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572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气密性检测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其包括台架、水槽、升降架模块、压紧气缸和进气压板,其中水槽内部盛放有液体,升降架模块整体设置在水槽的上方,可通过升降气缸的驱动而沿着竖直方向运动,压紧气缸安装在升降架模块的横梁上部,并且在下侧分别对应连接有进气压板。当执行气压密封性检测时,压紧气缸伸出,带动进气压板对接密封试件的进出口,然后升降架模块下降并将试件浸入液体中,此时进气压板向试件通入压缩空气,即可检验试件的气压密封性。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及适于全自动的方式执行密封、进气、浸水、升出水面和排气等多个工序步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密性检测装置相关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类工业场合中,经常需要执行气压密封性检测。目前在对试件进行气压密封性检测时,通常的方法是将试件通过螺纹或法兰等连接压缩气源,再向被试件内腔通入压缩空气;待压力稳定后,将试件整体浸入水中(或涂抹肥皂水),通过观察外表面是否有气泡溢出,来判断试件的密封性。当试验完毕后,将试件从水中取出(或去除肥皂水),拆除螺纹或法兰连接。但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连接螺纹或法兰,还是将试件浸入水中、取出,拆除连接等都需要人工手动完成,单人单次只能完成单台被试件的测试,效率低下,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过程。
[0003]专利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一些气压密封性测试的改进方案。例如,CN202221062468.X公开了一种管件的气密封检测装置,CN202220686894.4公开了一种气密试验台,CN201811334720.6公开了一种通气式发动机缸体检测机,等等。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述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的缺陷或不足:这类技术方案一般是针对特定试件而设计,在适用性方面存在局限性;此外,该类技术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对完成整个气压密封测试的完整操作工序需求,在操作便利度和自动化程度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其中通过对整个装置的构造组成及空间布局重新进行设计,同时围绕一些关键模块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进行针对性改进,相应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及适于全自动的方式执行密封、进气、浸水、升出水面和排气等多个工序步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批量化测试应用场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该试验台包括台架、水槽、升降架模块、压紧气缸和进气压板,其中:
[0006]所述台架呈框架性结构,并用作整个试验台的底座支撑基础;
[0007]所述水槽设置在所述台架的下部,其内部盛放有液体;
[0008]所述升降架模块整体设置在所述水槽的上方,其可通过升降气缸的驱动而促使自身及承载其上的多个试件一同沿着竖直方向运动,由此将多个试件浸入/脱离所述水槽内的液体;
[0009]所述压紧气缸的数量为多个,它们彼此安装在所述升降架模块的横梁上部,并且在下侧分别对应连接有多个进气压板;
[0010]所述进气压板外接压力气源,并用于执行压缩空气的进气和排气;其中当执行气压密封性检测时,各个所述压紧气缸伸出,带动所述进气压板一同运动且对接密封各个试
件的进出口,然后所述升降架模块下降并将试件浸入液体中,此时所述进气压板向试件通入压缩空气;而当气压密封性检测完成后,所述升降架模块上升并将试件脱离液体,所述进气压板对试件执行排气,然后各个所述压紧气缸回缩,此时可卸下试件。
[0011]作为进一步优选地,上述试验台还包括中控单元,该中控单元用于与所述升降气缸、压紧气缸和进气压板保持信号相连,由此实现对试件密封、试件通气、试件浸入液体、试件脱离液体、试件排气等一系列工序的自动化控制。
[0012]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升降架模块而言,其除了所述横梁之外,优选还包括移动限位块、压紧气缸安装座、进气压板限位导轨和试件安装座,其中该移动限位块用于确保升降架模块在所述台架上沿着竖直方向运动;该压紧气缸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用于独立安装各个所述压紧气缸;该进气压板限位导轨沿着竖直方向而设置,并用于安装引导各个所述进气压板;该试件安装座设置在升降架模块的下部,并用于快速安装和拆卸各个试件。
[0013]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进气压板而言,其优选包括压板主体及安装其上的第一通孔、连接件、密封件和第二通孔,其中该第一通孔用于压缩空气进气和排气的接口,该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压紧气缸,该密封件用于与试件的进出口完成密封对接,该第二通孔用于与试件的进出口保持对接。
[0014]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架模块、升降气缸优选均设置于所述台架上。
[0015]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紧气缸、进气压板优选均设置于所述升降架模块上。
[0016]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槽优选由透明玻璃材质制成,所述液体优选为水。
[0017]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紧气缸优选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架模块的横梁上部。
[0018]作为进一步优选地,上述试验台的各个组件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和制造。
[0019]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技术优点: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整个试验台的构造组成及空间布局重新进行设计,能够在中控单元的配合下,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及适于全自动的方式执行密封、进气、浸水、升出水面和排气等多个工序步骤,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1](2)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通过对多个关键组件如升降架模块、进气压板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进行针对性改进,相应能够一次性快速放入和拆卸多个试件执行测试,并确保了整个气压密封性测试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对各类规格和尺寸的试件均提供了良好的适应性。
[0022](3)本专利技术的气压密封试验台在测试时仅需要将试件放入或卸下,其余工序均可通过自动化程序来完成,在一次测试过程中,单人即可完成多台被试件的测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批量化测试应用场合。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4]图2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用于更具体地显示升降架模块的结构立体图;
[0025]图3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用于更具体地显示进气压板的结构立体图;
[0026]图4是图3中所示进气压板的结构剖视图;
[0027]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0028]1‑
台架,2

水槽,3

升降气缸,4

试件,5

压紧气缸,6

进气压板,7

升降架模块,61

进气压板主体,62

进气压板接口,63

连接件,64

密封件,65

通孔,71

移动限位块,72

压紧气缸安装座,73

进气压板限位导轨,74

试件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该试验台包括台架(1)、水槽(2)、升降架模块(7)、压紧气缸(5)和进气压板(6),其中:所述台架(1)呈框架性结构,并用作整个试验台的底座支撑基础;所述水槽(2)设置在所述台架(1)的下部,其内部盛放有液体;所述升降架模块(7)整体设置在所述水槽(2)的上方,其可通过升降气缸(3)的驱动而促使自身及承载其上的多个试件(4)一同沿着竖直方向运动,由此将多个试件(4)浸入/脱离所述水槽(2)内的液体;所述压紧气缸(5)的数量为多个,它们彼此安装在所述升降架模块(7)的横梁上部,并且在下侧分别对应连接有多个进气压板(6);所述进气压板(6)外接压力气源,并用于执行压缩空气的进气和排气;其中当执行气压密封性检测时,各个所述压紧气缸(5)伸出,带动所述进气压板(6)一同运动且对接密封各个试件(4)的进出口,然后所述升降架模块(7)下降并将试件(4)浸入液体中,此时所述进气压板(6)向试件(4)通入压缩空气;而当气压密封性检测完成后,所述升降架模块(7)上升并将试件(4)脱离液体,所述进气压板(6)对试件(4)执行排气,然后各个所述压紧气缸(5)回缩,此时可卸下试件(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其特征在于,上述试验台还包括中控单元,该中控单元用于与所述升降气缸(3)、压紧气缸(5)和进气压板(6)保持信号相连,由此实现对试件密封、试件通气、试件浸入液体、试件脱离液体、试件排气等一系列工序的自动化控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气压密封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升降架模块(7)而言,其除了所述横梁之外,优选还包括移动限位块(71)、压紧气缸安装座(72)、进气压板限位导轨(73)和试件安装座(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王剑王宝宇吴耀华徐飞然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