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370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的搭建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以及感知层;应用层:利用服务层提供相关服务,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智能的智能化出入库管理;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芯片数据存储服务、数据访问服务、权限认证服务、日志服务;数据层:利用RFID技术及Oracle数据库、文件、图片传输将安全工器具信息接入到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的后台;感知层:包括识别定位装置以及GPS定位装置在内的识别定位装置、包括读写识别装置以及RFID识别门在内的读写识别装置,用于读取显示的智能终端。能终端。能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管理应用平台,涉及一种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电网规模的扩大离不开电力施工企业的辛勤付出,而在电力施工当中所使用的工器具又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要求更加凸显。目前,电力安全工具管理还处于传统初级阶段,工器具的归还无法控制造成利用率不高,工器具的检验周期不能及时提醒而存在安全隐患,工器具的使用不能合理有效安排,造成重新采购浪费等。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过多的人工参与,效率低下、容易出错,且风险管理都靠人为处理,无法满足安全工具仓库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时效性以及可控性的切实管理要求。
[0003]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对机具设备的需求量不断激增,同时机具设备的购置成本居高不下,机具管理的人工成本、仓储成本逐年增加,高额的成本负担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改变目前的仓储管理方式,降低仓储管理成本、将成本把控在合理范围,从而能够更从容的面对市场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对机具设备的需求量不断激增,同时机具设备的购置成本居高不下,机具管理的人工成本、仓储成本逐年增加,高额的成本负担难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所述的搭建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以及感知层;
[0007]应用层:利用服务层提供相关服务,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智能的智能化出入库管理;
[0008]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芯片数据存储服务、数据访问服务、权限认证服务、日志服务;数据层:利用RFID技术及Oracle数据库、文件、图片传输将安全工器具信息接入到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的后台;
[0009]感知层:包括识别定位装置以及GPS定位装置在内的识别定位装置、包括读写识别装置以及RFID识别门在内的读写识别装置,用于读取显示的智能终端。
[0010]本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机具设备周转率和使用率,设置合理库存数,降低30%年度机具设备采购量,预计每年节约采购成本约600万;利用智能化仓储管理,可减少10%人力资源的投入(约10人),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预计每年可节约人员工资约50万元。同时针对机具在日常流转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坏、丢失的情况,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采用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对重要机具安装GPS定位装置,实时跟踪机具的移动轨迹和所处位置,能够有效降低机具的丢失率,大屏展示后台实时监控机具的状态,对损坏机具及时报修,降
低机具的报废率,从而从整体上降低了仓储的管理成本。智能机具管理应用的使用,能及时保障各施工工程机具设备供应,为施工现场提供安全质量可靠的机具设备,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有序开展。为使得机具及安全工器具等施工设备的领用更加方便、快速、到位、规范、可追溯的出入库以及提高设备现场使用的综合管理水平。
[0011]作为优选,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的硬件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移动应用通信服务器、web管理应用服务器、网关、防火墙、读写识别装置、防火墙、识别定位装置和智能终端,所述识别定位装置配设在对应的机具上并由读写识别装置进行读写,读写识别装置的数据通过网关连接以太网,所述智能终端内均安装有对应的APP子系统,所述的智能终端通过互联网接收数据库服务器、移动应用通信服务器以及web管理应用服务器下发的数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移动应用通信服务器以及web管理应用服务器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所述以太网与互联网之间架设有防火墙。
[0012]作为优选,在应用层中,通过后台查看安全工器具的详细信息,并实现安全工器具领、退、保有量信息共享、安全工器具基础信息管理、权限接口、新购入库管理、仓储管理、领料管理、退料管理、修试管理、配件管理、报废管理、结算管理、现场GPS跟踪管理功能。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权限接口分为用户管理接口、角色管理接口、组织管理接口、资源分配接口以及资源管理接口,为开发系统对接接口,管理用户的基本信息以及整个组织结构的关系,针对不同人群或岗位设置不同权限,权限主要按系统实现功能进行划分。
[0014]作为优选,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使用时,每个机具根据设备类型建立一个基础信息台账,自动生成二维码,通过激光打印机将二维码打印在机具上,所述的基础信息台账信息包括:机具名称、设备编号、资产编号、厂家、型号、日期、使用年限、本次检修时间、本次修试人员、质检人员、下次检修日期、出入库次数、累计使用天数、状态以及机具详细参数,并将上述基础信息通过物联网RFID标签和物联网RFID读写器存储到系统平台中。
[0015]作为优选,拥有足够权限的使用者经过权限验证后手动进行新增、删除、批量删除、修改以及查询基础信息台账。
[0016]作为优选,给每个出入库的读写识别装置都设定唯一名称,对所有的出入库的读写识别装置进行统一管理。
[0017]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效果是:为使得机具及安全工器具等施工设备的领用更加方便、快速、到位、规范、可追溯的出入库以及提高设备现场使用的综合管理水平,建设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实现机具设备标签电子化、设备流通可视化、机具检修和报废的透明化、仓库管理信息化,提高机具出入库效率,加强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防止设备丢失损坏无法追溯,保障设备的状态可控在控,实现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控。解决了设备使用不易管理、使用过程中记录容易出错,设备使用完没有及时归还入库导致丢失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机具综合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整体架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以RFID标签为例时的一种系统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搭建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以及感知层;
[0023]应用层:利用服务层提供相关服务,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智能的智能化出入库管理;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芯片数据存储服务、数据访问服务、权限认证服务、日志服务;数据层:利用RFID技术及Oracle数据库、文件、图片传输将安全工器具信息接入到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的后台;
[0024]感知层:包括识别定位装置以及GPS定位装置在内的识别定位装置、包括读写识别装置以及RFID识别门在内的读写识别装置,用于读取显示的智能终端。
[0025]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的硬件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移动应用通信服务器、web管理应用服务器、网关、防火墙、读写识别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建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以及感知层;应用层:利用服务层提供相关服务,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智能的智能化出入库管理;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芯片数据存储服务、数据访问服务、权限认证服务、日志服务;数据层:利用RFID技术及Oracle数据库、文件、图片传输将安全工器具信息接入到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的后台;感知层:包括识别定位装置以及GPS定位装置在内的识别定位装置、包括读写识别装置以及RFID识别门在内的读写识别装置,用于读取显示的智能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的硬件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移动应用通信服务器、web管理应用服务器、网关、防火墙、读写识别装置、防火墙、识别定位装置和智能终端,所述识别定位装置配设在对应的机具上并由读写识别装置进行读写,读写识别装置的数据通过网关连接以太网,所述智能终端内均安装有对应的APP子系统,所述的智能终端通过互联网接收数据库服务器、移动应用通信服务器以及web管理应用服务器下发的数据,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移动应用通信服务器以及web管理应用服务器通过以太网相互连接,所述以太网与互联网之间架设有防火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具管理应用平台,其特征在于,在应用层中,通过后台查看安全工器具的详细信息,并实现安全工器具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朱敏捷朱逸芝周灵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