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427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一方面、在烟具的加热仓处设置热电材料层,用于将发热元件产生的一部分热能转换为电能,通通过对应的整流模块输送至烟具电源;另一方面、在烟具外壳中设有压电材料层,用于将外界振动能转换为电能,并由对应的整流模块将转换后的电能传输至烟具电源中,以此两种模式为烟具蓄能充电,从而可以直接增加烟具自身的续航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烟具自身产生的热能的回收利用,还可以捕捉外界能量为自身储能,从而依靠直接、主动的方式持续有效地提升烟具自身的续航能力。烟具自身的续航能力。烟具自身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


[0001]本技术涉及卷烟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卷烟是通过直接燃烧烟草的方式释放烟碱和香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近些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出现了新型卷烟。
[0003]加热不燃烧卷烟是利用配套的加热烟具对烟草进行加热,不使其燃烧而获取烟碱和香味的新型烟草制品,在满足消费者对抽吸需求的同时相对传统卷烟具有降焦减害的特点。而为了保证加热烟具小巧紧凑,通常烟具不会选用大容量电池,而烟具在加热烟支的过程中又需要消耗很多电量,从而极大限制了加热烟具的续航能力。随着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发展,加热烟具的续航能力也一直属于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加热烟具设计人员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0004]目前,为了解决该特定问题,主要采用的途径是降低单支烟抽吸过程中的功耗,也即是变相从烟支耗能角度减少其电能消耗,间接等效于“增加”烟具的续航能力,但经由实践发现,其一、该方式下实际续航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该方式不属于直接且主动地对烟具本身续航能力的提升,而是变相反衬,与实际应用场景中的真实需求不符,且还需依赖烟支的特定设计以及抽吸方式的调整,无法直接解决烟具本身续航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直接解决烟具本身续航能力不佳的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包括:烟具壳体、设于所述烟具壳体内部的电源以及设于所述烟具壳体内部且配置有发热元件的烟支加热仓,其中,所述烟具壳体上设有压电材料层,且在所述烟具壳体的内部还设有第一整流模块;所述烟支加热仓上设有位于所述发热元件周侧的热电材料层,且在所述烟支加热仓处设有第二整流模块;
[0008]所述第一整流模块分别与所述压电材料层以及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压电材料层用于将外界压力或振动转换为电能,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用于将外界压力或振动转换后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源进行蓄能;以及,
[0009]所述第二整流模块分别与所述热电材料层以及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热电材料层用于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用于将热能转换后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源进行蓄能。
[0010]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电材料层设于所述烟具壳体的外壁。
[0011]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压电材料层的外侧设有保护层。
[0012]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烟具壳体的材质相同。
[0013]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电材料层设于所述烟具壳体的内壁,或者嵌设于所述烟具壳体之中。
[0014]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烟具壳体和/或所述烟支加热仓上开设有用于走线的槽孔;
[0015]所述第一整流模块、所述第二整流模块与对应的所述压电材料层、所述热电材料层的外侧面电性连接的线缆穿设于所述槽孔之中。
[001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整流模块、所述第二整流模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压电材料层、所述热电材料层的外侧面电性连接的线缆穿透各自材料层,或者穿过各自相邻材料层之间的缝隙。
[0017]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烟具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电性连接;
[0018]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整流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整流模块与所述电源之间的输电回路的通断。
[0019]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电材料层为无机压电材料、有机压电材料或聚合物基压电复合材料。
[0020]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电材料层为锆钛酸铅系、铌镁酸铅

钛酸铅系或钛酸锶钡系的陶瓷或单晶中的一种。
[0021]本技术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一方面、在烟具的加热仓处设置热电材料层,用于将发热元件产生的一部分热能转换为电能,通通过对应的整流模块输送至烟具电源;另一方面、在烟具外壳中设有压电材料层,用于将外界振动能转换为电能,并由对应的整流模块将转换后的电能传输至烟具电源中,以此两种模式为烟具蓄能充电,从而可以直接增加烟具自身的续航能力。本技术不仅实现了烟具自身产生的热能的回收利用,还可以捕捉外界能量为自身储能,从而依靠直接、主动的方式持续有效地提升烟具自身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的实施例,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包括:烟具壳体1、设于所述烟具壳体1内部的电源2以及设于所述烟具壳体1内部且配置有发热元件的烟支加热仓3。
[0026]其中,所述烟具壳体1上设有压电材料层11,且在所述烟具壳体1的内部还设有第一整流模块41;所述第一整流模块41分别与所述压电材料层11以及所述电源2电性连接,所述压电材料层11用于将振动能转换为电能(也可以理解为是压

电转换模块),所述第一整
流模块41用于将外界压力或振动转换后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源2进行蓄能。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压电材料层11可以是:无机压电材料(例如锆钛酸铅、钛酸钡等)、有机压电材料(例如聚偏氟乙烯、纤维素等)或聚合物基压电复合材料。
[0027]接续前文,在所述烟支加热仓3设有位于所述发热元件周侧的热电材料层31,且在所述烟支加热仓3上设有第二整流模块42;所述第二整流模块42分别与所述热电材料层31以及所述电源2电性连接,所述热电材料层31用于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也可以理解为热

电转换模块),所述第二整流模块42用于将热能转换后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源2进行蓄能。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热电材料层31可以是陶瓷或单晶,例如:锆钛酸铅系、铌镁酸铅

钛酸铅系或钛酸锶钡系的陶瓷,或是锆钛酸铅系、铌镁酸铅

钛酸铅系或钛酸锶钡系的单晶。
[0028]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自主提升续航能力的解决方式是指直接增加所述电源2的能量,而对于能量的收集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振动场能量收集和热辐射能量场收集。
[0029](1)振动场能量收集的主要原理是基于正压电效应,即压电材料受到外界应力的直接作用,发生形变与内部铁电畴发生翻转,产生介电极化并在内外表面生成电势差,从而将外界振动能转变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包括:烟具壳体、设于所述烟具壳体内部的电源以及设于所述烟具壳体内部且配置有发热元件的烟支加热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具壳体上设有压电材料层,且在所述烟具壳体的内部还设有第一整流模块;所述烟支加热仓上设有位于所述发热元件周侧的热电材料层,且在所述烟支加热仓处设有第二整流模块;所述第一整流模块分别与所述压电材料层以及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压电材料层用于将外界压力或振动转换为电能,所述第一整流模块用于将外界压力或振动转换后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源进行蓄能;以及,所述第二整流模块分别与所述热电材料层以及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热电材料层用于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用于将热能转换后的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源进行蓄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设于所述烟具壳体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电材料层的外侧设有保护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烟具壳体的材质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热电转化功能的加热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材料层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长武尹献忠李世杰陈泽少张展张喆张孟伟张智轩张坤芳郑峰洋罗灿选张东豫赵阔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