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锅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42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锅炉布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锅炉结构,其能够有效提高换热效率,降低给水要求,节约投资成本。锅炉本体上开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受热面,受热面包括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且均为卧式布置,锅炉本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顺次设置有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过热器由光管形成管屏,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均由螺旋翅片管形成管屏,锅炉本体外部上方设置有汽包和除氧器,除氧器与除氧蒸发器通过第一上升管、第一下降管连接,汽包与蒸发器通过第二上升管、第二下降管连接,省煤器通过工质管道连接汽包、通过给水管连接除氧器,汽包连接过热器。汽包连接过热器。汽包连接过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锅炉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锅炉布置
,具体为一种电解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锅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中国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节能减排是最主要的措施,目前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但余热资源利用率较低,大型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率约为30%

50%,其他行业则更低,能源利用具备较大提升潜力。一般的烟气余热锅炉受热面采用光管,换热效率较低,并且对水侧进口工质含氧量要求较高,从而导致投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烟气在余热锅炉内换热效率低,给水要求高,投资成本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锅炉结构,其能够有效提高换热效率,降低给水要求,节约投资成本。
[000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解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锅炉结构,其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上开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面包括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且均为卧式布置,所述锅炉本体内沿所述烟气流动方向顺次设置有所述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所述过热器由光管形成管屏,所述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均由螺旋翅片管形成管屏,所述锅炉本体外部上方设置有汽包和除氧器,所述除氧器与所述除氧蒸发器通过第一上升管、第一下降管连接,所述汽包与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二上升管、第二下降管连接,所述省煤器通过工质管道连接所述汽包、通过给水管连接所述除氧器,所述汽包通过蒸汽管道连接所述过热器。
[000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汽包与所述除氧器通过支座支撑于所述余热锅炉上方;
[0006]所述锅炉本体包括进口烟道、主体烟道、出口烟道,所述主体烟道尺寸大于所述进口烟道和所述出口烟道尺寸;
[0007]所述除氧蒸发器下方设置有灰斗;
[0008]所述螺旋翅片管上的翅片不开齿,所述翅片密度不大于130个/米。
[0009]采用本技术后,光管布置在第一个过热器,主要考虑此时烟气流速相对较快,避免了对受热面的强烈冲刷,对于其余受热面均采用螺旋翅片管,从而增强了换热效率,在预热锅炉尾部设置除氧蒸发器对汽水侧工质进行蒸发除氧,降低了对用户给水的要求,节约了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见图1所示,一种电解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锅炉结构,其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上开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锅炉本体1包括进口烟道2、主体烟道3、出口烟道4,主体烟道3尺寸大于进口烟道2和出口烟道4尺寸,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受热面,烟气经过进口烟道2后有扩散段,可保证进入主体烟道3内受热面处的烟气流场均匀,锅炉本体内沿烟气流动方向顺次设置有过热器5、蒸发器6、省煤器4和除氧蒸发器8,且所有的受热面均为卧式布置,过热器5由光管形成管屏,避免进口处烟气流速较大而造成强烈冲刷,蒸发器6、省煤器7、除氧蒸发器8均由螺旋翅片管形成管屏,有效增强了换热效率,并且为了防止积灰,螺旋翅片管上的翅片不开齿,翅片密度不大于130个/米。
[0012]锅炉本体1外部上方通过支架支撑设置有汽包9和除氧器10,除氧器10与除氧蒸发器8通过第一上升管、第一下降管连接,汽包9与蒸发器6通过第二上升管、第二下降管连接,省煤器4通过工质管道连接汽包9、通过给水管连接除氧器10,汽包9通过蒸汽管道连接过热器5。给水通过给水管进入除氧蒸发器8,除氧器10与除氧蒸发器8通过第一上升管、第一下降管连接,经过除氧的工质通过锅炉给水管进入省煤器4,从省煤器4出来的工质通过工质管道进入汽包9,汽包9与蒸发器6通过第二上升管、第二下降管连接,从汽包9出来的饱和蒸汽再进入过热器5,最终产生品质合格的过热蒸汽。除氧蒸发器8下方设置有灰斗11,此处烟气流速较低,由于烟气粘结性不高,可在此处收集掉落的灰分,减少排放烟气中的污染物,为后续排烟处理减少工作量。
[0013]本技术锅炉尾部布置了除氧蒸发器,对锅炉给水采用蒸发除氧的方式,降低了对用户给水的要求,减少了用户水处理这一部分的布置,使得整个项目布置紧凑,减少了各部分连接管道的数量;受热面采用光管加螺旋翅片管的结构,既避免了烟气流速较高处的磨损问题,又保证了低速区的换热效率,减少了受热面的布置数量,使得整体结构布置紧凑,节约厂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热炉烟气余热利用锅炉结构,其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上开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锅炉本体内设置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面包括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且均为卧式布置,所述锅炉本体内沿所述烟气流动方向顺次设置有所述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所述过热器由光管形成管屏,所述蒸发器、省煤器、除氧蒸发器均由螺旋翅片管形成管屏,所述锅炉本体外部上方设置有汽包和除氧器,所述除氧器与所述除氧蒸发器通过第一上升管、第一下降管连接,所述汽包与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二上升管、第二下降管连接,所述省煤器通过工质管道连接所述汽包、通过给水管连接所述除氧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延双顾杰仇建国华敏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