溶液在吸收完毕热量之后进行放热,热量通过橡胶软座、吸血棉块、止血纱布传递给患者的穿刺处,对患者的患者进行30

40分钟的40

45摄氏度的加热,有利于提高患者穿刺处的恢复速度,同时通过止血纱布将患者的穿刺处进行止血,通过吸血棉块将穿刺处的渗血进行吸收,保持患者穿刺处的干燥与卫生,使得穿刺处愈合速度加快,在保护带进行使用的时候,首先通过保护带上的透气孔对患者的两肋处进行透气通风,有利于提高患者穿刺处的恢复速度,在透气孔进行透气的同时通过透气孔内的纱网,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到患者的穿刺处,之后通过保护带上的棉条提高保护带与患者的皮肤的贴合程度,防止外部灰尘和污染物进入到患者的穿刺处,防止患者的穿刺处因污染物而发生感染。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保护带上的橡胶软座放置于患者的胸口穿刺处之上,然后将第一连接带上的磁铁扣与第二连接带上对应位置的固定孔进行卡合,同时通过磁铁扣和磁吸板的磁吸性增加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在患者上的保护带的固定性,防止保护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滑落,之后通过第一连接带上的毛面贴和第二连接带上的钩面贴增加连接带之间的固定性,之后将固定座上的肩带跨过患者的肩头插入安装座内的固定槽中,将肩带在固定槽中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在安装座内转动转动盖,转动盖在转动的同时将钉齿刺入对应位置的肩带中,最后转动盖进入安装座内的固定槽内进行卡合固定,将患者穿刺处的保护带进行多重固定,不容易发生脱落,并且不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有利于对患者的穿刺处提供有效地保护。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橡胶软座对患者的穿刺处进行按压止血,然后将开口内粘合上暖宝宝贴,暖宝宝贴发出热量传递给存储腔内的醋酸钠溶液,同步将醋酸钠溶液进行加热,使其进行吸收热量,然后醋酸钠溶液在吸收完毕热量之后进行放热,热量通过橡胶软座、吸血棉块、止血纱布传递给患者的穿刺处,有利于提高患者穿刺处的恢复速度,同时通过止血纱布
将患者的穿刺处进行止血,通过吸血棉块将穿刺处的渗血进行吸收,保持患者穿刺处的干燥与卫生,使得穿刺处愈合速度加快。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保护带上的透气孔对患者的两肋处进行透气通风,有利于提高患者穿刺处的恢复速度,在透气孔进行透气的同时通过透气孔内的纱网,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其他污染物进入到患者的穿刺处,之后通过保护带上的棉条提高保护带与患者的皮肤的贴合程度,防止外部灰尘和污染物进入到患者的穿刺处,防止患者的穿刺处因污染物而发生感染。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前侧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后侧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1)的前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开口(6),所述开口(6)的内侧底端均粘贴有暖宝宝贴(7),所述保护带(1)的后端中部两侧均设置有橡胶软座(13),所述橡胶软座(13)的后端中前部均设置有存储腔(21),所述存储腔(21)内设置有醋酸钠溶液(22),所述橡胶软座(13)的后端中后部设置有内腔(19),所述内腔(19)靠近保护带(1)一端的中部均设置有粘合层(23),所述粘合层(23)上粘合有吸血棉块(20),所述吸血棉块(20)的前端均设置有止血纱布(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术后止血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带(1)的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固定座(3)的底端,所述固定座(3)的上端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肩带(9)的一端,所述肩带(9)的材质可以为尼龙材料或者针织材料,所述保护带(1)的前侧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同侧安装座(5)的后端,所述安装座(5)的前端中部均设置有固定槽(28),所述固定槽(28)内侧中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9),所述固定杆(29)上分别转动连接在转动盖(8)的一端中部,所述转动盖(8)呈L型,所述转动盖(8)的底端中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钉齿(26),所述固定槽(28)的底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底板(27)。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舸康慧余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