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76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包括储料盒,储料盒设有矩形下料管,矩形下料管内设有自适应下料机构;矩形下料管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封堵板外侧的保护壳,保护壳设有推杆,推杆设有横杆,推杆设有转杆,转杆设有移动轮,推杆设有拉动组件;无需人工手动调节下料口的大小来适应不同宽度的裂缝,下料口的宽度能够自动适应不同宽度的裂缝,避免使用常规的下料口宽度远大于裂缝宽度的储料盒,导致多余的沥青位于裂缝两侧,致使修补的路面不平整以及造成了浪费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够自动适应裂缝的弯曲,无需使用人员肉眼观察裂缝的弯曲,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道路的安全和平顺可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车辆的逐渐增多,在道理长时间的使用时,水泥路面易出现开裂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但目前裂缝修补设备,通常使用常规的下料口宽度远大于裂缝宽度的储料盒,以便适应不同裂缝宽度的填补,但是这样会导致多余的沥青位于裂缝两侧,致使修补的路面不平整以及造成了浪费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道路施工装置,无需人工手动调节下料口的大小来适应不同宽度的裂缝,下料口的宽度能够自动适应不同宽度的裂缝,避免使用常规的下料口宽度远大于裂缝宽度的储料盒,导致多余的沥青位于裂缝两侧,致使修补的路面不平整以及造成了浪费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够自动适应裂缝的弯曲,无需使用人员肉眼观察裂缝的弯曲,方便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包括储料盒,所述储料盒下侧呈锥形,所述储料盒下端连接有矩形下料管,所述矩形下料管内设有自适应下料机构;
[0006]所述自适应下料机构包括所述矩形下料管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密封滑动设有封堵板,两个所述封堵板均设置有弹性件,两组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矩形下料管的前后两侧,且两组所述弹性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矩形下料管边缘处的固定板,所述封堵板靠近所述矩形下料管中部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矩形下料管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运动槽,所述矩形下料管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运动槽连通且宽度大于所述运动槽的密封槽,所述封堵板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密封槽相匹配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长度为所述运动槽长度的两倍,两个所述封堵板相对一侧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弹性伸缩导向杆;
[0007]所述矩形下料管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封堵板外侧的保护壳,两个所述保护壳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向上延伸且端部共同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推杆下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推杆内设有与所述封堵板相匹配的拉动组件。
[0008]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所述封堵板远离所述矩形下料管一端前侧连接的滑动片,所述推杆内设有第一拉绳槽,所述第一拉绳槽内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一端与所述滑动片连接,所述推杆上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座,所述圆形座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收卷轮,所述第一拉绳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另一端与所述收卷轮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座
远离所述横杆中部一侧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转轴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收卷轮传动连接,所述推杆开设有与所述圆形槽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齿轮啮合匹配的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齿条上端与所述滑槽侧壁之间设有第三弹簧。
[0009]所述储料盒后侧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轮。
[0010]所述转杆还设有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转杆中部的凸轮,两个所述推杆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四个所述弹性伸缩杆呈矩形分布,四个所述弹性伸缩杆下端共同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上侧与所述凸轮抵接。
[0011]所述横杆下侧还设有补料组件,所述补料组件包括所述横杆中部开设的运动槽,所述运动槽滑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下端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后端连接有补料盒,所述补料盒设有稳定件,所述补料盒下侧呈锥形,且所述安装座设有与所述补料盒相匹配的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包括安装座开设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所述补料盒内部连通,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伸出所述活动槽一端与所述补料盒侧壁抵接,所述封板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槽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圆杆内设有第二拉绳槽,所述第二拉绳槽内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一端伸入所述活动槽内与所述封板连接,所述圆杆上侧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伸入所述圆形槽内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圆杆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圆形槽连通的螺纹通槽,所述螺纹通槽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与所述滑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上端连接有转动块。
[0012]所述稳定件包括固定设于两个所述推杆下侧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下端相对一侧均连接有多级伸缩杆,两个所述多级伸缩杆均与所述补料盒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无需人工手动调节下料口的大小来适应不同宽度的裂缝,下料口的宽度能够自动适应不同宽度的裂缝,避免使用常规的下料口宽度远大于裂缝宽度的储料盒,导致多余的沥青位于裂缝两侧,致使修补的路面不平整以及造成了浪费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够自动适应裂缝的弯曲,无需使用人员肉眼观察裂缝的弯曲,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4]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矩形下料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矩形下料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封堵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7为图6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图8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补料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11为图10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补料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8]储料盒1、稳定轮101、矩形下料管11、运动槽111、密封槽112、滑槽12、封堵板13、密封板131、固定板14、连接杆15、活动板16、第一弹簧17、弹性伸缩导向杆18、保护壳2、推杆21、横杆22、转杆23、移动轮24、滑动片3、第一拉绳槽31、第一拉绳32、圆形座33、安装腔34、收卷轮35、圆形槽36、齿轮37、滑槽38、齿条381、把手382、第三弹簧383、凸轮4、弹性伸缩杆41、压板42、运动槽5、圆杆51、安装座52、补料盒53、活动槽54、封板55、第二弹簧56、第二拉绳槽57、第二拉绳58、圆形槽6、滑板61、螺杆62、转动块63、固定杆7、多级伸缩杆71。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

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包括储料盒1,储料盒1下侧呈锥形,储料盒1下端连接有矩形下料管11,矩形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包括储料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盒下侧呈锥形,所述储料盒下端连接有矩形下料管,所述矩形下料管内设有自适应下料机构;所述自适应下料机构包括所述矩形下料管左右两侧对称开设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密封滑动设有封堵板,两个所述封堵板均设置有弹性件,两组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矩形下料管的前后两侧,且两组所述弹性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矩形下料管边缘处的固定板,所述封堵板靠近所述矩形下料管中部一侧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矩形下料管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匹配的运动槽,所述矩形下料管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运动槽连通且宽度大于所述运动槽的密封槽,所述封堵板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密封槽相匹配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长度为所述运动槽长度的两倍,两个所述封堵板相对一侧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弹性伸缩导向杆;所述矩形下料管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封堵板外侧的保护壳,两个所述保护壳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向上延伸且端部共同连接有横杆,两个所述推杆下侧共同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推杆内设有与所述封堵板相匹配的拉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所述封堵板远离所述矩形下料管一端前侧连接的滑动片,所述推杆内设有第一拉绳槽,所述第一拉绳槽内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一端与所述滑动片连接,所述推杆上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座,所述圆形座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收卷轮,所述第一拉绳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另一端与所述收卷轮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座远离所述横杆中部一侧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转轴一端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收卷轮传动连接,所述推杆开设有与所述圆形槽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亚汪金能孙凤林俊黄漪萍张爽余江洪张鑫袁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