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企业碳效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470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12
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企业碳效评价方法,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应用于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该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中包括目标信息;根据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获取目标企业的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根据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从第三方平台获取目标企业的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从部署于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预设碳排放因子库中,确定与目标信息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根据碳排放因子、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生成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向发送企业碳效评价请求的电子设备返回企业碳效评价结果。本申请可保证企业碳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企业碳效评价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工业互联网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企业碳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进行企业碳效评价,目前,企业碳效评价所需的数据主要由企业自主上报,这样可能存在企业篡改数据的风险,从而无法保证企业碳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企业碳效评价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企业碳效评价方法,应用于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请求;其中,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中包括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企业所属的第一行业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企业所使用的第一能源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根据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从第三方平台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从部署于所述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预设碳排放因子库中,确定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向发送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的电子设备返回所述企业碳效评价结果。
[0005]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包括: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一类评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类评价参数包括碳排放强度和碳中和率中的至少一项;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二类评价参数;其中,所述第二类评价参数包括碳效值;根据所述第一类评价参数和所述第二类评价参数,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
[0006]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一类评价参数,
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一能源消耗量;利用所述碳排放因子,将所述第一能源消耗量转换为第一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和部署于所述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第一预设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碳排放强度和所述碳中和率中的至少一项;和/或,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确定第二类评价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二能源消耗量和工业增加值;利用所述碳排放因子,将所述第二能源消耗量转换为第二碳排放量;根据所述工业增加值、所述第二碳排放量和部署于所述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第二预设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碳效值。
[0007]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预设碳排放因子库、所述第一预设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二预设计算模型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更新。
[0008]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行业信息、所述第一能源类型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所述接收针对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企业对应的第二行业信息及第二能源类型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为企业、行业信息、能源类型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根据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包括:在所述第二行业信息与所述第一行业信息相同,且所述第二能源类型信息与所述第一能源类型信息相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
[0009]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从区块链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三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其中,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在每次更新、存储碳效评价参考数据时,同步将相应碳效评价参考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进行存储;对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进行预设校验运算,以得到第一运算结果;对所述第三碳效评价参考数据进行所述预设校验运算,以得到第二运算结果;在所述第一运算结果和所述第二运算结果相同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的步骤。
[0010]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一能源消耗量;根据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二能源消耗量;将所述第一能源消耗量和所述第二能源消耗量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在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确定对所述第一能源消耗量和所述第二能源消耗量的匹配
性校验通过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的步骤;否则,禁止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并输出用于表征所述目标企业的能源消耗量异常的提示信息。
[0011]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两项中的至少一项:将所述企业碳效评价结果上传至区块链进行可信存证;在监测到对所述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攻击的情况下,输出攻击告警信息和/或记录与所述攻击关联的日志信息。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可以在接收到针对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之后,根据企业碳效评价请求,分别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和第三方平台获取相应的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并从部署于自身的预设碳排放因子库中,确定相应的碳排放因子,以便根据所获取的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确定的碳排放因子,生成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并向发送企业碳效评价请求的电子设备返回企业碳效评价结果。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构建,可以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第三方平台,以及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自身获取企业碳效评价所需的数据,从而实现企业碳效评价,而无需由企业自主上报企业碳效评价所需的数据,这样能够规避企业篡改数据的风险,保证获取到的企业碳效评价所需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保证企业碳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企业碳效评价所需的数据可以实时获取,企业碳效评价可随时开展,企业碳效评价的评价周期和评价频次可控。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企业碳效评价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图2示出了工业互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企业碳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请求;其中,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中包括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企业所属的第一行业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企业所使用的第一能源类型信息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根据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从第三方平台获取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从部署于所述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预设碳排放因子库中,确定与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碳排放因子;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向发送所述企业碳效评价请求的电子设备返回所述企业碳效评价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包括: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一类评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类评价参数包括碳排放强度和碳中和率中的至少一项;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二类评价参数;其中,所述第二类评价参数包括碳效值;根据所述第一类评价参数和所述第二类评价参数,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企业碳效评价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碳排放因子和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一类评价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一能源消耗量;利用所述碳排放因子,将所述第一能源消耗量转换为第一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和部署于所述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第一预设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碳排放强度和所述碳中和率中的至少一项;和/或,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和所述碳排放因子,确定第二类评价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碳效评价参考数据,确定第二能源消耗量和工业增加值;利用所述碳排放因子,将所述第二能源消耗量转换为第二碳排放量;根据所述工业增加值、所述第二碳排放量和部署于所述碳效码注册解析平台的第二预设计算模型,确定所述碳效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预设碳排放因子库、所述第一预设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二预设计算模型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更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行业信息、所
述第一能源类型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所述接收针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程马宝罗刘阳张钰雯朱斯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