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昱悦专利>正文

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53593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附子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穴位贴
,尤其涉及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穴位贴敷疗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所用配方组成大都来自临床经验和真实疗效验证,其适用于临床各科。小儿生长发育主要由先天父母禀赋的基因遗传和后天脾胃吸收共同的决定,但现在绝大数儿童存在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是经常偏食、挑食等情况,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有助于脾胃调理运化、补气,助生长的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将该穴位贴外贴在身体足三里、涌泉、下巨虚、脾腧、肾腧、天皇、地皇、人皇穴以及二高穴,刺激穴位,增加脾胃运化、补气,助长的同时还能够开胃纠正挑食偏食导致人瘦小的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附子30

60份、干姜30

60份、甘遂20

40份、砂仁20

40份、柴胡20

40份、吴茱萸15

30份、补骨脂30

60份、伸筋草30

60份、丁香20

40份、肉桂30

60份、桃仁20

40份、黄芪30

60份、升麻20
r/>40份、白芷15

30份、冰片0.5

1份。
[0005]进一步的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是一味温里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
[0006]甘遂是一种泻下药,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等治疗;
[0007]砂仁是一味化湿药,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等功效;
[0008]柴胡是一味解表药,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等治疗;
[0009]吴茱萸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为一味温里药,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
[0010]补骨脂是一味补虚药,具有温肾助阳、固精缩尿、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等功效;
[0011]伸筋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是一味祛风湿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功效;
[0012]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一味温中祛寒的药,具有温里止痛,主要用于胃部受寒引起的不适;
[0013]肉桂亦称桂皮,是一种温里药,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等功效;
[0014]黄芪是一种补气药,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阳、益
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
[0015]升麻为毛茛科、升麻属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根茎,是一味解表药;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等功效;
[0016]白芷是一味解表药,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功效。
[0017]进一步的上述助长穴位贴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1)按照上述配方选取原材料,将其洗净备用;
[0019](2)水煎煮两次后,将煎液合并,浓缩至65℃时其煎液相对密度为1.10

1.20,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体积达到总体积的65

75%,将其搅拌均匀,静置后过滤;
[0020](3)过滤后的滤液浓缩至65℃时,其滤液相对密度为1.20

1.30,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
[0021](4)最后向上述(3)得到的浓缩液中添加适量的蜂蜜,将其调制成膏糊状,制成贴剂即可。
[0022]进一步的所述上述(4)中贴剂的制备是将药物层涂附在背衬层上,最后再覆盖上保护膜即可。
[0023]进一步的所述贴剂上的药物层是:上述配方混合熬制的煎液注入乙醇后的提取物,并向提取物中添加辅料制成的膏糊状物质。
[0024]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为单层或是多层的涂布。
[0025]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为聚乙烯薄膜。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将该穴位贴外贴在身体足三里、涌泉、下巨虚、脾腧、肾腧、天皇、地皇、人皇穴以及二高穴,刺激穴位,增加脾胃运化、补气,助长的同时还能够开胃纠正挑食偏食导致人瘦小的问题;同时本申请的穴位贴加减调制配方减小其刺激性,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包括附子30

60g、干姜30

60g、甘遂20

40g、砂仁20

40g、柴胡20

40g、吴茱萸15

30g、补骨脂30

60g、伸筋草30

60g、丁香20

40g、肉桂30

60g、桃仁20

40g、黄芪30

60g、升麻20

40g、白芷15

30g、冰片0.5

1g。
[0030]上述助长穴位贴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1](1)按照上述配方选取原材料,将其洗净备用;
[0032](2)水煎煮两次后,将煎液合并,浓缩至65℃时其煎液相对密度为1.10

1.20,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体积达到总体积的65

75%,将其搅拌均匀,静置后过滤;
[0033](3)过滤后的滤液浓缩至65℃时,其滤液相对密度为1.20

1.30,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
[0034](4)最后向上述(3)得到的浓缩液中添加适量的蜂蜜,将其调制成膏糊状,制成贴剂即可。
[0035]上述(2)中水煎煮两次是指将中药材加入清水开锅后熬制一定时间,然后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附子30

60份、干姜30

60份、甘遂20

40份、砂仁20

40份、柴胡20

40份、吴茱萸15

30份、补骨脂30

60份、伸筋草30

60份、丁香20

40份、肉桂30

60份、桃仁20

40份、黄芪30

60份、升麻20

40份、白芷15

30份、冰片0.5

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长穴位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助长穴位贴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上述配方选取原材料,将其洗净备用;(2)水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昱悦
申请(专利权)人:朱昱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