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辊的导电结构、成像装置以及打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11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包括靠近废粉仓设置充电辊,设置在废粉仓的端壁上的导电片,还包括可导电的支架和弹性件;支架套设在充电辊外,弹性件可弹性变形地设置在导电片和支架之间。该充电辊的导电结构,通过弹性件、支架来实现导电片与充电辊的间接电连接,其中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能够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稳定性,改善了导电片与充电辊因接触不良出现间断通电的情况,有效改善画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废粉仓,固定设置在废粉仓端部外的端盖,靠近废粉仓设置的感光鼓,以及前述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充电辊与感光鼓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打印机,包括前述的成像装置。包括前述的成像装置。包括前述的成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辊的导电结构、成像装置以及打印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辊的导电结构,还涉及应用该充电辊导电结构的成像装置,以及打印机。

技术介绍

[0002]硒鼓是激光打印机中的核心成像部件,激光打印机打印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硒鼓决定的。硒鼓主要包括碳粉仓、感光鼓、充电辊、磁辊、刮板及若干转动齿轮。激光打印机进行打印工作时,充电辊对感光鼓表面进行均匀充电,使感光鼓表面获得一定电位,之后感光鼓再经载有图文映像信息的激光束曝光,便在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经过磁辊显影,潜像即转变成可见的墨粉像,在经过转印区时,在转印电极的电场作用下,墨粉便转印到普通纸上,最后经预热板及高温热滚定影,进而在纸上熔凝出文字及图像。在打印图文信息后,清洁辊把未转印走的墨粉清除,消电灯把感光鼓上残余电荷清除,再经清洁纸系统作彻底的清洁,即可进入新的一轮工作周期。
[0003]由此可见感光鼓的充电过程是激光打印机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因此充电辊自身的充电稳定性直接影响对感光鼓充电的稳定性,进而直接影响着打印效果。现有技术中导电片对应于充电辊的位置固定在端盖上,结构为弹片式结构其与充电辊直接接触,由于充电辊需要转动工作,弹片上需要涂抹导电油脂,充电辊持续转动与导电弹片接触不稳定且容易发生转动异响问题。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固定住导电片,导电片与充电辊的接触稳定性差,进而影响感光鼓充电效率,容易发生画像周期性横线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充电辊导电片的固定结构,以提高导电片与充电辊接触稳定性、导电可靠性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应用前述充电辊的导电结构的成像装置。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改善画质稳定性的打印机。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包括靠近废粉仓设置充电辊,设置在废粉仓的端壁上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导电的支架和弹性件;所述支架套设在充电辊外,所述弹性件可弹性变形地设置在导电片和支架之间。
[0008]为了方便实现导电片的安装,所述废粉仓的端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柱,所述导电片上对应于各固定柱开设有供固定柱置入的通孔。
[0009]为了保证导电片在废粉仓端壁上安装的牢固性,所述导电片上设有两个相对压向固定柱的卡紧片,两个卡紧片一体连接在通孔的边缘。
[0010]优选地,所述废粉仓的端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架限位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导电片上向安装槽底部内弯折设有连接脚,所述弹性件设置在连接脚和支架之间。
[0011]为了保证各部件相对连接关系的稳定性,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导电片具有两个连接脚,两个连接脚分别位于第二定位柱的两侧;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定位柱外,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定位柱外。
[0012]为了提高支架与弹性件电接触稳定性,所述支架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供安装槽侧边卡入的卡槽。
[0013]方便充电辊安装地,所述支架具有向上开口的嵌槽,所述嵌槽的内表面与充电辊端部的外周面相匹配。
[0014]为了方便实现导电片与外部的充电端子进行电连接,所述废粉仓的端部外还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开孔;
[0015]所述导电片上具有外凸至开孔内而与外部充电端子电连接的电连接部。
[0016]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粉仓,固定设置在废粉仓端部外的端盖,靠近废粉仓设置的感光鼓,以及如前述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所述充电辊与感光鼓相接触。
[001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述的成像装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改变现有技术中导电片与充电辊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而是利用支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可导电性,再配合弹性件的可导电性,进而通过弹性件、支架来实现导电片与充电辊的间接电连接,其中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能够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改善了导电片与充电辊因接触不良出现间断通电的情况,保证了充电辊充电的稳定性,防止发生间断性接触问题,有效改善画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辊的导电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辊的导电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辊的导电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包括靠近废粉仓1设置充电辊2,设置在废粉仓1的端壁上的导电片3,还包括可导电的支架4和弹性件5。根据需要具体选择支架4和弹性件5的材质,选用能够通电的材质均可。支架4套设在充电辊2外,本实施例中支架4具有向上开口的嵌槽43,如此充电辊2的端部可以通过开口而安装入嵌槽43内,嵌槽43的内表面与充电辊2端部的外周面相匹配。工作时,充电辊2相对于支架4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充电辊2与支架4的内表面始终保持接触。弹性件5可弹性变形地设置在导电片3和
支架4之间。
[0025]为了方便实现导电片3的安装,在废粉仓1的端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柱11,导电片3上对应于各固定柱11开设有供固定柱11置入的通孔31。本实施例中,在废粉仓1的端壁上设置有三个固定柱11,相应在导电片3上开设了三个通孔31,安装时,将导电片3上的通孔31对准固定柱11,进而将导电片3限位安装在废粉仓1的端部外。为了保证导电片3在废粉仓1端壁上安装的牢固性,导电片3上对应于一部分固定柱11,还设有两个相对压向固定柱11的卡紧片32,两个卡紧片32一体连接在通孔31的边缘,为了结构的简单性。导电片3上的通孔31设置为方孔,将方孔对应的片体部分分割为两个片体,向外倾斜弯折片体进而形成前述的卡紧片32,如此卡紧片32一体连接在导电片3上,结构稳定性更好。
[0026]废粉仓1的端壁上设有安装槽12,该安装槽12向上开口,通过安装槽12来实现导电片3、弹性件5、支架4之间的导电连接,其结构稳定性更好。具体地,支架4限位设置在安装槽12的上部内,本实施例中的支架4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供安装槽12侧边卡入的卡槽42,安装时,使得支架4两侧的卡槽42对准安装槽12的两侧,从安装槽12上部的开口下压支架4,进而实现支架4在安装槽12内的限位安装,支架4安装后相对于废粉仓1的位置稳定,不会跟随充电辊2的转动而有大的位移,如此也能提高充电的稳定性。
[0027]导电片3上向安装槽12底部内弯折设有连接脚33,弹性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包括靠近废粉仓(1)设置充电辊(2),设置在废粉仓(1)的端壁上的导电片(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导电的支架(4)和弹性件(5);所述支架(4)套设在充电辊(2)外,所述弹性件(5)可弹性变形地设置在导电片(3)和支架(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粉仓(1)的端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柱(11),所述导电片(3)上对应于各固定柱(11)开设有供固定柱(11)置入的通孔(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3)上设有两个相对压向固定柱(11)的卡紧片(32),两个卡紧片(32)一体连接在通孔(31)的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粉仓(1)的端壁上设有安装槽(12),所述支架(4)限位设置在安装槽(12)内,所述导电片(3)上向安装槽(12)底部内弯折设有连接脚(33),所述弹性件(5)设置在连接脚(33)和支架(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辊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的底部设有第一定位柱(41),所述安装槽(12)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冬阮正阳沙禹珂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得力科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