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979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包括龙骨架、屏蔽壳、连接装置、屏蔽门、窗、换气系统以及微波暗室内部的吸波结构、测试设备。龙骨架为双层结构,由外层框架、内层框架组成,外层框架与内层框架围城的形状均为长方体,外层框架与内层框架固定连接;屏蔽壳为双层结构,由外层屏蔽壳、内层屏蔽壳组成;外层屏蔽壳与外层框架为配合设置,且外层屏蔽壳能够固定连接在外层框架上并形成密封空间;内层屏蔽壳与内层框架为配合设置,且内层屏蔽壳能够固定连接在内层框架上并形成密封空间;内层屏蔽壳与外层屏蔽壳间为闭合空腔。通过双层屏蔽壳间形成的空腔,可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单层屏蔽结构的微波暗室,具备更好的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波暗室,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
技术介绍
微波暗室是采用吸波材料和金属屏蔽体组建的特殊房间,广泛应用于天线参数测量以及电磁波绕射、散射及辐射特性的测量。微波暗室通常由三层结构组成,最外层的金属屏蔽层,起到隔离空间电磁波的作用;中间一层是铁氧体吸波材料,主要吸收低频段的电磁波;最里层为聚合物泡沫吸波材料,吸收低频至高频所有频率。以长方体微波暗室为例,其六面均覆盖有金属屏蔽层,并组成封闭立方区域,外界电磁波无法穿过,同时内部电磁波也无法辐射出去。在这种环境中,研究电子设备尤其是天线的辐射电磁情况时,不会受到外界干扰,从而帮助测试者获得一个相对准确的测试结果。传统的微波暗室的屏蔽体多为拼装结构,由若干屏蔽模块组合而成。屏蔽模块多为双面热镀锌钢板,厚度均匀且通常为2mm,尺寸大小根据厂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常见尺寸如3m×1m。屏蔽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多采用焊接或拼接的方式,但各有缺点。比如,焊接会产生毛刺和焊孔等不均匀导电点,而拼接会产生对接缝隙导致电磁波泄露。这些缺点的存在,难免会导致电磁波泄露,影响测试结果。当然,各面的屏蔽体可采用一体结构,但由于目前三类常见规格的微波暗室,即3米法、5米法、10米法的微波暗室尺寸都较大,采用一体结构的屏蔽壳会极大增加施工难度及成本,因此也难以成为屏蔽体结构的主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专门性的技术方案,以公开号为CN102839844B的现有技术为例,该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用于互调测试的微波暗室,主体由龙骨框架和固定于其上的块状壁面所组成的封闭空间,块状壁面面对封闭空间一侧表面上设屏蔽层,屏蔽层上固定有吸波材料。屏蔽层采用拼装结构,为了减少接缝影响,在接缝处覆盖有铝箔,从而避免暗室大面积强互调源的形成,保证屏蔽体结构中易激励互调的干扰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削弱。但这一技术方案中,铝箔易被屏蔽层的边缘和毛刺刺破,导致屏蔽层与铝箔短路,此外,由于屏蔽层的接缝处存在缝隙,来自暗室外部的互调源会进入暗室内,造成互调干扰。公开号为CN205276984U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微波暗室的屏蔽壳拼装结构以及具有该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同样采用了拼装结构,在相互拼接的第一拼接单元和第二拼接单元的拼接处,内测覆盖有损耗层,外侧覆盖有屏蔽层。损耗层为非磁性吸波材料,屏蔽层用于屏蔽来自外部的电磁波,从而提高对电磁波的屏蔽性能。该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拼接单元、第二拼接单元以及覆盖在二者接缝上下的金属材料板采用栓孔连接的方式,且栓、孔均与拼接单元垂直,无法限制两拼接单元在垂直于螺栓的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产生缝隙,影响屏蔽壳整体磁导性并进一步影响微波暗室整体磁屏蔽能力。根据《测试技术学报》2019年第33卷第4期中《芯片原子钟磁屏蔽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提及的磁屏蔽原理,具有高磁导率的屏蔽装置具有较小的磁阻,将其置于存在磁场的环境中,屏蔽装置与内腔的空气可视为并联磁路,与其所围成空腔中的空气相比,磁力线更倾向于选择磁阻较小的屏蔽装置通过,从而减少进入内腔的磁通量,起到屏蔽作用。同时,采用多层屏蔽结构,即屏蔽结构间存在空腔的结构,相较单层屏蔽结构,其屏蔽量级又会得到极大提升,能够提高电磁屏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具有通过在双层屏蔽壳间形成空腔,从而提高对微波暗室外部磁场的屏蔽能力,以及通过改变屏蔽模块与连接装置的连接,方便使用者自由选择单层或双层屏蔽结构,从而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包括龙骨架、屏蔽壳、连接装置、屏蔽门、窗、换气系统以及微波暗室内部的吸波结构、测试设备。龙骨架为双层结构,由外层框架、内层框架组成,外层框架与内层框架围城的形状均为长方体,外层框架与内层框架固定连接;屏蔽壳为双层结构,由外层屏蔽壳、内层屏蔽壳组成;外层屏蔽壳与外层框架为配合设置,且外层屏蔽壳能够固定连接在外层框架上并形成密封空间;内层屏蔽壳与内层框架为配合设置,且内层屏蔽壳能够固定连接在内层框架上并形成密封空间;内层屏蔽壳与外层屏蔽壳间为闭合空腔。根据磁屏蔽的原理,本技术通过外层框架与外层屏蔽壳、内层框架与内层屏蔽壳的配合在微波暗室外部形成双层的屏蔽结构,同时,利用连接装置,在两层屏蔽壳间形成一个空腔,使本技术具备双层屏蔽结构,且空腔的大小可通过龙骨架与连接装置的尺寸大小进行调节,从而适配不同地磁场强度下对于微波暗室电磁屏蔽能力的需求,空腔大小与电磁屏蔽能力呈正比关系。优选地,屏蔽壳由屏蔽模块拼接而成;屏蔽模块为长方形金属板,屏蔽模块的四边的边沿处均设置有固定孔,每组对边上的固定孔互为对称设置,数量一致且均至少为一个;内层屏蔽壳上相邻的屏蔽模块之间、外层屏蔽壳上相邻的屏蔽模块之间,以及内层屏蔽壳与外层屏蔽壳均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双层屏蔽壳均通过拼装方式实现,相比焊接方式,能够允许使用者对屏蔽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可进一步利用类似导电橡胶的辅助材料弥补加工误差,提升屏蔽壳的一体性,从而提升电磁屏蔽效果。另外,连接装置不仅用于连接同层的屏蔽模块,还能实现外层屏蔽壳与内层屏蔽壳的连接,提升了双层屏蔽结构的整体性,使双层屏蔽结构更为稳定,不致发生结构变形。优选地,连接装置由连接单元组成,连接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连接单元均由两个连接板、一个连接柱组成;连接柱为圆柱形结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螺纹孔,连接板上对应设置有1号通孔,连接柱与两端的连接板通过螺纹孔及1号通孔固定连接。连接单元是组成连接装置的最小单元,其中位于连接柱两端的连接板分别用于连接外层屏蔽壳上相邻的屏蔽模块,以及内层屏蔽壳上相邻的屏蔽模块。而连接柱主要在两层屏蔽壳间起到连接、支撑的作用,同时与龙骨架配合,还能起到调节双层屏蔽壳间垂直距离的作用。优选地,内层框架围城的各面上均设置有龙骨;龙骨与内层框架为固定连接;连接柱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直槽,直槽在连接柱的外曲面上形成两个贯通的开口,且在该侧端面上形成相互平行的两块立板,两块立板围成一个贯通的通道,该通道与龙骨为配合设置,连接柱可通过该通道扣在龙骨上;龙骨上设置有龙骨通孔,龙骨通孔与螺纹孔、1号通孔为配合设置。由于屏蔽模块厚度大多为2mm左右,易发生弯曲形变,因此龙骨通过连接装置与内层屏蔽壳连接时,可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从而维持内层屏蔽壳的形状,避免弯曲形变的发生。另外,连接柱通过立板扣在龙骨上,可限制连接柱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提升连接的稳定性及连接效果。优选地,连接板上设置有立板槽,立板槽与立板为配合设置,立板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立板高度;立板槽、立板、龙骨及龙骨通孔、螺纹孔、1号通孔均为配合设置;龙骨、连接柱、连接板可通过龙骨通孔、螺纹孔、1号通孔固定连接。连接单元、内层屏蔽壳、龙骨的位置关系可能会基于不同的连接需求发生改变,当龙骨位于内层屏蔽壳下面,而未置入连接柱一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包括龙骨架(1)、屏蔽壳(2)、连接装置、屏蔽门、窗、换气系统以及微波暗室内部的吸波结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1)为双层结构,由外层框架(12)、内层框架(11)组成,外层框架与内层框架围城的形状均为长方体,外层框架与内层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壳(2)为双层结构,由外层屏蔽壳、内层屏蔽壳组成;所述外层屏蔽壳与外层框架为配合设置,且外层屏蔽壳能够固定连接在外层框架上并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内层屏蔽壳与内层框架为配合设置,且内层屏蔽壳能够固定连接在内层框架上并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内层屏蔽壳与外层屏蔽壳间为闭合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包括龙骨架(1)、屏蔽壳(2)、连接装置、屏蔽门、窗、换气系统以及微波暗室内部的吸波结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1)为双层结构,由外层框架(12)、内层框架(11)组成,外层框架与内层框架围城的形状均为长方体,外层框架与内层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壳(2)为双层结构,由外层屏蔽壳、内层屏蔽壳组成;所述外层屏蔽壳与外层框架为配合设置,且外层屏蔽壳能够固定连接在外层框架上并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内层屏蔽壳与内层框架为配合设置,且内层屏蔽壳能够固定连接在内层框架上并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内层屏蔽壳与外层屏蔽壳间为闭合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2)由屏蔽模块(21)拼接而成;所述屏蔽模块为长方形金属板,屏蔽模块的四边的边沿处均设置有固定孔(312b),每组对边上的固定孔互为对称设置,数量一致且均至少为一个;所述内层屏蔽壳上相邻的屏蔽模块(21)之间、外层屏蔽壳上相邻的屏蔽模块(21)之间,以及内层屏蔽壳与外层屏蔽壳均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由连接单元(3)组成,连接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连接单元均由两个连接板(31)、一个连接柱(32)组成;所述连接柱(32)为圆柱形结构,两端面上均设置有螺纹孔(311b),连接板上对应设置有1号通孔(311a),连接柱(32)与两端的连接板(31)通过螺纹孔(311b)及1号通孔(311a)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屏蔽壳拼装结构的微波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框架(11)围城的各面上均设置有龙骨(13);所述龙骨(13)与内层框架(11)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32)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直槽,直槽在连接柱的外曲面上形成两个贯通的开口,且在该侧端面上形成相互平行的立板(321a),两块立板围成一个贯通的通道,该通道与龙骨为配合设置,连接柱可通过该通道扣在龙骨上;所述龙骨(13)上设置有龙骨通孔(31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民范晗盛张付何穆贾沐谢广钱孙长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长城卫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