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代谢网络的健脾除湿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52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代谢网络的健脾除湿中药组合物,属于中医药学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当归、知母、桂枝、白芍、黑顺片、炙甘草、干姜、广升麻、白术、乌梅、细辛和燀桃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糖代谢、能量代谢及脂质代谢,来达到治疗难治性痛风的效果,还有助于健脾升阳泻火中药的临床应用。还有助于健脾升阳泻火中药的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代谢网络的健脾除湿中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代谢网络的健脾除湿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痛风的发病率以每年10%的速度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现已成为了第二大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代谢系统疾病。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结晶沉积到软组织,关节,软骨和肾脏中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或肾病变,常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其中难治性痛风是一种由于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常规量的降尿酸药难以使血尿酸达标且降尿酸治疗(Uric lowering therapy,ULT)中出现多次和(或)严重药物不良事件,对传统治疗没有反应或不耐受的痛风。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破坏性关节炎伴痛风石形成和(或)尿酸性肾结石,因此控制尿酸的生成及促进排除是治疗痛风的关键。目前,针对嘌呤代谢的药物治疗主要从减少尿酸生成及促进肾脏尿酸代谢两条途径进行,药物虽然能在一定时期内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但长期服用多有肝肾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过敏等一系列副作用。另外,大量研究表明痛风的发展与肠道菌群代谢密切相关,这对治疗痛风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思路。
[0003]中国医药学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在防治痛风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医药学上,阴火理论认为湿浊中阻,逼迫虚火上浮,为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的主要矛盾。对于难治性痛风患者,一般有超过5年病史,长时间进食肥甘厚腻之品,“数食甘美而多肥”,“甘”者性缓,“肥”者性腻,二者缓腻阻遏脾气,以致“口甘内热中满之患”,甘美肥厚之品入脾胃而疳聚于内,须由脾阳蒸腾腐化,若脾运不足失和,肥甘难消,水谷精微所化生之“汗、溺、唾、泪、髓”均失清华,该五液亡其真味,以致“淫淫之甜味”上泛不已,积久则生蕴热,化生痰浊,阻碍升降出入以致痛风的急性发作,一般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CRP、血沉等炎症指标上升,同时涉及能量代谢、葡萄糖代谢、氨基酸及脂类紊乱,可能是阴火物质基础。然而相对于西药,中医药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来分析疾病并探求其内在机理,加上中医辨证分型多而零乱,这并不利于辨证论治的规范化、客观化,同时也缺乏阐述证型“内涵”和“实质”的客观指标。因此,如果能结合中医药学的经验制备一种中药组合物,来实现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并能科学分析治疗前后的代谢网络变化,则有助于中医药在治疗难治性痛风方面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以解决现有药物治疗痛风伴随多种副作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当
归、知母、桂枝、白芍黑顺片、炙甘草、干姜、广升麻、白术、乌梅、细辛、燀桃仁。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黄芪15

25份、当归5

15份、知母5

15份、桂枝10

25份、白芍35

45份、黑顺片5

15份、炙甘草1

5份、干姜4

8份、广升麻5

15份、白术15

25份、乌梅15

25份、细辛3

6份、燀桃仁5

15份。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黄芪20份、当归10份、知母10 份、桂枝20份、白芍40份、黑顺片10份、炙甘草1份、干姜6份、广升麻10份、白术 20份、乌梅20份、细辛5份、燀桃仁10份。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药物上可接受的辅料。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汤剂、颗粒剂、散剂、膏剂、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中的任意一种。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汤剂,具体制作方法为:将黑顺片加入水中并用武火煎5

15min,再分别加入黄芪、当归、知母、桂枝、白芍、黑顺片、炙甘草、干姜,用中火煎服30

50min,去药渣后再小火浓煎。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汤剂武火煎10min,中火煎服40min。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当归、知母、桂枝、白芍、黑顺片、炙甘草、干姜、广升麻、白术、乌梅、细辛、燀桃仁,其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作用,当归、桂枝、燀桃仁具有活血的作用,知母可以滋阴润燥、补肾、清肺化痰,白芍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另外黑顺片与桂枝、白术等温经通络的药物配合使用,能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炙甘草能和胃健脾,干姜可以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广升麻具有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作用,乌梅具有保护胃肠的作用;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能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可以改善糖代谢、能量代谢及脂质代谢,在治疗难治性痛风的同时还可以补中升阳,除湿健脾益气,有助于健脾升阳泻火中药的临床应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中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NMR图谱,图中:蓝色代表治疗前,绿色代表治疗后;
[0017]图2是西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NMR图谱,图中:蓝色代表治疗前,红色代表治疗后;
[0018]图3是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的血清NMR图谱,图中:蓝色代表治疗后西药组,红色代表治疗后中药组;
[0019]图4是中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CA图,图中:1是中药组治疗前,2是中药组治疗后;
[0020]图5是西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CA图,图中:1是西药组治疗前,2是西药组治疗后;
[0021]图6是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的PCA图,图中:1是中药组治疗后,2是西药组治疗后;
[0022]图7是中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PLS

DA分析图,图中:1是中药组治疗前,2是中药组治疗后;
[0023]图8是中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OPLS

DA得分图,图中:1是中药组治疗前,2是中药组治疗后;
[0024]图9是中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OPLS

DA血清载荷图,图中:红色代表权重系数(VIP) >1,绿色代表权重系数(VIP)<1;
[0025]图10是中药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当归、知母、桂枝、白芍、黑顺片、炙甘草、干姜、广升麻、白术、乌梅、细辛、燀桃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15

25份、当归5

15份、知母5

15份、桂枝10

25份、白芍35

45份、黑顺片5

15份、炙甘草1

5份、干姜4

8份、广升麻5

15份、白术15

25份、乌梅15

25份、细辛3

6份、燀桃仁5

1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黄芪2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东彭剑虹叶雪英陈柳廷尹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