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鸭绒脱脂除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83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9
本案涉及一种白鸭绒脱脂除菌工艺,包括白鸭绒前处理:预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鸭绒脱脂除菌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羽绒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白鸭绒脱脂除菌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羽绒是一种保暖性极佳的天然材料,与之相比而言,棉花、蚕丝、化纤等纤维都是线性的,长期使用会出现板结,从而影响保暖性能和舒适感;而羽绒是“羽”和“绒”的混合物,绒朵是立体球状,不会有板结的问题。但羽绒直接来源鹅鸭身上,是一种动物性蛋白纤维,并伴有动物性脂肪,因此携带大量的污渍和多种致病微生物,若不能处理干净,则会危及人们的健康。
[0003]现有的抗菌羽绒的生产工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预分

除灰

精分

初洗

洗涤

脱水

烘干

冷却

包装工序;传统的对羽绒进行脱脂抗菌的工序中通过采用三氯异氰尿酸等药剂,在烘干过程中对羽绒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除菌,但极强的氧化性会使羽绒的蓬松性能减弱。CN1023525688公开一种抑菌功能羽绒的整理方法,其采用壳聚糖整理到羽绒纤维中,不仅可以获得抗菌防霉、除臭吸湿的效果,同时能保证羽绒的蓬松度较高。但事实上壳聚糖属于溶出型抗菌整理剂,缓慢溶出达到抗菌效果。因此,经壳聚糖整理后的织物在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抗菌性能会逐渐丧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基于壳聚糖对其进行改性得到N

双胍壳聚糖和p(AM

co

ALS)接枝壳聚糖,并结合含纳米氧化锌颗粒的有机硅季铵盐,其对羽绒进行整理,能有效杀菌脱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白鸭绒脱脂除菌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白鸭绒前处理:预分

除灰

精分

初洗;
[0008]S2、配制整理液:壳聚糖衍生物、有机硅季铵盐按照1~3:1的质量比分散在水中,得到5g/L的整理液;
[0009]S3、精洗:将前处理后的白鸭绒脱水浸渍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后,清水漂洗,脱水烘干;
[0010]其中,所述壳聚糖衍生物包括N

双胍壳聚糖和p(AM

co

ALS)接枝壳聚糖,其结构式如下:m、n分别独立地为10~20和5~10的整数。
[0011]进一步地,所述p(AM

co

ALS)接枝壳聚糖的制备过程如下:
[0012]1)以丙烯酰胺和烯丙基磺酸钠为单体,在4

氰基

4(硫代苯甲酰)戊酸作链转移剂和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条件下聚合,得到p(AM

co

ALS);
[0013]2)壳聚糖通过苯甲醛与氨基的缩合反应保护氨基,之后与p(AM

co

ALS)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脱除苯甲醛得到p(AM

co

ALS)接枝壳聚糖。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4

氰基

4(硫代苯甲酰)戊酸和偶氮二异丁腈的摩尔比为10~30:5~15:1:0.02。
[0015]进一步地,所述N

双胍壳聚糖和p(AM

co

ALS)接枝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5:7~5。
[0016]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季铵盐的制备过程如下:
[0017]1)在无水乙醇中分散纳米氧化锌,超声分散1h,后向其中加入γ

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升温至40~50℃,回流搅拌2h,抽滤,无水乙醇洗涤,烘干得ZnO/KH230;
[0018]2)在反应瓶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加入吡啶使其完全溶解;将ZnO/KH230超声分散在甲苯溶液中,之后加到反应瓶中,设置温度110℃,微波加热回流5~10h,反应结束后降温静置,丙酮重结晶,即得有机硅季铵盐。
[0019]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氧化锌与γ

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2:1;六亚甲基四胺与ZnO/KH230的质量比为1:2。
[0020]进一步地,所述精洗过程中温度设置为70~80℃,保温30~100min。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案通过对常规的羽绒处理工艺中精洗过程的改进,以自制的壳聚糖衍生物以及有机硅季铵盐配制整理液,对羽绒整理后能有效提升抗菌性和脱脂率,处理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4]实施例
[0025]本案中所用原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市场直接购得。
[0026]N

双胍壳聚糖具有比壳聚糖更强和更光谱的抗菌活性,制备方法简单,可参考壳聚糖双胍衍生物的合成及在羊毛上的应用,毛纺科技,第37卷,第12期.合成。
[0027]4‑
氰基

4(硫代苯甲酰)戊酸作链转移剂为常用RAFT试
剂,可参考Macromolecules,2001,34:2248

2256合成或直接市场购得。
[0028]p(AM

co

ALS)接枝壳聚糖的制备过程如下:
[0029]1)在反应瓶中加入20mmol丙烯酰胺、10mmol烯丙基磺酸钠、1mmol4

氰基

4(硫代苯甲酰)戊酸和0.2mmol偶氮二异丁腈,冷冻

抽气

充氮重复三次,60℃下反应2h;得到p(AM

co

ALS)1,Mn=3100g/mol,m=17,n=6;
[0030]改变反应投料比,得到:
[0031]p(AM

co

ALS)2,Mn=2200g/mol,m=6,n=15;
[0032]p(AM

co

ALS)3,Mn=2700g/mol,m=13,n=8;
[0033]p(AM

co

ALS)4,Mn=4400g/mol,m=25,n=7;
[003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鸭绒脱脂除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白鸭绒前处理:预分

除灰

精分

初洗;S2、配制整理液:壳聚糖衍生物、有机硅季铵盐按照1~3:1的质量比分散在水中,得到5g/L的整理液;S3、精洗:将前处理后的白鸭绒脱水浸渍于整理液中,浸轧处理后,清水漂洗,脱水烘干;其中,所述壳聚糖衍生物包括N

双胍壳聚糖和p(AM

co

ALS)接枝壳聚糖,其结构式如下:m、n分别独立地为10~20和5~10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鸭绒脱脂除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p(AM

co

ALS)接枝壳聚糖的制备过程如下:1)以丙烯酰胺和烯丙基磺酸钠为单体,在4

氰基

4(硫代苯甲酰)戊酸作链转移剂和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条件下聚合,得到p(AM

co

ALS);2)壳聚糖通过苯甲醛与氨基的缩合反应保护氨基,之后与p(AM

co

ALS)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脱除苯甲醛得到p(AM

co

ALS)接枝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有李万琴谢长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骏翔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