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82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防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包括防渗基板、连接板,所述防渗基板一侧设置有防渗机构,所述防渗机构包括有把手、连接块、导流槽、承载板、转动杆,所述把手一端与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与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内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内壁与转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承载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一端与防渗基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与存储板一侧固定连接,实现了能够在表面经常残留有较多的水珠或液体团时将其快速进行清理,提高了防渗基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了整体的防渗效果,保证了整体的投入与运用。保证了整体的投入与运用。保证了整体的投入与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防渗
,具体为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目前的基坑防渗装置表面经常残留有较多的水珠或液体团,不易将其清除,时间久了对防渗装置本身具有一定的损害,影响防渗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所带来的成本较高,其次,在处理过程中,因基坑水平,导致防渗装置水平,残留在其表面的水流或水团难以向外排出,导致整体的防渗效果较差,影响整体的投入与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包括防渗基板、连接板,所述防渗基板一侧设置有防渗机构,所述防渗机构包括有把手、连接块、导流槽、承载板、转动杆,所述把手一端与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与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内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内壁与转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承载板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一端与防渗基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与存储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表面开设有导流槽。
[0005]优选的,所述存储板一侧连通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存储箱一侧连通设置,所述防渗基板顶部与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软管一端贯穿通孔,能够将软管进行固定,从而使输送水时更加稳定。
[0006]优选的,所述存储箱内壁与固定箱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内壁与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与限位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另一侧与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固定板一侧挤压接触,所述固定板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一端与限位槽内壁挤压接触,所述固定板另一侧与过滤网一端固定连接,能够将进入存储箱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
[0007]优选的,所述防渗基板上下两端设置有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有缓冲箱、缓冲杆、缓冲板、弹簧一,所述缓冲箱一端与防渗基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内壁与缓冲杆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外壁与缓冲板内壁滑动连接,能够保护防渗基板,避免了防渗基板出现振动,长时间振动防渗基板会影响防渗基板的防渗能力。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一侧与弹簧一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另一端与缓冲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另一侧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贯穿缓冲箱内壁并延伸至缓冲箱外侧,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支护板一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箱一侧与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另一端与限位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外壁与滑块内壁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滑块一侧与橡胶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橡胶杆另一端与支护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护板另一侧与硅胶垫一侧固定连接。
[0011]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0012]S1:将防渗基板放置到基坑内部,同时将连接板与基坑内壁相挤压贴合,同时使支护机构放置到基坑内部;
[0013]S2:当遇见下雨天时,通过开设在连接板表面的导流槽将雨水导流到存储板内部,通过安装软管将雨水流入存储箱中,通过安装在存储箱内部的过滤网将流入的雨水进行过滤,当不下雨时他,通过温度将雨水进行蒸发,当需要调节连接板的角度时,通过拉动把手移动带动连接板在转动杆上转动,从而能够进行调节;
[0014]S3:当防渗基板发生振动时,通过挤压硅胶垫移动带动支护板移动,通过支护板移动带动连接杆移动,通过连接杆移动带动缓冲板在缓冲杆上滑动,通过缓冲板移动挤压弹簧一,进行缓冲,此时通过挤压橡胶杆移动带动滑块在滑杆上移动,通过滑块移动挤压弹簧二进行二次缓冲。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及方法。该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中:该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及方法,通过安装在防渗基板一侧的防渗机构实现了能够在表面经常残留有较多的水珠或液体团时将其快速进行清理,提高了防渗基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了整体的防渗效果,保证了整体的投入与运用;
[0017](2)本专利技术中:该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及方法,通过安装在防渗基板上下两端的支护机构实现了能够在防渗基板发生振动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防渗基板,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防渗基板1、连接板2、防渗机构3、把手301、连接块302、导流槽303、承载板304、转动杆305、存储板306、软管307、支撑杆308、存储箱309、过滤网310、固定箱311、固定板312、限位杆313、限位板314、电机伸缩杆315、密封垫316、支护机构4、缓冲箱401、缓冲杆402、缓冲板403、弹簧一404、连接杆405、滑杆406、弹簧二407、限位块408、滑块409、橡胶杆410、支护板411、硅胶垫4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包括防渗基板1、连接板2,防渗基板1一侧设置有防渗机构3,防渗机构3包括有把手301、连接块302、导流槽303、承载板304、转动杆305,把手301一端与连接板2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2一侧与连接块302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302内壁开设有螺纹孔,连接板2内壁与转动杆305外壁固定连接,转动杆305一端通过轴承与承载板304一侧转动连接,承载板304一端与防渗基板1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一侧与存储板306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2表面开设有导流槽303,存储板3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包括防渗基板(1)、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基板(1)一侧设置有防渗机构(3),所述防渗机构(3)包括有把手(301)、连接块(302)、导流槽(303)、承载板(304)、转动杆(305),所述把手(301)一端与连接板(2)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一侧与连接块(30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02)内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2)内壁与转动杆(305)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05)一端通过轴承与承载板(304)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304)一端与防渗基板(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一侧与存储板(30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表面开设有导流槽(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板(306)一侧连通设置有软管(307),所述软管(307)一端与存储箱(309)一侧连通设置,所述防渗基板(1)顶部与支撑杆(30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308)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软管(307)一端贯穿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309)内壁与固定箱(311)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311)内壁与电动伸缩杆(315)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315)另一端与限位板(31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14)另一侧与限位杆(3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13)另一端与固定板(312)一侧挤压接触,所述固定板(312)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313)一端与限位槽内壁挤压接触,所述固定板(312)另一侧与过滤网(410)一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挖掘用具有支护作用的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基板(1)上下两端设置有支护机构(4),所述支护机构(4)包括有缓冲箱(401)、缓冲杆(402)、缓冲板(403)、弹簧一(404),所述缓冲箱(401)一端与防渗基板(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箱(401)内壁与缓冲杆(40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402)外壁与缓冲板(403)内壁滑动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飞武子荐孔恒翟炜傅睿智王富强王伟张志伟郭腾王杰鲍逸玮张学军车青森于海洋高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