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288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44
本申请涉及河道治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道、过滤组件以及收集组件;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一端与输送管道连通,所述过滤筒远离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收集组件连接,所述过滤筒靠近输送管道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过滤筒远离输送管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过滤孔。本申请可对河道淤泥进行过滤及收集。集。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河道治理的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
[0003]河道淤积一般通过抓斗式清淤技术,挖泥船或者挖掘机将其前臂深入河道中,抓取水下淤泥,之后在将淤泥卸到盛放淤泥的场地中。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抓取淤泥时,淤泥中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河水,大量的河水不做处理排放会对河道岸边的环境造成污染,会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将河道淤泥进行过滤及收集,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道、过滤组件以及收集组件;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一端与输送管道连通,所述过滤筒远离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收集组件连接,所述过滤筒靠近输送管道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所述过滤筒远离输送管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过滤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河道淤泥经输送管道进入到过滤筒中,并通过过滤筒的第一过滤孔将河道淤泥中的河水过滤掉,并在第二过滤孔处通过第二过滤孔进入到收集组件中,实现了对河道淤泥的过滤与收集。
[0008]可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桶盖与收集桶,所述桶盖嵌套在过滤筒上,所述桶盖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收集桶上设置有与挂钩配合的钩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桶盖嵌套在过滤筒上,在桶盖上设置挂钩,在收集桶上设置钩环,收集桶可以拆卸地与桶盖连接,当收集桶中淤泥到达需要清理的时候,通过收集桶将河道淤泥进行集中处理。
[0010]可选的,所述过滤筒上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马达以及与转动马达连接的旋转带;所述旋转带置于过滤筒内,所述转动马达驱动旋转带转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马达工作时,转动马达带动旋转带转动,转动的旋转带可搅动过滤筒中的淤泥,提高了过滤筒对淤泥中河水的过滤效率,同时也可以带动淤泥向着第二过滤孔的方向移动,可以减少过滤筒出现堵塞的现象。
[0012]可选的,所述转动马达与旋转带之间设置有连接盘以及齿轮部件,所述齿轮部件包括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转动马达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旋转带连接,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第一齿轮孔、第二齿轮孔以及第三齿轮孔,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一齿轮孔中,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安装在第
二齿轮孔中,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三齿轮孔中。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一齿轮孔中,将第二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二齿轮孔中,将第三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三齿轮孔中,提高了齿轮部件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转动马达带动旋转带转动的稳定性。
[0014]可选的,所述旋转带长度大于过滤筒的长度,且旋转带超出过滤筒的部分置于输送管道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道淤泥进入到输送管道后,旋转带可以更好地转动淤泥,可以加快淤泥进入到过滤筒中,减少淤泥在输送管道中的淤积。
[0016]可选的,所述收集桶上开设有第三过滤孔。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收集桶上开设第三过滤孔,可以进一步对收集桶中的淤泥进行过滤处理,提高了过滤收集的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过滤筒外周面上设置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桶盖上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输送管道靠近的过滤筒的一端设置有支撑环,所述连接盘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支撑环上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连接杆一端开设有与第一螺孔配合的第一外螺纹,连接杆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螺孔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穿过第一螺孔、连接环和第二螺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杆连接杆穿过第一螺孔、连接环和第二螺孔,将连接杆架设在支撑环、连接环以及连接盘上,可对过滤筒与桶盖之间的连接进行支撑。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螺孔处连接盘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连接杆的第一螺帽,所述第二螺孔处支撑环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连接杆的第二螺帽。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螺帽,可以将支撑环靠近连接盘的一端进行固定处理,通过设置第二螺帽,可以将连接杆靠近支撑环的一端进行固定处理。
[0022]本申请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河道淤泥经输送管道进入到过滤筒中,并通过过滤筒的第一过滤孔将河道淤泥中的河水过滤掉,并在第二过滤孔处通过第二过滤孔进入到可拆卸的收集桶中,实现了对河道淤泥的过滤与高效收集。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的连接盘与齿轮部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管道;11、环形凸边;111、第二螺孔;2、传动组件;21、转动马达;22、齿轮部件;221、第一齿轮;222、第二齿轮;223、第三齿轮;23、连接盘;231、第一齿轮孔;232、第二齿轮孔;233、第三齿轮孔;234、第一螺孔;24、底盘;25、旋转带;3、过滤组件;31、过滤筒;311、第一过滤孔;312、第二过滤孔;4、收集组件;41、桶盖;411、连接环;412、挂钩;42、收集桶;421、钩环;422、第三过滤孔;5、支撑组件;51、连接杆;52、第一螺帽;53、第二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图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参考图1和图2,该清淤装置包括用以输送河道淤泥的输送管道1、过滤组件3以及收集组件4,将从河道抓取出的河道淤泥倒入输送管道1内,河道淤泥通过输送管道1进入到过滤组件3中,并在过滤组件3中完成对淤泥中河水的过滤,最终由收集组件4收集过滤后的淤泥。
[0029]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道1设置为弧形状,且输送管道1内壁光滑;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筒31,过滤筒31与输送管道1一端连通,河道淤泥可通过输送管道1进入到过滤筒31内。
[0030]参考图2,过滤筒31靠近输送管道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过滤孔311,进入到过滤筒31中的河道淤泥可被第一过滤孔311过滤掉部分河水;过滤筒31远离输送管道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二过滤孔312,且第二过滤孔312的孔直径大于第一过滤孔311的孔直径,过滤掉河水的淤泥则会通过第二过滤孔312进入到收集组件4中,最终完成对淤泥的过滤与收集。
[0031]在过滤筒31对河道淤泥进行过滤处理时,容易发生淤泥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管道(1)、过滤组件(3)以及收集组件(4);其中,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筒(31),所述过滤筒(31)一端与输送管道(1)连通,所述过滤筒(31)远离输送管道(1)的一端与收集组件(4)连接,所述过滤筒(31)靠近输送管道(1)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过滤孔(311),所述过滤筒(31)远离输送管道(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过滤孔(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桶盖(41)与收集桶(42),所述桶盖(41)嵌套在过滤筒(31)上,所述桶盖(41)上设置有挂钩(412),所述收集桶(42)上设置有与挂钩(412)配合的钩环(4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31)上设置有传动组件(2),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转动马达(21)以及与转动马达(21)连接的旋转带(25);所述旋转带(25)置于过滤筒(31)内,所述转动马达(21)驱动旋转带(25)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河道治理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马达(21)与旋转带(25)之间设置有连接盘(23)以及齿轮部件(22),所述齿轮部件(22)包括第一齿轮(221)、与第一齿轮(221)啮合第二齿轮(222)以及与第二齿轮(222)啮合的第三齿轮(223);所述第一齿轮(221)与转动马达(21)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23)与旋转带(25)连接,所述连接盘(23)上开设有第一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波王建新王俊旺孙毫阳耿振华田颖颖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林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