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84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支撑体;清淤板:设置在支撑体的前方且与地面设置夹角,用于清理淤泥;调节组件与支撑体、清淤板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清淤板与地面的夹角;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设置在支撑体上且设置于所述清淤板的后方,用于储存淤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底部,用于带动清淤装置移动;通过设置清淤板对河道内的淤泥清理,并且在清淤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调整清淤板的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清淤板的角度以使清淤装置适用不同厚度的淤泥,同时,在清淤板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存储淤泥的箱体,箱体用于放置清理上来的淤泥,设置在支撑体底部的移动机构带动本装置移动,完成淤泥的清理。泥的清理。泥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城市河道的治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城市河道大多已完成了河床断面的定型处理和挡墙护岸的硬化施工,城市河道的治理已由过去的大规模土方清理、河床定型及挡墙护岸硬化治理,转变为常态化保护性清淤。
[0003]现阶段各地政府委派人工进行水面的清淤,一般是通过簸箕在渠底、塘底及湖底实行淤泥和杂物的打捞,但是人工清淤的成本较高,且效率低,清洁效果差,而且由于河道内的情况较为复杂,不清楚水下情况,因此清淤工作也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支撑体;清淤板: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前方且与所述地面设置有夹角,用于清理所述淤泥;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清淤板的下方且与所述支撑体连接,可用于调节所述清淤板与地面的夹角;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且设置于所述清淤板的后方,用于储存淤泥;
[0007]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底部,用于带动清淤装置移动。
[0008]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通过连接板连接。
[0009]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与所述清淤板连接,调整所述清淤板的位置与角度。
[0010]所述清淤板与地面接触的一端设置为刀片状;所述清淤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输送带机构,通过输送带机构将淤泥输送至箱体内;所述清淤板的一端高于所述箱体的高度。
[0011]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12]所述移动机构为履带机构或移动轮机构。
[0013]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清淤板的一侧,所述清淤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一输送辊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上设有输送带。
[0014]所述支撑体的后方设置有叶片机构;所述叶片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多个叶片;
[0015]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转轴通过链条连接,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0016]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调节组件以及所述移动机构连接。
[0017]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均由漂浮材料制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申请中的清淤装置通过设置清淤板对河道内的淤泥清理,并且在清淤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调整清淤板的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清淤板的角度以使清淤装置适用不同厚度的淤泥,同时,在清淤板的后方设置有用于存储淤泥的箱体,箱体用于放置清理上来的淤泥,设置在支撑体底部的移动机构带动本装置移动,完成淤泥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叶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1、支撑体;102、清淤板;103、调节组件;104、箱体;105、叶片机构;106、移动机构;301、第一连杆;302、第二连杆;303、第二电机;304、叶片;305、转轴;401、伸缩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支撑体101;清淤板102: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01的前方且与所述地面设置有夹角,用于清理所述淤泥;调节组件103:设置于所述清淤板102的下方且与所述支撑体101连接,可用于调节所述清淤板102与地面的夹角;箱体104:所述箱体104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01上且设置于所述清淤板102的后方,用于储存淤泥;
[0027]移动机构106:所述移动机构106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01的底部,用于带动清淤装置移动。
[0028]所述支撑体101包括:第一连杆301、第二连杆302;所述第一连杆301、所述第二连杆30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301、所述第二连杆302的通过连接板连接。
[0029]所述第一连杆301与所述第二连杆30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伸缩连杆401,所述伸缩连杆401与所述清淤板102连接,调整所述清淤板102的位置与角度。
[0030]所述清淤板102与地面接触的一端设置为刀片状;所述清淤板102的板面上设置有输送带机构,通过输送带机构将淤泥输送至箱体104内;所述清淤板102的一端高于所述箱体104的高度。
[0031]所述箱体104的顶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箱体10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32]所述移动机构106为履带机构或移动轮机构。
[0033]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清淤板102的一侧,所
述清淤板1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一输送辊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上设有输送带。
[0034]所述支撑体101的后方设置有叶片机构105;所述叶片机构105包括:转轴305;所述转轴305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体101上,所述转轴305上设置有多个叶片304;
[0035]所述支撑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303,所述第二电机303与所述转轴305通过链条连接,带动所述转轴305转动。
[0036]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303、所述调节组件103以及所述移动机构106连接。
[0037]所述第一连杆301、所述第二连杆302均由漂浮材料制成。
[0038]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包括:支撑体101;支撑体101包括:第一连杆301、第二连杆302;上述第一连杆301、第二连杆302平行设置;在第一连杆301和第二连杆302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杆301和第二连杆302的连接板;
[0039]上述支撑体101的设置方式为本申请中优选的设置方式,支撑体101还可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清淤板: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前方且与地面设置有夹角,用于清理淤泥;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清淤板的下方且与所述支撑体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清淤板与地面的夹角;箱体:所述箱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体上且设置于所述清淤板的后方,用于储存淤泥;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的底部,用于带动清淤装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连接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伸缩连杆,所述伸缩连杆与所述清淤板连接,调整所述清淤板的位置与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板与地面接触的一端设置为刀片状;所述清淤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输送带机构,输送带机构将淤泥输送至箱体内;所述清淤板的一端高于所述箱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立新冯义武陈娜魏玮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