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96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驱动组件、转移组件、吸附组件、吸油组件以及挤压组件;所述箱体一侧沿污水流动方向分布的排放口以及进入口;所述驱动组件、转移组件以及吸附组件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进入口一侧,用于将污水表面漂浮的吸油组件自所述进入口吸附至所述转移组件一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移组件沿所述排放口至所述进入口方向往复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污水浮油的自动捞取,具有浮油捞取方便以及捞取效率高的优点。具有浮油捞取方便以及捞取效率高的优点。具有浮油捞取方便以及捞取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地下污水排放过程中,容易携带油污进入后续的处理中心,从而为后续污水的进一步处理增加难度。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地下污水的处理大多是利用打捞网或者打捞隔笼对污水表层的油污进行捞取处理,这种油污的捞取方式较为传统,由于打捞网或者打捞隔笼始终沉浸在污水中,时间一长容易造成打捞网或者打捞隔笼的堵塞,因此需要人工定期取出打捞网或者打捞隔笼并进行清理,较为耗时耗力,同时存在油污捞取效率低下的缺陷,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包括箱体、驱动组件、转移组件、吸附组件、吸油组件以及挤压组件;所述箱体一侧沿污水流动方向分布的排放口以及进入口;所述驱动组件、转移组件以及吸附组件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进入口一侧,用于将污水表面漂浮的吸油组件自所述进入口吸附至所述转移组件一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移组件沿所述排放口至所述进入口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转移组件由所述进入口向所述排放口方向移动时,可带动所述吸油组件移动至所述排放口一侧并将所述吸油组件由所述排放口排放至污水表面;所述挤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在所述吸油组件移向所述排放口的过程中,用于对所述吸油组件进行挤压脱油处理。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上;所述转移组件包括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转移板,所述吸附组件用于将所述吸油组件自所述进入口吸附至所述转移板一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转移板一侧还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杆并与所述支撑杆螺纹配合,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转移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吸附组件为磁板,所述磁板设置在所述转移
板远离所述进入口的一侧并与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移板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所述吸油组件包括若干铁芯以及包覆在每组所述铁芯外侧的柔性吸油层。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磁板一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箱体内壁相连。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弹性件;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移板朝向所述进入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滑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上;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箱体内壁相连;所述箱体内壁还设置有限位组件,在所述第二压板克服弹性件的弹性支撑力移动至一定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压板提供阻尼作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箱体一侧开设有过油口,所述过油口内部安装有隔网;所述箱体外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过油口相通的导油箱,所述导油箱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油箱。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初始时,吸油组件漂浮于污水表面,以对污水表面上的油污进行吸附,吸油组件能够跟随污水的流动进行移动,当吸油组件移动至进入口一侧时,吸附组件可对吸油组件进行吸引,以带动吸油组件自进入口进入箱体内部并吸附在转移组件一侧,随后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移组件沿箱体内部向排放口方向移动,以对吸油组件进行转移,在吸油组件转移过程中,通过挤压组件对吸油组件进行挤压脱油,使得油污与吸油组件分离,随后吸油组件转移至排放口处经由排放口重新排放至污水表面并跟随污水流动进行移动,此时驱动组件带动转移组件沿箱体内部向进入口方向移动,实现转移组件的复位,当吸油组件跟随污水再次移动至进入口一侧,通过吸附组件再次对吸油组件进行吸引,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污水浮油的自动捞取,具有浮油捞取方便以及捞取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中转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

箱体、101

排放口、102

导轨、103

过油口、104

进入口、20

驱动组件、201

电机、202

丝杆、30

转移组件、301

转移板、302

支架、303

滑块、304

支撑杆、40

吸附组件、401

固定杆、50

吸油组件、60

挤压组件、601

第一压板、602

第二压板、603

弹性件、70

限位组件、80

隔网、90

导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6]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包括箱体10、驱动组件20、转移组件30、吸附组件40、吸油组件50以及挤压组件60,所述箱体10一侧沿污水流动方向分布的排放口101以及进入口104,所述驱动组件20、转移组件30以及吸附组件40均安装在所述箱体10内部,所述吸附组件40设置在所述进入口104一侧,用于将污水表面漂浮的吸油组件50自所述进入口104吸附至所述转移组件30一侧,所述驱动组件20用于带动所述转移组件30沿所述排放口101至所述进入口104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转移组件30由所述进入口104向所述排放口101方向移动时,可带动所述吸油组件50移动至所述排放口101一侧并将所述吸油组件50由所述排放口101排放至污水表面,所述挤压组件60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部,在所述吸油组件50移向所述排放口101的过程中,用于对所述吸油组件50进行挤压脱油处理。
[0017]初始时,吸油组件50漂浮于污水表面,以对污水表面上的油污进行吸附,吸油组件50能够跟随污水的流动进行移动,当吸油组件50移动至进入口104一侧时,吸附组件40可对吸油组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驱动组件、转移组件、吸附组件、吸油组件以及挤压组件;所述箱体一侧沿污水流动方向分布的排放口以及进入口;所述驱动组件、转移组件以及吸附组件均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进入口一侧,用于将污水表面漂浮的吸油组件自所述进入口吸附至所述转移组件一侧;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移组件沿所述排放口至所述进入口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转移组件由所述进入口向所述排放口方向移动时,可带动所述吸油组件移动至所述排放口一侧并将所述吸油组件由所述排放口排放至污水表面;所述挤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在所述吸油组件移向所述排放口的过程中,用于对所述吸油组件进行挤压脱油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上;所述转移组件包括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转移板,所述吸附组件用于将所述吸油组件自所述进入口吸附至所述转移板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污水的浮油捞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板一侧还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杆并与所述支撑杆螺纹配合,所述支架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善明韩昱刘美娟李哲丁冠涛刘玉想陈亮姜玉敏肖军
申请(专利权)人:沂水县土地整理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