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576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水源涵养施工步骤:S1、首先确定山地水源涵养区域,对水源涵养区域气候、土壤、当前植被和水资源情况,S2、根据获取的信息,对山地水源涵养状况进行分析,将水源涵养区域进一步划分地块,确定不同地块需要种植的树木品种,S3、选择合适的育苗区域和树木品种,进行育苗,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对山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山地需要进行水源涵养的植被稀疏区域,对稀疏区域的树木品种进行了解,划分地块,培育树苗,挖出垂直水平面的种植坑,种植坑顶部与山地斜坡之间预留有水土保持区域,降低水土流失,且定期获取树苗和水源质量数据,通过数据了解水源涵养效果。涵养效果。涵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源涵养施工
,具体为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的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对降水进行截留、渗透、蓄积,并通过蒸发实现对水流、水循环的调控,一般可以通过恢复植被、建设水源涵养区达到控制土壤沙化、降低水土流失的目的,在水源涵养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树木的种植,通过树木的种植,达到固定土壤、净化水源的效果;
[0003]但是目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通常是将异地培育好的树苗移栽在山地,且不能很好的适应山地的土壤和气候,树苗的成活效果差,降低了水源涵养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通常是将异地培育好的树苗移栽在山地,且不能很好的适应山地的土壤和气候,树苗的成活效果差,降低了水源涵养的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水源涵养施工步骤:
[0006]S1、首先确定山地水源涵养区域,对水源涵养区域气候、土壤、当前植被和水资源情况;
[0007]S2、根据获取的信息,对山地水源涵养状况进行分析,将水源涵养区域进一步划分地块,确定不同地块需要种植的树木品种;
[0008]S3、选择合适的育苗区域和树木品种,进行育苗;
[0009]S4、在需要种植的区域划定种植的具体位置,挖出种植的坑;
[0010]S5、将培育的树苗进行移植;
[0011]S6、在种植的树苗周围种植草坪;
[0012]S7、定期浇水和施肥,监测草木生长情况,补栽树苗和草坪;
[0013]S8、定期进行养护,监测水源涵养情况。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中,气候情况包括气温、降水和日照时间;
[0015]所述土壤情况包括土壤土质、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
[0016]在统计山地水源涵养区域当前植被时,先统计植被的种类,再按照植被的种类统计植被分布的具体位置;
[0017]所述水资源情况包括降水量、土壤吸水量和可用水源量。
[001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2中,地块的划分先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确定树木密集区域和稀疏区域,再将树木稀疏区划分为若干个地块,确保每个地块中均有树木。
[001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对地块上已经种植的树木进行确定,每个地块中选择一个树种作为后续培育和种植的树种;
[0020]在每个地块中选择一个育苗区域,育苗区域位于地块的中间位置,育苗区域的面积为该地块面积的二十分之一;
[0021]选定好育苗区域后对育苗区域进行松土、施肥和浇水,再通过嫁接、扦插的方式将树苗培育在育苗区域。
[002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4中,相邻的种植坑之间的间距为2

6m,所述种植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开挖,所述种植坑的内径为45

50cm,种植坑的深度为50

60cm;
[0023]种植坑中挖出的土,堆积在种植坑的顶端边缘位置。
[002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5中,树苗移植的具体步骤包括:
[0025]A1、首先,在育苗位置处,取土壤浇水和成泥浆;
[0026]A2、将树苗带土挖出,并将和好的泥浆覆盖在树苗根部;
[0027]A3、选择可降解的种植盆,将树苗放置在盆中;
[0028]A4、在种植坑底部浇水后加土5

10cm再压实,将树苗连盆放入种植坑中;
[0029]A5、浇透水后,在种植坑顶部加土,将坑填满,然后将坑顶部修整压平,使坑顶部土壤平面与树苗垂直;
[0030]A6、在坑顶部土壤中捣出若干透水孔。
[003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A3中,种植盆由可降解的无纺布包裹秸秆后压制而成,种植盆底部和侧边均开设有透气孔,种植盆的高度为40cm,顶部内径为40cm;
[0032]所述A4中,将树苗连盆放入种植坑中后,用水浇透种植盆;
[0033]所述A5中,种植坑顶部加土厚度为10

15cm,种植坑顶部与山地斜坡之间预留有水土保持区域;
[0034]所述A6中,透水孔的孔径为2cm,透水孔的深度为10cm。
[003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6中,先将种植坑周围的地面土壤翻松,在土壤上浇透水,然后撒上草种,种植一圈草坪;
[0036]所述种植草坪区域为种植坑边缘向外延伸50cm的区域。
[003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7中,第一个星期,每两天监测一次树苗成活情况和草坪发芽情况,将未成活的树木挖出,补种上新的树苗;
[0038]第二个星期,每四天监测一次树苗成活情况和草坪发芽情况;
[0039]之后每星期监测一次树苗成活情况和草坪发芽情况。
[004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8中,每星期采集一次山地水样,并在下雨前和下雨后,分别采集山地水样;
[0041]将每个星期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比较;
[0042]将下雨前和下雨后水样与上一次降雨前后的水样进行比较,分析水源情况。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4]1、通过在山地的水源涵养区域划分树木密集和稀疏区域,再将树木稀疏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地块,在每个地块中设置育苗区域,培育地块中原有的树木品种,能够使水源涵养区域按照自己土壤、气候条件培育适合其生长的树木,节省选育树木的时间,也同时增加了树木的成活率,树木的培育和成活效率更高。
[0045]2、通过垂直挖掘种植坑,将树苗放置在可降解的种植盆中,移栽至种植坑中,并将种植坑顶部覆土压实,种植坑顶部与树苗垂直,并捣出透水孔,种植坑顶部与山地的斜坡之
间形成夹角,雨水沿着山地流动时,会带动土壤移动至种植坑顶部,并且雨水和土壤会在种植坑顶部停留,能够对树木进行浇灌,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水源涵养。
[0046]3、通过对种植后树苗和水源情况的监测,对未成活的树苗位置进行补栽,保证树苗的成活情况,并定期、下雨前和下雨后进行水样采集,监测水源质量,并将定期采集的水样数据进行比较,下雨前后的数据与上一次下雨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数据的比较,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水源涵养的情况。
[0047]综上所述,首先对山地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确定山地需要进行水源涵养的植被稀疏区域,对稀疏区域的树木品种进行了解,划分地块,培育树苗,挖出垂直水平面的种植坑,种植坑顶部与山地斜坡之间预留有水土保持区域,降低水土流失,且定期获取树苗和水源质量数据,通过数据了解水源涵养效果。
附图说明
[004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9]在附图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水源涵养施工步骤:S1、首先确定山地水源涵养区域,对水源涵养区域气候、土壤、当前植被和水资源情况;S2、根据获取的信息,对山地水源涵养状况进行分析,将水源涵养区域进一步划分地块,确定不同地块需要种植的树木品种;S3、选择合适的育苗区域和树木品种,进行育苗;S4、在需要种植的区域划定种植的具体位置,挖出种植的坑;S5、将培育的树苗进行移植;S6、在种植的树苗周围种植草坪;S7、定期浇水和施肥,监测草木生长情况,补栽树苗和草坪;S8、定期进行养护,监测水源涵养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气候情况包括气温、降水和日照时间;所述土壤情况包括土壤土质、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在统计山地水源涵养区域当前植被时,先统计植被的种类,再按照植被的种类统计植被分布的具体位置;所述水资源情况包括降水量、土壤吸水量和可用水源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地块的划分先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确定树木密集区域和稀疏区域,再将树木稀疏区划分为若干个地块,确保每个地块中均有树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对地块上已经种植的树木进行确定,每个地块中选择一个树种作为后续培育和种植的树种;在每个地块中选择一个育苗区域,育苗区域位于地块的中间位置,育苗区域的面积为该地块面积的二十分之一;选定好育苗区域后对育苗区域进行松土、施肥和浇水,再通过嫁接、扦插的方式将树苗培育在育苗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水源涵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相邻的种植坑之间的间距为2

6m,所述种植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开挖,所述种植坑的内径为45

50cm,种植坑的深度为50

60cm;种植坑中挖出的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会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