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893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S1:构建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触发器;S2:根据触发器进行病例审查,以检出触发器阳性的病历数据;S3:对触发器阳性的病历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S4:利用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病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医疗机构可以及时、准确有效地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更早地发现中药配方颗粒可能潜在的问题,降低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此外通过数据分析能够确定哪些因素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从而更好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不良事件监测,具体为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新兴的中药制剂,它以单味中药为基础,经过机械化生产制成颗粒状,具有一系列特点,包括节约原材料、便于运输、贮藏和保管、不易变质、便于服用和携带,以及符合中医辩证论治特色。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的平均增速为32.7%,而相比之下,中药饮片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的平均增速仅为9.7%。这表明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传统中药饮片。

2、对于中药配方颗粒,了解其不良反应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安全性和用药效果,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一种。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中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基本都是由医、护和药学人员上报,该方法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较差,同时上报人员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报告偏移性高,漏报率高,即现有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从而会增加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风险,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一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构建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触发器;

6、s2:根据触发器进行病例审查,以检出触发器阳性的病历数据;

7、s3:对触发器阳性的病历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

8、s4:利用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病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9、优选的,步骤s1具体为:构建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初始条目;进一步的,根据所构建的初始条目,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并对专家实施咨询,结合专家意见优化并形成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最终条目。

10、优选的,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2a: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多个病历数据。

11、优选的,在步骤s2a中,具体为从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多个病历数据。

12、优选的,在步骤s2a之后还包括步骤s2b:对所采集的多个病历数据进行数据质量管控处理。

13、优选的,在步骤s2b之后还包括步骤s2c:进一步对已进行数据质量管控处理的病历数据进行跟踪与记录。

14、优选的,步骤s3具体为:利用诺氏评定法对触发器阳性的病历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

15、优选的,在步骤s3中,在确定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之后,进一步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评级。

16、优选的,步骤s4具体为:利用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病历数据以及其他病历数据,将是否发生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作为因变量,将与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相关的各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的影响因素。

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系统,包括:

18、构建模块:构建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触发器;

19、审查模块,用于根据触发器进行病例审查,以检出触发器阳性的病历数据;

20、判定模块,用于对触发器阳性的病历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

21、分析模块,用于利用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病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22、(三)有益效果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及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全面触发工具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进行主动监测,使得医疗机构可以及时、准确有效地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进行监测,更早地发现中药配方颗粒可能潜在的问题,有助于改进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确保中药配方颗粒的一致性和效力,降低中药配方颗粒的安全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此外通过数据分析能够确定哪些因素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从而更好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构建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初始条目;进一步的,根据所构建的初始条目,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并对专家实施咨询,结合专家意见优化并形成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最终条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2a: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多个病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a中,具体为从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多个病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a之后还包括步骤S2b:对所采集的多个所述病历数据进行数据质量管控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b之后还包括步骤S2c:进一步对已进行所述数据质量管控处理的所述病历数据进行跟踪与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利用诺氏评定法对所述触发器阳性的病历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确定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之后,进一步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进行评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利用存在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病历数据以及其他病历数据,将是否发生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作为因变量,将与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相关的各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对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的影响因素。

10.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构建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初始条目;进一步的,根据所构建的初始条目,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并对专家实施咨询,结合专家意见优化并形成用于监测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的最终条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步骤s2a: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多个病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a中,具体为从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数据采集以得到多个病历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a之后还包括步骤s2b:对所采集的多个所述病历数据进行数据质量管控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全面触发工具的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主动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韵梅陈文戈黄林石全克违刘仔陈冠全吴昊王毅勇张成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