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400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包括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至少二个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至少二个连接组件、连接法兰;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内套设有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和连接法兰,在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各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的外侧面,用于在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与连接法兰之间,压紧第一、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极大增强支持装置载荷能力,多波纹高强度绝缘衬套嵌套绝缘子增加了抗电晕和介质击穿强度,强化了绝缘效果。强化了绝缘效果。强化了绝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射塔支撑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波发射塔绝缘子布设于发射塔底座,支撑整座发射塔,发射塔本身还是发射天线的振子,底部绝缘子还需要隔离振子和高频地,承受高频电场的长期考验。由于塔身高耸除了重量大之外,还需要承受较大的风载荷应力。绝缘子的支撑尤为关键。因为考虑绝缘难度处理和载荷大的问题,中波绝缘子传统上采用中心拉紧方案。为避免绝缘子破损导致电气性能下降,甚至导致铁塔倾倒的风险,需要定期对绝缘子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绝缘性能良好、塔座安全可靠。
[0003]目前,虽然绝缘底座外形多样,但主旨都是采用串联一组或多组绝缘子来实现塔对地的绝缘,由于陶瓷绝缘子耐压特性优良,所以目前中波发射塔的绝缘底座均为双绝缘子中心拉结紧固耐压模式,如图1所示。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射塔的形式也追求多样化和环境适应性,造型美观性,因而催生了景观发射塔、高吨位自立塔等新型发射塔,因此,新型中波发射塔的塔身自重、风载荷也较传统的发射塔有了很大的增加,使得塔座基础的载荷成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
[0004]基于目前的支撑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0005]①
通用性差,中心支撑应用载荷范围小,不能满足各种塔型及高载荷的需求。
[0006]②
极端情况下,绝缘子破损后不能对塔体整体稳定性进行有效保护,存在铁塔倾倒的安全隐患。
[0007]因此,如何增加支撑结构的强度。
技术内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采用笼形布局,极大增强支撑装置载荷能力,连接组件均布于绝缘子外围,根据塔型设置连接组件数量,增强支撑能力。在绝缘子损坏后,连接组件及其中的限位装置代替绝缘子,承担起塔主体,有效保护塔体整体稳定及安全。
[000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10]一种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包括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至少二个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至少二个连接组件、连接法兰;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内套设有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和连接法兰,在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连接法兰从上向下依次排列设置,各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的外侧面,用于在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与连接法兰之间,压紧第二高
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连接组件均匀分布在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的外侧面,各连接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之间的距离须满足爬电要求。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圆筒、第一顶盖,第一顶盖设置在第一圆筒的上开口处,第一底座设置于第一圆筒内,在第一顶盖与连接法兰之间设置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包括第二圆筒和第一底座,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二圆筒的下开口处,第一底座与第一顶盖之间设置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一底座、第一顶盖、连接法兰上分别开有通孔,用于连接组件穿过,将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压紧在第一底座、连接法兰之间。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多波纹高强度绝缘衬套,设置在连接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的连接处,或/和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的连接处,多波纹高强度绝缘衬套用于将连接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绝缘,或/和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绝缘。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波纹高强度绝缘衬套,包括能够对插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直径大于第二套筒的直径,第一套筒的外表面或/和内表面为波纹结构,或/和第二套筒的外表面或/和内表面为波纹结构。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绝缘底座、绝缘子和绝缘顶盖,绝缘子设置在绝缘底座上,在绝缘子的顶部设置绝缘顶盖,在绝缘底座、绝缘顶盖中心分别开设有通孔,用于连接组件穿过,绝缘子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外表面或/和内表面为波纹结构。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绝缘底座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定位槽,用于放置绝缘子下开口处,绝缘顶盖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定位槽,用于放置绝缘子上开口处。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定位槽包括第一槽边和第二槽边,所述第一槽边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槽边的高度,所述第一槽边与绝缘子外表面贴合,所述第二槽边与绝缘子内表面贴合;第二定位槽包括第三槽边和第四槽边,第三槽边的高度大于第四槽边的高度,第三槽边与绝缘子外表面贴合,第四槽边与绝缘子内表面贴合;第二定位槽的结构与绝缘子上开口处结构对应,第一定位槽的结构与绝缘子下开口处结构对应。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杆、限位装置、连接螺母,在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螺母,连接螺杆贯穿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位于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的上表面,用于限定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之间的距离。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限位装置位于多波纹高强度绝缘衬套的第一套筒内。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1]1.本申请采用笼形高载荷绝缘底座,克服了单一中心拉紧装置的弊端,极大增强支持装置载荷能力;
[0022]2.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将连接组件均匀分布于绝缘子外围,根据塔结构重量设置连接组件数量,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支撑能力;
[0023]3.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绝缘子表面设置成波纹结构,提高爬电能力、抗电晕强度与
抗污能力。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现有技术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支撑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支撑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绝缘子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绝缘衬套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绝缘衬套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的一种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如图立所示,包括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1、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2、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3、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4、第一连接组件5、第二连接组件6、连接法兰7;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3套设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至少二个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至少二个连接组件、连接法兰;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内套设有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和连接法兰,在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连接法兰从上向下依次排列设置,各连接组件设置在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的外侧面,用于在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与连接法兰之间,压紧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连接组件均匀分布在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的外侧面,各连接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之间的距离须满足爬电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圆筒、第一顶盖,第一顶盖设置在第一圆筒的上开口处,第一底座设置于第一圆筒内,在第一顶盖与连接法兰之间设置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包括第二圆筒和第一底座,第一底座设置在第二圆筒的下开口处,第一底座与第一顶盖之间设置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一底座、第一顶盖、连接法兰上分别开有通孔,用于连接组件穿过,将第二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第一高载荷陶瓷绝缘组件压紧在第一底座、连接法兰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中波自立塔的高载荷绝缘子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波纹高强度绝缘衬套,设置在连接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的连接处,或/和与笼形高载荷上绝缘底座组件的连接处,多波纹高强度绝缘衬套用于将连接组件与笼形高载荷下绝缘底座组件绝缘,或/和与笼形高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代志炜高波尚进锋王涛缪志勇周坤鹤孙瑞晨欧阳厚丰张宏斌李大友王正忠张东升郭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