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自平衡钻具系统的井口防喷装置及管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852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平衡钻具系统的井口防喷装置及管路系统,包括组合式防喷组件和管路组件,组合式防喷组件安装在井口地面,其内部中空通道用于通过钻进系统和多通道缆管,组合式防喷组件通过可变径密封件在钻进过程中和钻进系统提出井口时对井筒进行持续密封,并在井筒压力过大时通过泄压管路进行泄压;管路组件用于为钻井液的反循环和自平衡钻进系统的电路系统提供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自平衡钻进系统在钻井过程中井筒的持续密封,并实时监测和保护井筒压力,在其压力过大时进行泄压,为自平衡钻进系统在钻井过程中的井内安全提供保障,并实现适应于自平衡钻进的通畅循环。环。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平衡钻具系统的井口防喷装置及管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钻井工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油气钻井、科学钻探、潜在地下资源和救援钻孔等
的用于自平衡钻具系统的井口防喷装置及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自平衡钻进技术,如本申请人此前提出的“一种井下扭矩自平衡有缆钻具系统”(公布号CN106761480B),可解决钻柱回转钻进产生的反扭矩危害,改变钻头单向碎岩对围岩的扰动强度,简化地面钻探装备和配套的工具及工艺方法。然而,目前缺少针对该钻具系统的井口防喷装置及钻井液和电路系统的管路通道。
[0003]井口防喷装置的功能是:在地层压力大于井内压力的情况下通过专用装置对井内泥浆液柱进行控制,并形成可控循环。现有的钻井防喷器主要包括闸板防喷器和环形防喷器两种,无法满足自平衡钻进技术的防喷和反循环钻进工艺需求。同时,现有防喷技术与装置存在着以下不足:第一,密封块是易损件,在发生损坏时,难以对密封块进行更换,只能更换整个防喷器,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第二,现有防喷器主要采用液压进行密封,管路复杂,维护繁琐,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平衡钻具系统的井口防喷装置及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式防喷组件和管路组件,组合式防喷组件安装在井口地面,其内部中空通道用于通过钻具和多通道缆管(17),组合式防喷组件通过可变径密封件(11)在钻井过程中和钻具提出井口时对井筒进行持续密封,并在井筒压力过大时通过泄压管路(801)进行泄压;管路组件用于为钻井液的反循环和自平衡钻进系统的电路系统提供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平衡钻具系统的井口防喷装置及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组合式防喷组件包括闸板外壳(2)、盖板(3)、第一闸板电机(4)、第一闸板(5)、第二闸板电机(6)、第二闸板(7)、密封座(8)、压井阀(9)、压力表(10)、可变径密封件(11)、密封件固定板(12)、电机座(13)、丝杠电机(14)和顶盖(15);闸板外壳(2)内腔安装有第一闸板电机(4)、第一闸板(5)、第二闸板电机(6)和第二闸板(7),其中间有环空通道用于通过钻进系统和多通道缆管(17),闸板外壳(2)底部与表层套管(1)顶部法兰连接,并进行静密封处理,表层套管(1)埋入井筒中,用于隔离上部含水层;第一闸板电机(4)的转子带有丝杠,与第一闸板(5)为丝扣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闸板(5)做横向直线往返运动;所述第二闸板电机(6)的转子带有丝杠,与第二闸板(7)为丝扣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闸板(7)做横向直线往返运动;第一闸板(5)和第二闸板(7)均为头部切出矩形口的钢板,安装方向中心对称,当第一闸板(5)和第二闸板(7)伸长到最远端相互靠近时,矩形口相互咬合,将井筒完全封住;盖板(3)分别安装在第一闸板电机(4)和第二闸板电机(6)的后部,与闸板外壳固定,并进行静密封处理;密封座(8)底部与闸板外壳(2)顶部固定,并进行静密封处理;压井阀(9)安装在密封座(8)的泄压管路(801)的一端,与密封座(8)之间进行静密封处理,用于对井筒泄压;压力表(10)安装在密封座(8)的压力检测管路(802)的一端,用于实时监测井筒压力;可变径密封件(11)的球形外壁面(1104)与密封座(8)的球形内壁面(803)滑动紧密配合,可变径密封件(11)的环形内壁面(1105)与多通道缆管(17)外壁或钻进系统滑动紧密配合;所述密封件固定板(12)安装在密封座(8)上部的环空内;所述电机座(13)下部与密封座(8)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电机(14)固定在电机座(13)环形台面的上表面,丝杠与密封件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顶盖(15)下部与电机座(13)固定连接,并做静密封处理,用于保护丝杠电机(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平衡钻具系统的井口防喷装置及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8)侧壁设置泄压管路(801)和压力检测管路(802);泄压管路(801)一端与内环空相通,另一端与侧壁相通,用于当井筒压力过高时进行泄压处理;压力检测管路(802)一端与泄压管路(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科张聪赵研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