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487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属于教育技术领域。本教学方法设备所需的占地面积小,不需要定期维护费用,使用非常方便,支撑一个或多个屏幕同步控屏显示,装置安全可靠,支持远程控屏教学,远程共享教学资源,生根据个人信息进入虚拟课堂,并在签到单元完成课堂签到,师生通过互动模块实时交流,通过将控制模块的控制权转交同学,指定同学以第一人称参与课程,实现远程教学的灵活性,老师在存储单元布置任务或者测验,学生通过上传单元上传任务高清图片,提交课堂笔记图片作为听课证据,有利于互动教学,方便老师对课堂的掌控,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增加学生的听课效率。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教育
,具体为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教育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互联网教育,可以通过对于行为结果的检测和判定,记录行为教育的过错和结果,从而推进行为教育课程轴的进度。
[0003]随着在线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移动教学资源以及各种教学网站和网络教学系统层出不穷,网络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线学习系统主要依赖于视频教学或单纯的文字教学两种途径,由于视频录制的课程不能互动,导致教学只能进行单向信息传播,录制时的距离,使学习过程产生了隔窗学习的效果,学生对课件不感兴趣,老师不能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旷课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以及云服务器执行步骤:其中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分别向云服务器进行注册登记,云服务器对教师信息和学生终端信息进行保存,通过该信息登录后,进行数据的相互传输;
[0007]步骤2:教师终端的信号起始点对应为第一对象,教师终端的信号终止点对应为第二对象,第二对象与云服务器进行传输,云服务器的信号起始点对应为第三对象,云服务器的信号终止点对应为第四对象,学生终端的信号起始点为第五对象,学生终端的信号终止点对应第六对象,第二对象和第六对象将数据传输至第三对象,并通过第四对象将数据分别传输至第一对象和第五对象;
[0008]步骤3:通过云服务器与教师终端进行网络教学沟通,当学生有疑难问题时,通过音频或触摸编辑的方式进行上传内容;学生终端通过摄像头识别学生用户的面部图像认定真实身份信息,获得当前学生用户的听课凭证和电子身份,并在签到单元完成课堂签到;
[0009]步骤4:通过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获取视频流;所述视频流的视频画面,分割得到N 个不同的待播放画面;N为大于1的正整数;通过教师终端控制并显示N个显示区域分别显示所述各个所述待播放画面,所述基于所述视频流的视频画面,分割得到N个不同的待播放画
面;
[0010]步骤5:学生终端和教师终端分别设置有触控面板,通过云服务器对使触控面板进行多屏显示。
[0011]优选的,所述视频流中各个视频信号源的视频画面,分别作为待播放画面,所述基于所述视频流的视频画面,分割得到N个不同的待播放画面,将所述视频流中每个场景的视频画面,分别作为所述待播放画面;通过画面信号、音频信号和教学视频信号并显示出来,将画面信号、音频信号和教学视频信号输出视频流中各个场景的视频画面的位置信息。
[0012]优选的,所述的学生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所述的教师终端包括电子白板、投影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所述连接的方法为: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通过WiFi、4G/5G通信网络其中一种与至少一个云服务器进行通信。
[0013]优选的,云服务器接收教师终端输出的画面信号、音频信号和教学视频信号,将画面信号、音频信号和教学视频信号传输至多组学生终端,并显示出来。
[0014]优选的,所述学生终端内部设有身份认定模块,所述身份认定模块用于学生终端登录的身份校验,所述学生终端登录云服务器需要通过身份认定模块提供学生的姓名、学号和面部识别图像,所述云服务器根据身份认定模块提供的信息给予学生终端听课凭证和电子身份。
[0015]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器的连接端还设有监督终端,所述监督终端用于家长或者校方领导登录云服务器进行观看。
[0016]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器内还设有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用于学生终端与监督终端对教师终端的信息反馈与评价。
[0017]优选的,所述学生终端分别设置有摄像机、拾音器和扫描模块。
[0018]优选的,所述扫描模块包含面部扫描模块和坐姿扫描模块,所述面部扫描模块具有面部表情扫描识别的功能,所述坐姿扫描模块具有坐姿端正识别扫描的功能,所述扫描模块与单片机电数据连接,所述提示模块包括面部提示模块和坐姿提示模块,所述面部提示模块具有面部注意力集中识别提示、低头识别提示、交头接耳识别提示功能,所述坐姿提示模块具备有身体晃动识别提示、弯腰识别提示、位置移动识别提示。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设备所需的占地面积小,不需要定期维护费用,使用非常方便,支撑一个或多个屏幕同步控屏显示,装置安全可靠,支持远程控屏教学,远程共享教学资源;
[0021]2、学生根据个人信息进入虚拟课堂,并在签到单元完成课堂签到,师生通过互动模块实时交流,通过将控制模块的控制权转交同学,指定同学以第一人称参与课程,实现远程教学的灵活性,老师在存储单元布置任务或者测验,学生通过上传单元上传任务高清图片,提交课堂笔记图片作为听课证据,有利于互动教学,方便老师对课堂的掌控,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增加学生的听课效率;
[0022]3、通过设有监督终端和反馈单元,证据图片被上传至记录模块保存记录,教师对其进行批改并给出评价,通过录入单元将评价和成绩单保存在数据库,课件讲解视频自动保存在数据库,学生在数据库查看视频讲解记录,回顾课堂内容,家长和校领导从监督终端登录中央服务器,在记录模块和数据库中查看课堂经过,并在反馈单元给予课堂评价和建
议,有利于学生后期回顾知识,家长和校方的监督和指导,使家长参与课堂,不断提高网络课堂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1: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以及云服务器执行步骤:其中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分别向云服务器进行注册登记,云服务器对教师信息和学生终端信息进行保存,通过该信息登录后,进行数据的相互传输;通过信息的录入可以精确到人,无需担心外人的骚扰;
[0026]步骤2:教师终端的信号起始点对应为第一对象,教师终端的信号终止点对应为第二对象,第二对象与云服务器进行传输,云服务器的信号起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以及云服务器执行步骤:其中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分别向云服务器进行注册登记,云服务器对教师信息和学生终端信息进行保存,通过该信息登录后,进行数据的相互传输;步骤2:教师终端的信号起始点对应为第一对象,教师终端的信号终止点对应为第二对象,第二对象与云服务器进行传输,云服务器的信号起始点对应为第三对象,云服务器的信号终止点对应为第四对象,学生终端的信号起始点为第五对象,学生终端的信号终止点对应第六对象,第二对象和第六对象将数据传输至第三对象,并通过第四对象将数据分别传输至第一对象和第五对象;步骤3:通过云服务器与教师终端进行网络教学沟通,当学生有疑难问题时,通过音频或触摸编辑的方式进行上传内容;学生终端通过摄像头识别学生用户的面部图像认定真实身份信息,获得当前学生用户的听课凭证和电子身份,并在签到单元完成课堂签到;步骤4:通过教师终端和学生终端获取视频流;所述视频流的视频画面,分割得到N个不同的待播放画面;N为大于1的正整数;通过教师终端控制并显示N个显示区域分别显示所述各个所述待播放画面,所述基于所述视频流的视频画面,分割得到N个不同的待播放画面;步骤5:学生终端和教师终端分别设置有触控面板,通过云服务器对使触控面板进行多屏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流中各个视频信号源的视频画面,分别作为待播放画面,所述基于所述视频流的视频画面,分割得到N个不同的待播放画面,将所述视频流中每个场景的视频画面,分别作为所述待播放画面;通过画面信号、音频信号和教学视频信号并显示出来,将画面信号、音频信号和教学视频信号输出视频流中各个场景的视频画面的位置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教学资源的远程互动教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学生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崇高语聪高志斌高剑荆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慧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