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93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光器件包括透镜、支架和光纤头,耦合控制包括支架的位置确定和光纤头的位置确定;所述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控制支架移动到预定位置;步骤2,采集包含支架和透镜位置的图像,并基于所述图像计算出矫正位置;步骤3,控制支架移动到所述矫正位置;步骤4,以所述矫正位置为基础,对支架和光纤头进行粗耦合控制,并判断粗耦合控制后的耦合率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耦合完成,如果不合格则进入步骤5;步骤5,对支架进行细耦合控制,并判断细耦合控制后的耦合率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耦合完成,如果不合格则耦合失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级耦合可以大大提高耦合精度。大大提高耦合精度。大大提高耦合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学组件或光器件OSA(Optical Sub Assembly)是光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接收光器件(ROSA)包括支架、透镜、光纤头等部件,其光路如图6所示,接收的光信号先经过支架,然后进入透镜,再经由光纤头输出。耦合进光纤头的光束越多,光功率就越大,因此在布置各个部件的位置时,需要进行耦合控制,以找到光功率最大的位置。目前的耦合控制方式相对比较简略,因此耦合成功率相对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以提高光器件的耦合成功率及耦合精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光器件包括透镜、支架和光纤头,耦合控制包括支架的位置确定和光纤头的位置确定;所述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控制支架移动到预定位置;步骤2,采集包含支架和透镜位置的图像,并基于所述图像计算出矫正位置;步骤3,控制支架移动到所述矫正位置;步骤4,以所述矫正位置为基础,对支架和光纤头进行粗耦合控制,并判断粗耦合控制后的耦合率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耦合完成,如果不合格则进入步骤5;步骤5,对支架进行细耦合控制,并判断细耦合控制后的耦合率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耦合完成,如果不合格则耦合失败;其中,所述粗耦合控制是单方向的直线轨迹搜索,分别搜索X轴、Y轴、Z轴方向上的最佳位置点;所述细耦合控制是螺旋线轨迹搜索,搜索出区域内的最佳位置点。
[0005]所述步骤4中,粗耦合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1,支架移动到矫正位置后再次进行校验,以确保支架的X轴坐标当前处于所述矫正位置;步骤42,以第一长度为步进,支架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Y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3,以第一长度为步进,支架的Z轴坐标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Z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4,以第一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X轴坐标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X轴坐标移动到
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5,以第一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Y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6,以第一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Z轴坐标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Z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
[0006]粗耦合的目标是快速的确保能找到光,即让支架出来的光,通过透镜后光纤头能够接收到光,光功率计上面的读数不是显示为无光的状态。本方案中采用三轴直线移动进行耦合控制,可以快速找到光,继而提高耦合效率。
[0007]所述步骤4中,粗耦合控制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7,以第二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二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Y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8,以第二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Z轴坐标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第二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Z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其中,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0008]整个耦合过程中对于光纤头的移动只在粗耦合控制中进行,上述方案中,采用两种控制精度进行移动控制,可以尽可能地让光纤头接收到更多的光,进而提高耦合效率。
[0009]所述步骤5中,细耦合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51,以粗耦合控制后的位置为基础,以第三长度为步进,以第三距离为半径,采用螺旋线轨迹进行移动,确定出需要移动的点的个数;步骤52,从第一个点开始依次移动,每移动一个点就记录当前位置和在当前位置采集到的光功率;步骤53,在移动到最后一个点后,确定出光功率值最大的点的位置,并控制移动到该光功率值最大的点的位置。
[0010]上述方案中,在粗耦合的基础上移动支架在第三距离半径的圆形区域内,快速搜索,在圆形区域内走螺旋线路径小于多个同心圆的路径,利用更少的时间尽快找到最合适的耦合位置,以此提升耦合效率。如果找不到也为精耦合提供了基础。
[0011]所述步骤51中,第三长度为0.01mm,第三距离为0.1mm;螺旋线方程为:所述步骤51中,第三长度为0.01mm,第三距离为0.1mm;螺旋线方程为:、、分别为点的坐标值、点的坐标值、点到原点的距离,设定 ,每次增加0.5弧度,因此有:
根据半径、、进而可以计算出需要移动的点的个数为40,即。
[0012]所述步骤5中,如果细耦合控制后的耦合率不合格,则对支架进行精耦合控制,并判断精耦合控制后的耦合率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耦合完成,如果不合格则确定耦合失败;所述精耦合控制是同心圆轨迹搜索,搜索出区域内的最佳位置点。
[0013]同心圆的搜索密度大于螺旋线,其次精度高于螺旋线。只采用细耦合精度不够,只用精耦合时间又太长,影响生产效率。上述方案中,在细耦合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再进行精耦合控制,既可以让搜索精度达到要求,同时又节约时间,提高了耦合效率,继而提高生产效率。
[0014]所述精耦合控制过程中,以细耦合控制后的位置为基础,采用多个同心圆轨迹进行搜索,同心圆的最大半径为0.02mm,确定出每个同心圆轨迹需要移动的点的个数;针对于每一个同心圆轨迹,从第一个点开始到最后一个点依次移动,每移动一个点就记录当前位置和在当前位置采集到的光功率,确定出光功率值最大的点的位置后,控制移动到该光功率值最大的点的位置。
[0015]通过多轴步进电机驱动支架和光纤头移动,多轴步进电机由单片机控制,单片机与多轴步进电机的驱动器信号连接。
[0016]上述方案中,采用单片机进行耦合控制,相比于传统PLC或控制卡控制的方式,可以提高耦合控制的实时性,实现实时控制,进而提升控制效率。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自动耦合,而且在将支架控制到矫正位置后,还继续进行了粗耦合控制及细耦合控制,多级耦合控制方式使得耦合精度大大提高,继而提高了耦合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光器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实施例中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2为实施例中实现耦合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光器件包括透镜、支架和光纤头,耦合控制包括支架的位置确定和光纤头的位置确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控制支架移动到预定位置;步骤2,采集包含支架和透镜位置的图像,并基于所述图像计算出矫正位置;步骤3,控制支架移动到所述矫正位置;步骤4,以所述矫正位置为基础,对支架和光纤头进行粗耦合控制,并判断粗耦合控制后的耦合率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耦合完成,如果不合格则进入步骤5;步骤5,对支架进行细耦合控制,并判断细耦合控制后的耦合率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耦合完成,如果不合格则耦合失败;其中,所述粗耦合控制是单方向的直线轨迹搜索,分别搜索X轴、Y轴、Z轴方向上的最佳位置点;所述细耦合控制是螺旋线轨迹搜索,搜索出区域内的最佳位置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粗耦合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1,支架移动到矫正位置后再次进行校验,以确保支架的X轴坐标当前处于所述矫正位置;步骤42,以第一长度为步进,支架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Y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3,以第一长度为步进,支架的Z轴坐标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Z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4,以第一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X轴坐标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X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5,以第一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Y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步骤46,以第一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Z轴坐标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第一距离,且利用光功率计记录每个位置的光功率,比较所有位置的光功率大小,然后将Z轴坐标移动到光功率值最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器件耦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粗耦合控制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7,以第二长度为步进,光纤头的Y轴坐标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二距离,且利用光功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波张强许远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光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