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3473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基于供热机组的实时供热、发电和调峰能力,确定供热机组的基准运行数据;调整供热机组的发电量,并确定对应调整后发电量的供热机组的第一增量数据;同时调整供热机组的供热量,并确定对应调整后供热量的供热机组的第二增量数据;基于基准运行数据与第一增量数据差值进行比较,对供热机组的发电量进行调控,同时基于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二增量数据进行比较,对供热机组的供热量进行调控。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协助运行人员进行实时决策,能够在高度耦合的发电、供热、调峰甚至即将面对的碳排放中合理选择取舍,更有经济效益性地指导供热机组运行。性地指导供热机组运行。性地指导供热机组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热电联产能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显著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可以节约能源、增加电力供应、提高供热质量,同时也在具备集中供热取代小锅炉,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等优势,因此目前行业都在致力于推进火电机组供热改造实现热电联产。
[0003]但是,受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北方地区在逐步调整落实电网调峰能力奖励考核办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已经悄然落地并投入交易。
[0004]供热机组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如何在高度耦合的发电、供热、调峰甚至即将面对的碳排放中进行选择取舍,更有经济效益性地指导供热机组运行。综合考虑高度耦合的供热、发电、调峰和碳排放收益能力,利用经济效益分析模型进行在线运行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旨在针对存在发电、供热、调峰和碳排放收益的机组运行模式,使用经济效益分析模型进行实时分析,最终进行适应于供热机组的优化运行调控。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包括:
[0007]基于供热机组的实时供热、发电和调峰能力,确定供热机组的基准运行数据;
[0008]调整供热机组的发电量,并确定对应调整后发电量的供热机组的第一增量数据;同时调整供热机组的供热量,并确定对应调整后供热量的供热机组的第二增量数据;
[0009]基于基准运行数据与第一增量数据差值进行比较,对供热机组的发电量进行调控,同时基于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二增量数据进行比较,对供热机组的供热量进行调控。
[0010]其中,基准运行数据为供热机组稳定运行时的发电收益、供热收益和调峰收益;
[0011]第一增量数据是通过调整供热机组的发电量,待供热机组运行稳定后,供热机组稳定运行时的第一发电收益、第一供热收益和第一调峰收益;
[0012]第二增量数据是通过调整供热机组的供热量,待供热机组运行稳定后,供热机组稳定运行时的第二发电收益、第二供热收益和第二调峰收益。
[0013]其中,发电收益R
d
公式表示为:
[0014]R
d
=P
d

C
d
[0015]其中,P
d
表示当前运行状态发电收入,C
d
表示当前运行状态发电成本;且,
[0016]P
d
=W
×
p
d
[0017]C
d
=W
×
q
d
×
p
m
[0018]上式中,p
m
表示采购标煤单价,p
d
表示上网电价,q
d
表示全负荷率发电煤耗,W表示
当前发电量;
[0019]供热收益R
r
公式表示为:
[0020]R
r
=P
r

C
r
[0021]其中,P
r
表示当前运行状态供热收入,C
r
表示当前运行状态供热成本;且,
[0022]P
r
=Q
×
p
r
[0023]C
r
=W
×
q
r
×
p
m
[0024]上式中,p
r
表示售热热价,q
r
表示全负荷率供热煤耗,Q表示当前供热量;
[0025]当前运行状态调峰收益R
i
公式表示为:
[0026][0027]其中,W
si
表示调峰档级负荷上限,W
xi
表示调峰档级负荷下限,p
i
表示调峰差额电量报价。
[0028]其中,实时从DCS控制系统中调取当前发电量W、负荷率R,计算当前运行状态发电、供热、调峰总净收益R为:
[0029]R=R
d
+R
r
+R
i
[0030]根据负荷率R确定当前工况的碳排放强度q
c
,单位碳排放强度售价p
c
,计算当前运行状态出售碳排放潜在成本C
c
为:
[0031]C
c
=W
×
q
c
×
p
c
[0032]当前运行状态碳排放净收益R
c
公式表示为:
[0033]R
c
=R

C
c

[0034][0035]其中,在调整供热机组的发电量,并确定对应调整后发电量的供热机组的第一增量数据;同时调整供热机组的供热量,并确定对应调整后供热量的供热机组的第二增量数据的步骤中,
[0036]通过赋予当前发电量W一个小的调整量ΔW,即发电量变化为W+ΔW,通过计算得到第一发电收益R
d

、第一供热收益R
r

和第一调峰收益R
i

,确定调整发电量后得到的发电、供热、调峰总净收益R


[0037]通过赋予当前供热量Q一个小的调整量ΔQ,即发电量变化为Q+ΔQ,通过计算得到第二发电收益R
d

、第二供热收益R
r

和第二调峰收益R
i

,确定调整供热量后得到的发电、供热、调峰总净收益R


[0038]其中,基于基准运行数据与第一增量数据差值进行比较,对供热机组的发电量进行调控,同时基于第一增量数据和第二增量数据进行比较,对供热机组的供热量进行调控的步骤中,包括:
[0039]若调整发电量后,通过基准运行数据得到的当前运行状态发电、供热、调峰总净收益 R小于通过第一增量数据得到的调整发电量后得到的发电、供热、调峰总净收益R

,则对供热机组的发电量进行调控;反之,则不对供热机组的发电量进行调控;
[0040]若调整供热量后,通过基准运行数据得到的当前运行状态发电、供热、调峰总净收益 R小于通过第二增量数据得到的调整供热量后得到的发电、供热、调峰总净收益R

,则对
供热机组的供热量进行调控;反之,则不对供热机组的供热量进行调控。
[0041]其中,对供热机组的调控还包括:
[0042]计算当前运行状态碳排放净收益R
c
,若当前运行状态碳排放净收益R
c...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供热机组的实时供热、发电和调峰能力,确定所述供热机组的基准运行数据;调整所述供热机组的发电量,并确定对应调整后发电量的所述供热机组的第一增量数据;同时调整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量,并确定对应调整后供热量的所述供热机组的第二增量数据;基于所述基准运行数据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差值进行比较,对所述供热机组的发电量进行调控,同时基于所述第一增量数据和所述第二增量数据进行比较,对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量进行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运行数据为所述供热机组稳定运行时的发电收益、供热收益和调峰收益;所述第一增量数据是通过调整所述供热机组的发电量,待所述供热机组运行稳定后,所述供热机组稳定运行时的第一发电收益、第一供热收益和第一调峰收益;所述第二增量数据是通过调整所述供热机组的供热量,待所述供热机组运行稳定后,所述供热机组稳定运行时的第二发电收益、第二供热收益和第二调峰收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收益R
d
公式表示为:R
d
=P
d

C
d
其中,P
d
表示当前运行状态发电收入,C
d
表示当前运行状态发电成本;且,P
d
=W
×
p
d
C
d
=W
×
q
d
×
p
m
上式中,p
m
表示采购标煤单价,p
d
表示上网电价,q
d
表示全负荷率发电煤耗,W表示当前发电量;所述供热收益R
r
公式表示为:R
r
=P
r

C
r
其中,P
r
表示当前运行状态供热收入,C
r
表示当前运行状态供热成本;且,P
r
=Q
×
p
r
C
r
=W
×
q
r
×
p
m
上式中,p
r
表示售热热价,q
r
表示全负荷率供热煤耗,Q表示当前供热量;当前运行状态调峰收益R
i
公式表示为:其中,W
si
表示调峰档级负荷上限,W
xi
表示调峰档级负荷下限,p
i
表示调峰差额电量报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供热机组的实时运行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从DCS控制系统中调取当前发电量W、负荷率R,计算当前运行状态发电、供热、调峰总净收益R为:R=R
d
+R
r
+R
i
根据负荷率R确定当前工况的碳排放强度q
c
,单位碳排放强度售价p
c
,计算当前运行状态出售碳排放潜在成本C
c
为:
C
c
=W
×
q
c
×
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祺伟张奔王宏武于龙文王汀王耀文杨荣祖谢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