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及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530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及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管理,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并根据检测到的乘梯人的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从而可以正确指示乘梯人乘梯,不仅可以避免进入电梯后因超载又下来的情况,而且还减少了电梯在某个楼层停留的时间,从而减少了电梯上下运行的时间,可提升乘梯人的乘梯体验。升乘梯人的乘梯体验。升乘梯人的乘梯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及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防超载
,尤其涉及一种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及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楼层的高度逐渐增加,电梯已是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应用非常广泛。
[0003]电梯超载报警是保证电梯能够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功能。目前,电梯超载的检测一般是通过设置在电梯内,具体是设置在电梯地板内的重力传感器或绳头板处压力传感器来对电梯内的超载情况进行监控。若轻度超载时,电梯连接的报警器会进行报警,此时需要下去一个后才能使电梯解除报警并继续运行;若严重超载时,则需要连续多次的下去几个人后才能使电梯解除报警并继续运行,这极大的延长了电梯在某个楼层停留的时间,从而延长了电梯上下运行的时间,导致耗费乘梯人的时间;另外,也使其余楼层的等待人员不知道当电梯达到该楼层时,自己再进入到该电梯是否会引起超载,从而导致乘梯体验非常不好。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0005]以上信息作为背景信息给出只是为了辅助理解本公开,并没有确定或者承认任意上述内容是否可用作相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及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0009]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
[0010]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
[0011]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管理,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梯。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中,在所述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3]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采集器采集乘梯人的健康码信息,并识别所述健康码是否为绿码,以判断所述乘梯人是否满足乘梯条件;
[0014]若是,则判定所述乘梯人满足乘梯条件,并执行所述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的步骤;
[0015]若否,则判定所述乘梯人不满足乘梯条件。
[0016]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
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接收所述乘梯人的目的楼层信息,所述目的楼层信息包括目的楼层;
[0018]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为:
[0019]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已承载重量信息以及其它楼层待前往所述目的楼层的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
[0020]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中,在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1]获取乘梯人所在区域的防疫等级信息,并确定与所述防疫等级信息对应的百分数,以确定电梯的准载重量信息,电梯的准载重量信息为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与所述百分数的乘积;
[0022]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为:
[0023]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准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
[0024]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管理,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梯的步骤包括:
[0025]若电梯超载,则控制电梯不在所述乘梯人所在的楼层进行停靠,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坐下一趟电梯;
[0026]若电梯不超载,则控制电梯在所述乘梯人所在的楼层进行停靠,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坐本趟电梯。
[0027]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管理,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梯的步骤包括:
[0028]若电梯是超载,则控制另一台电梯在所述乘梯人所在的楼层进行停靠,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坐所分配的电梯;
[0029]若电梯不超载,则控制电梯在所述乘梯人所在的楼层进行停靠,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坐本趟电梯。
[0030]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中,所述控制另一台电梯在所述乘梯人所在的楼层进行停靠,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坐本趟电梯的步骤为:
[0031]控制另一台判断为未超载的电梯在所述乘梯人所在的楼层进行停靠,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坐本趟电梯。
[0032]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中,在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管理,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3]通过设置在电梯内的投影器向电梯的地板投射站位间隔图像,并指示所述乘梯人按照所述站位间隔图像进行站位。
[0034]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中,在所述通过设置在电梯内的投影器向电梯的地板投射站位间隔图像,并指示所述乘梯人按照所述站位间隔图像进行站位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5]获取与所述防疫等级信息对应的站位间隔图像。
[003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0037]重量检测模块,用于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
[0038]超载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
[0039]乘梯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管理,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梯。
[0040]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还包括:
[0041]健康码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的步骤之前,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采集器采集乘梯人的健康码信息,并识别所述健康码是否为绿码,以判断所述乘梯人是否满足乘梯条件;
[0042]若是,则判定所述乘梯人满足乘梯条件,并执行所述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的步骤;
[0043]若否,则判定所述乘梯人不满足乘梯条件。
[0044]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还包括:
[0045]目的楼层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之前,接收所述乘梯人的目的楼层信息,所述目的楼层信息包括目的楼层;
[0046]对应地,所述超载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0047]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已承载重量信息以及其它楼层待前往所述目的楼层的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
[0048]进一步地,所述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系统,还包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根据判断结果对电梯的运行进行管理,并指示所述乘梯人乘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采集器采集乘梯人的健康码信息,并识别所述健康码是否为绿码,以判断所述乘梯人是否满足乘梯条件;若是,则判定所述乘梯人满足乘梯条件,并执行所述通过设置在电梯外的称重器检测乘梯人的重量信息的步骤;若否,则判定所述乘梯人不满足乘梯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乘梯人的目的楼层信息,所述目的楼层信息包括目的楼层;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为: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已承载重量信息以及其它楼层待前往所述目的楼层的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乘梯人所在区域的防疫等级信息,并确定与所述防疫等级信息对应的百分数,以确定电梯的准载重量信息,电梯的准载重量信息为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与所述百分数的乘积;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核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的步骤为:根据所述重量信息、电梯的准载重量信息以及已承载重量信息判断电梯是否超载。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防超载防疫的乘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礼冕杨红兵黎燕军覃海才程卫安
申请(专利权)人: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