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503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属于导航定位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为箱体结构,第一基体内置有定位设备,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设于定位设备两侧,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架体,散热架体包括底板,底板与放置定位设备的平面接触,底板两侧设有侧板,侧板分别与第一基体的两相对侧面抵接,且侧板以及抵接的第一基体的两相对侧面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两侧板顶部通过顶板连接,散热架体与定位设备相邻面贯通设置,两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分隔板,底板与分隔板上均设散热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定位装置进行防护安装,避免其直接外露存在损坏风险,且对定位装置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其散热处理,保证其正常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导航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000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0NASS、欧盟GALILEO,是已认定的供应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北斗导航需配合定位的模块使用,现有用于北斗导航的模块结构的安装方式多为固定安装,配合安装箱等部件进行固定,其安装时存在连接操作麻烦、且易脱落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如CN 213091894 U公开的一种物联网与卫星导航相结合的定位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壳体、安装板和膨胀螺母,所述安装壳体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安装壳体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蓄电池组之间安装壳体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GNSS定位模块、Lora通信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安装壳体外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该物联网与卫星导航相结合的定位控制装置基于GNSS卫星定位技术和Lora物联网通信技术,将卫星定位结果通过Lora技术上报到物联网通信基站后,然后再上报到监控中心,适用于物资在车辆、火车、船舶等运输过程中的全程监视,但是该方案在如何实现导航定位设备的有效固定安装方案存在改进空间。
[000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能够实现对定位装置进行防护安装,避免其直接外露存在损坏风险,且对定位装置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其散热处理,保证其正常工作。
[0007]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包括:
[0008]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为箱体结构,第一基体内置有定位设备,
[0009]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设于定位设备两侧,
[0010]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架体,散热架体包括底板,底板与放置定位设备的平面接触,底板两侧设有侧板,侧板分别与第一基体的两相对侧面抵接,且侧板以及抵接的第一基体的两相对侧面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两侧板顶部通过顶板连接,散热架体与定位设备相邻面贯
通设置,两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分隔板,底板与第一分隔板上均设散热箱,
[0011]其中,散热箱为带网孔状结构的箱体,散热箱内置轴线与第一基体底面平齐的风扇,散热箱内置有与风扇连接的蓄电池,风扇带动气流向第一基体侧方的第三通孔方向流动。
[0012]本技术通过在定位基体两侧分别设置散热组件的方式实现对定位基体散发热量进行散热,引导气流从第一基体侧方的第三通孔排出,并且所设计的散热组件分布于第一基体两侧能够促进第一基体内部气流的流动,这样有助于第一基体内部环境温度均衡,避免局部温度过热的问题出现,另外还能通过散热组件对定位设备起到防护作用。
[00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非开设有第三通孔的第一基体侧面均设有第二通孔。通过在第一基体侧方增设有的第二通孔用于实现扩大与外界气体换热效果。
[00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一基体顶面均设有定位螺孔,第一基体顶部通过紧固件连接有盖体,盖体包括矩形状的框架基体,框架基体上固定连接有两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第一杆体之间连接有第二杆体。通过紧固件能够实现将盖体与第一基体之间形成连接关系,这样有效对定位设备上部空间起到限位作用。
[00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一基体内设有水平布设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第一基体上部划分为放置空间,底部划分为隔空腔室,隔空腔室侧方的第一基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通过设计第二隔板的方式实现将第一基体内部空间起到分隔效果,这样将第一基体安设在设备载体上后,设备载体存在的震动等情况向定位设备传递的可能性降低,同时还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所形成的隔空腔室内能够有气流的流动,对于设备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而言,能够利用隔空腔室内部流动的气流带走部分热量。
[00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第二隔板上部设有减震垫,减震垫铺设在定位设备底部。减震垫的设计用于降低定位设备的震动,另能够降低定位设备的滑移可能性。
[001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定位设备顶部与盖体之间设有折弯的辅助减震垫,辅助减震垫为导热硅胶材质,辅助减震垫上部均设有辅助通孔。辅助减震垫的设计目的一则在于充填定位设备与盖板之间的峰隙,降低定位设备顶部晃动可能性,二则通过在辅助减震垫来对定位设备顶部起到防护效果,且辅助减震垫上开设有辅助通孔并配合其材质能够保证定位设备的正常散热。
[001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散热组件与侧方的第一基体之间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网板,第一网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网板表面均设透气通孔。
[0019]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组件的散热架体能够在第一基体内部滑移,通过在散热组件与侧方的第一基体之间设缓冲组件的方式,实现使散热组件与定位设备贴合靠近,充填第一基体内部空间,在定位设备产生晃动滑移过程中,能量传递至缓冲组件由第一弹簧吸收能量,降低定位设备的过量位移可能性,对其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对于外界撞击而言,同样能够通过缓冲组件来实现能量吸收防护。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定位设备放置在第一基体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定位设备起到外部防护作用,避免定位基体直接暴露于外部空间,同时通过在定位基体两侧分别设置散热组件的方式实现对定位基体散发热量进行散热,引导气流从第一基体侧方的第三通孔排出,并且所设计的散热组件分布于第一基体两
侧能够促进第一基体内部气流的流动,这样有助于第一基体内部环境温度均衡,避免局部温度过热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示意图;
[0022]图2为第一基体与散热组件安装示意图;
[0023]图3为第一基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盖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辅助减震垫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缓冲组件拆分示意图;
[0028]图8为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10

第一基体;11

延伸固定板;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基体(10),所述第一基体(10)为箱体结构,所述第一基体(10)内置有定位设备(40),散热组件(20),所述散热组件(20)设于定位设备(40)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0)包括散热架体(21),所述散热架体(21)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放置定位设备(40)的平面接触,所述底板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分别与第一基体(10)的两相对侧面抵接,且侧板以及抵接的第一基体(10)的两相对侧面均开设有第三通孔(14),两所述侧板顶部通过顶板连接,所述散热架体(21)与定位设备(40)相邻面贯通设置,两所述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分隔板(23),所述底板与第一分隔板(23)上均设散热箱(22),其中,所述散热箱(22)为带网孔状结构的箱体,所述散热箱(22)内置轴线与第一基体(10)底面平齐的风扇(24),所述散热箱(22)内置有与风扇(24)连接的蓄电池(25),所述风扇(24)带动气流向第一基体(10)侧方的第三通孔(14)方向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是:非开设有第三通孔(14)的第一基体(10)侧面均设有第二通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基体(10)顶面均设有定位螺孔(15),所述第一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鹏程韩志芳郭保稳劳慈航李红亮牛琳曹雅晗孙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