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420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用于解决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空中增加墙体的施工问题。该结构,包括钢平台和转换梁,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转换梁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转换梁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顶端所在的侧墙浇筑为一体结构;钢骨钢梁两端分别搁置于墙体劲性钢柱的钢牛腿上,钢骨钢梁两端与两侧劲性钢柱抵紧,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钢骨钢梁上方通过倒链拉结扁担梁,多根扁担梁间隔设置于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之间。内侧内筒架体之间。内侧内筒架体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高层建筑大多数都需要设置核心筒来提高整体塔楼的抗侧力能力。面临核心筒在空中增加墙体的施工,传统施工方法多采用由楼板层做落地满堂支模架的方法浇筑转换梁,传统落地支架的做法,支模高度大,施工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在空中增加墙体的施工问题,也可以解决核心筒外墙向中间转移而下部没有墙体的施工问题。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包括:
[0008]钢平台,所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所述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所述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所述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所述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所述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
[0009]转换梁,所述转换梁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所述转换梁的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顶端所在的侧墙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钢骨钢梁两端分别搁置于核心筒剪力墙沿墙体高度方向的预埋劲性钢柱的钢牛腿上,所述钢骨钢梁两端与两侧劲性钢柱抵紧,所述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所述钢骨钢梁上方通过倒链拉结扁担梁,多根所述扁担梁间隔设置于所述钢骨钢梁上方的钢平台主梁上。
[0010]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吊装钢骨钢梁,将钢骨钢梁对应位置处的钢大模结构中设置抽条模板,即钢骨钢梁两端的模板为抽条模板,所述抽条模板的宽度大于转换梁的宽度,所述抽条模板与钢大模可拆卸式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步骤S1、提供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安装钢平台,所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所述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所述内筒
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所述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所述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所述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
[0013]将所述钢平台爬升至待施工转换梁的下一层,并在核心筒墙体中对应埋设劲性钢柱;
[0014]步骤S2、将所述钢平台爬升一层,移除所述活动梁、钢骨钢梁上方的内侧内筒架体和钢骨钢梁两端的抽条模板,并在劲性钢柱上安装钢牛腿,将钢骨钢梁斜吊进钢平台内并搁置于钢牛腿上;然后在钢平台上安装扁担梁并使用倒链拉结到所述钢骨钢梁上,微调钢骨钢梁的位置,并使其与两侧劲性钢柱焊接形成整体;所述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所述模板支架平台承托所述转换梁底模;
[0015]步骤S3、绑扎转换梁钢筋;随后吊入所述转换梁侧模、阴角三角模板,并完成各模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浇筑混凝土完成转换梁和同层核心筒墙体的施工;
[0016]步骤S4、断开外侧内筒架体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之间的连接,得到变形后的钢平台,并爬升变形后的钢平台,此时第二架体单元转化为变形后钢平台的外挂脚手;
[0017]步骤S5、当后续施工工序中核心筒墙体厚度小于转换梁宽度时,核心筒墙体外侧增加一个木质盒子,以使模板适合墙体的墙厚。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0019]第一步、在劲性钢柱上安装钢牛腿;
[0020]第二步、拆除钢平台活动梁,将钢骨钢梁斜吊进钢平台内,先将钢骨钢梁一端安装到一侧钢牛腿上,再将钢骨钢梁另一端安装到另一侧钢牛腿上;
[0021]第三步、在钢平台的主梁上临时安装多根扁担梁;并在扁担梁上悬挂倒链,所述钢骨钢梁通过倒链拉结到扁担梁上;
[0022]第四步、微调钢骨钢梁的位置,使得所述钢骨钢梁一端与劲性钢柱焊接连接完成后,再将所述钢骨钢梁另一端焊接接长,与另一侧劲性钢柱焊接连接,使得钢骨钢梁与劲性钢柱形成整体结构。
[0023]进一步地,所述短钢柱的最小长度为钢骨钢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转换梁底模的厚度以及模板支架平台厚度之和,所述短钢柱上端与钢骨钢梁的下翼缘焊接连接,所述短钢柱下端穿过模板支架平台留设的洞口,在模板支架平台下部通过转换件将模板支架平台拉住。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模板支架平台的宽度与转换梁的梁宽相同,在模板支架平台上有一排对拉螺栓孔,用于安装转换梁底模下部坎脚固定螺栓。这样使得核心筒墙体既有模板和新增加的墙体模板高度、构造相同,便于后续施工。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所述转换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吊入转换梁侧模,并临时固定在模板支架平台上,再恢复活动梁,并在活动梁上悬挂倒链拉结,将所述转换梁侧模通过倒链微调到位,所述转换梁侧模通过对拉螺杆连接,下部的坎脚通过对拉螺杆搁置在模板支架平台上,至此,所述转换梁侧模安装完成。
[0026]进一步地,所有模板采用标准化设计,在需要施工转换梁的地方,钢骨钢梁两端的
钢大模采用抽条模板,方便拆装,施工转换梁时,先把抽条模板取走,转换梁每边增加一块阴角三角模板,阴角三角模板用于连接钢大模和转换梁侧模;当新增加墙体厚度小于转换梁宽度时,需要在阴角三角模板端部增加一块接宽模板,该接宽模板与所述钢大模通过螺栓连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包括:随着核心筒墙体的变形,所述变形后的钢平台每爬升一层,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封板来封闭拆除位置的空挡。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包括钢平台和转换梁,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转换梁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转换梁的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顶端所在的侧墙浇筑为一体结构;钢骨钢梁两端分别搁置于核心筒剪力墙沿墙体高度方向的预埋劲性钢柱的钢牛腿上,钢骨钢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平台,所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所述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所述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所述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所述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所述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转换梁,所述转换梁梁底埋设一根钢骨钢梁,所述转换梁的两端分别与劲性钢柱顶端所在的侧墙浇筑为一体结构;所述钢骨钢梁两端分别搁置于核心筒剪力墙沿墙体高度方向的预埋劲性钢柱的钢牛腿上,所述钢骨钢梁两端与两侧劲性钢柱抵紧,所述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所述钢骨钢梁上方通过倒链拉结扁担梁,多根所述扁担梁间隔设置于所述钢骨钢梁上方的钢平台主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钢梁两端的模板为抽条模板,所述抽条模板的宽度大于转换梁的宽度,所述抽条模板与钢大模可拆卸式连接。3.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安装钢平台,所述钢平台沿核心筒剪力墙横截面延伸,所述钢平台包括顶梁、底梁、内筒架和外挂架,所述内筒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梁和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筒架通过位于其底部的钢牛腿支撑于核心筒剪力墙的预留孔中,所述内筒架包括通过活动梁连接的外侧内筒架体和内侧内筒架体,所述外侧内筒架体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一架体单元和第二架体单元,所述外挂架悬挂于钢平台顶梁下方;将所述钢平台爬升至待施工转换梁的下一层,并在核心筒墙体中对应埋设劲性钢柱;步骤S2、将所述钢平台爬升一层,移除所述活动梁、钢骨钢梁上方的内侧内筒架体和钢骨钢梁两端的抽条模板,并在劲性钢柱上安装钢牛腿,将钢骨钢梁斜吊进钢平台内并搁置于钢牛腿上;然后在钢平台上安装扁担梁并使用倒链拉结到所述钢骨钢梁上,微调钢骨钢梁的位置,并使其与两侧劲性钢柱焊接形成整体;所述钢骨钢梁下端通过短钢柱悬挂模板支架平台,所述模板支架平台承托所述转换梁底模;步骤S3、绑扎转换梁钢筋;随后吊入所述转换梁侧模、阴角三角模板,并完成各模板之间的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朱毅敏周堃野李子乔童一倡陈彦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