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3575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7
本申请涉及终端壳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该终端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包覆层,壳体本体形成终端壳体的主体部分,包覆层包覆于壳体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壳体本体的原材料包括再生材料,包覆层的原材料包括生物基材料,生物基材料的质量和再生材料的质量的比值大于等于1:30;再生材料包括消费后回收材料或者工业后回收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生物基材料的弹性和韧性较高,其包覆于壳体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可以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改善终端壳体的整体强度,提高终端壳体的防跌落性能。终端壳体的防跌落性能。终端壳体的防跌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壳体
,特别涉及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终端壳体设计,为了满足材料强度和抗跌落要求,多采用高强度的石油基材料,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以及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等,以满足设备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无法降解的石油基材料的废弃物产生了极大的环境损害,公众对于石油基材料的看法发生了日益负面的转变。为了应对公众不断变化的意愿,同时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各国发布政策旨在减少使用和生产一次性石油基材料。目前,目前不同行业都在进行再生材料的使用推广,以缓解石油基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巨大负担。
[0003]其中,再生材料,包括再生塑料和再生金属等。再生塑料,如消费后回收材料(post

consumer recycled material,PCR材料)或者工业后回收材料(post

industrial recycled material,PIR材料)作为潜力巨大的环保再生材料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PCR材料是指流通、消费及使用后产生的废塑料,经过物理回收或者化学回收后得到的材料。PIR材料是由工业产生,因本身生产工艺或流程中的产生的材料,俗称水口料、废料等。塑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歧化和裂解反应导致分子量降低,回收过程也难免会有杂质,因此再生塑料的均一性比新料差,虽然目前已经专利技术了诸多的改性方法,但其机械性能普遍低于石油基材料。再生金属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而用再生材料制成的终端壳体有着易碎的特性,因此再生材料很难被大量应用于终端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再生材料因强度不够难以应用于终端壳体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壳体,该终端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包覆层,壳体本体形成终端壳体的主体部分,包覆层包覆于壳体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壳体本体的原材料包括再生材料,包覆层的原材料包括生物基材料,生物基材料的质量和再生材料的质量的比值大于等于1:30;再生材料包括再生塑料或者再生金属,所述再生塑料包括消费后回收材料或者工业后回收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07]进一步地,再生材料和生物基材料的质量之和与终端壳体原材料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60%~100%,再生材料的质量与终端壳体原材料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55%~95%,生物基材料的质量与终端壳体原材料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5%~35%。
[0008]进一步地,再生塑料中消费后回收材料的质量占比为40%~100%;消费后回收材料包括聚碳酸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聚丙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聚苯乙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类消费后回
收材料或者聚乙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
[0009]进一步地,生物基材料为生物基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生物基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二异氰酸酯20~40份、生物基多元醇60~80份、生物基丙二醇5~10份、以及改性剂1~5份。
[0010]进一步地,包覆层包覆于壳体本体的顶角、侧边和/或背面。
[0011]进一步地,壳体本体和包覆层的结合处设有封胶面,封胶面用于使所述壳体本体和所述包覆层的结合处平滑过渡;封胶面的原材料为生物基材料,且封胶面的宽度大于等于0.35mm。
[0012]进一步地,壳体本体和包覆层通过卡接部连接,壳体本体和包覆层之间设有多个卡接部。
[0013]进一步地,卡接部包括设于壳体本体朝向包覆层一侧的凹槽和设于包覆层朝向壳体本体一侧的凸起,凸起卡接于凹槽内。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制作第一方面的终端壳体的方法,该方法为双射注塑成型方法,双射注塑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在第一注塑模具中注入再生材料,经挤压成型以形成壳体本体;再生塑料注塑成型的射出压力为45mpa~60mpa,射出速度为5mm/s~25mm/s,保压压力为20~80mpa,保压时间为2~3s;
[0016]壳体本体注塑完成后,取出第一注塑模具,将壳体本体置于第二注塑模具内并在第二注塑模具中注入生物基材料,经挤压成型以在壳体本体的表层形成包覆层;生物基材料的注塑成型的射出压力为100mpa~150mpa,射出速度为50mm/s~100mm/s,保压压力为100~150mpa,保压时间为2~3s;
[0017]包覆层注塑完成后,冷却第二注塑模具,得到的终端壳体。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控制电路板、电池,以及第一方面的终端壳体或者采用第二方面的方法制作的终端壳体,终端壳体与显示屏形成容纳空间,控制电路板和电池设于容纳空间内,电池、显示屏和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
[0019]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申请提供的终端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包覆层,包覆层包覆于壳体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壳体本体的原料包括再生材料,包覆层的原料包括生物基材料,再生材料包括消费后回收材料或者工业后回收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再生材料和生物基材料都属于环保材料,再生材料的硬度高,起到固定和支撑内部零件的作用,生物基材料的硬度低,富有弹性,可以在跌落时起到缓冲作用。生物基材料的质量和再生材料的质量的比值大于等于1:30,避免生物基材料过少,保护作用有限。生物基材料合成的包覆层包覆于壳体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可以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改善终端壳体的整体强度,提高终端壳体的防跌落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壳体的正视图;
[0022]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壳体的侧视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壳体的正视图;
[0024]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封胶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图5中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7中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9为图7中所示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10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包覆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图10中所示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为图12中所示D处的局部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以及包覆层,所述壳体本体形成所述终端壳体的主体部分,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壳体本体的至少部分表面;所述壳体本体的原材料包括再生材料,所述包覆层的原材料包括生物基材料,所述生物基材料的质量和所述再生材料的质量的比值大于等于1:30;所述再生材料包括再生塑料或者再生金属,所述再生塑料包括消费后回收材料和工业后回收材料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材料和所述生物基材料的质量之和与所述终端壳体原材料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60%~100%,所述再生材料的质量与所述终端壳体原材料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55%~95%,所述生物基材料的质量与所述终端壳体原材料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5%~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塑料中所述消费后回收材料的质量占比为40%~100%;所述消费后回收材料包括聚碳酸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聚丙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聚苯乙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类消费后回收材料或者聚乙烯类消费后回收材料中的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材料为生物基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所述生物基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二异氰酸酯20~40份、生物基多元醇60~80份、生物基丙二醇5~10份、以及改性剂1~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壳体本体的顶角、侧边和/或背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本体和所述包覆层的结合处设有封胶面,所述封胶面用于使所述壳体本体和所述包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历彦波刘彤李梅陈森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