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352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包括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被包裹在第二填充层内部,所述第一填充层内设置了一根控制电缆,在第二填充层中还设置至少一根动力电缆,所述动力电缆上包裹有第三屏蔽层,所述控制电缆上包裹有第一屏蔽层,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消电缆,所述抵消电缆设置在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之间,抵消电缆至少有一根且环绕控制电缆设立,所述抵消电缆外侧与第二填充层中间设有第二屏蔽层;能起到同时传送电力和传输控制信号,且能有效改善动力电缆传输电力过程中电磁场影响控制电缆传输数据的问题。电磁场影响控制电缆传输数据的问题。电磁场影响控制电缆传输数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智能自动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有标志意义的高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机器人拖链系统、探月车配套系统、高铁、地铁车辆无人控制系统、大飞机无人控制系统、现代汽车无人驾驶系统、以及今后涉及的智能机器人护理等高智能应用的开发和配套。自动化机器人拖链系统中的电能传输、信号传感技术链接、计算机的智能系统控制,将随着现代高智能工业自动化升级,逐步往智能自动化高端机器人方向发展。而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结合也是重要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同时用到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的情况相当多,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的结合是有着巨大利用价值的。
[0003]专利技术专利CN106158084B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直流动力及控制复合电缆,涉及电缆领域。该复合电缆包括一根动力缆芯、至少一根控制缆芯,控制缆芯环绕排列在动力缆芯外;动力缆芯包括由多根绞合的铜导线组成的第一导体,第一导体外包覆有第一绝缘层;控制缆芯包括两根对绞的控制芯线,控制芯线包括由多根铜导线绞合而成的第二导体、第二导体外包覆有第二绝缘层。本专利技术将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有效组合,降低敷设投入和材料生产的成本,缩小敷设空间,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具有耐火、载流量大、耐冲击电压、耐机械损伤、无卤无毒、防爆、防水、耐腐蚀、寿命长、安全、结构柔性、耐机械振动、耐过载、耐高温等特点。
[0004]上述技术将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有效的组合在一起,不仅降低了敷设投入和材料生产的成本,更是大幅度缩小了敷设空间,有利于安装与维修。对控制电缆中的控制芯线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各自独立运行,从而能够保证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但是,但是该技术仅靠屏蔽层的作用屏蔽来着动力电缆输送电时产生电磁场对控制电路的影响,虽然能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突破其屏蔽层的微小电磁场,仍然会对控制电缆传输数据造成影响。现急需一种组合电缆能起到同时传送电力和传输控制信号,且能有效改善动力电缆传输电力过程中电磁场影响控制电缆传输数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能够同时传送电力和传输控制信号,且能改善力电缆传输电力过程中电磁场影响控制电缆传输数据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包括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被包裹在第二填充层内部,所述第一填充层内设置了一根控制电缆,在第二填充层中还设置至少一根动力电缆,所述动力电缆上包裹有第三屏蔽层,所述控制电缆上包裹有第一屏蔽层;还包括:抵消电缆,所述抵消电缆设置在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之间,抵消电缆
至少有一根且环绕控制电缆,所述抵消电缆外侧与第二填充层中间设有第二屏蔽层;还包括抵消电源,其中,抵消电缆与电源间连接有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抵消电缆接通或断开电源;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保护电阻,可变电阻,数据控制模组,所述抵消电源正极依次与保护电阻、可变电阻、风扇、数据控制模组的第一引脚串联,数据控制模组第二引脚与电源负极相连。
[0007]工作原理:动力电缆用于传输电流或电压,控制电缆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在动力电缆传输电流或电压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过大时会对控制电缆传输数据信号产生干扰,通过抵消电缆的设置,在动力电缆磁场干扰超过阈值时,通过手动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使控制电缆接通电源,产生抵消磁场,从而抵消来自动力电缆的磁场;可变电阻的阻值调节大小随动力电缆的磁场干扰大小变动,干扰越大,可变电阻阻值越小。
[0008]有益效果:1.动力电缆传输电能时电流电压很大,故而会形成较大的磁场,第三屏蔽层的厚度与屏蔽效果成正比,可以有效的屏蔽动力电缆产生的绝大部分磁场。
[0009]2.控制线缆在传输数据信号时接通弱电,自身产生的电磁场被第一屏蔽层屏蔽。
[0010]3.抵消电缆未通电时,其自身便为一个屏障,抵挡磁场的外扩,通电时,自身还会形成磁场,用于抵消动力电缆的磁场,从而减轻磁场对控制电缆的影响。
[0011]4.第二屏蔽层为整圆环状,并绕抵消电缆轮廓分布,第二屏蔽层将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分隔开,其向内主要是屏蔽抵消电缆自产生的磁场,向外主要是抵消动力电缆产生的磁场。
[0012]进一步,还包括磁敏电阻和磁敏电源,所述磁敏电源正极依次与磁敏电阻、数据控制模组第三引脚串联,数据控制模组第四引脚与磁敏电源负极相连;所述磁敏电阻设置于控制电缆和动力电缆之间。
[0013]有益效果:磁敏电阻与磁敏电源和数据控制模组接通,用于检测动力电缆的磁场大小,并将磁场数据传输给数据控制模组;数据控制模组根据磁场数据大小,计算出抵消电缆需要通多大的抵消电流,刚好能抵消动力电缆磁场的影响,从而对应发出可变电阻阻值变化控制信号;操控可变电阻变为与可变电阻阻值变化控制信号一致的阻值;更加精确的完成磁场的抵消,保证了控制电缆的正常传输。
[0014]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所述控制电缆内部、抵消电缆内部,动力电缆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线芯、抵消导体和动力导体;所述控制电芯和第一屏蔽层之间包裹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包裹在抵消导体和第二屏蔽层之间,所述第三绝缘层包裹在动力导体和第三屏蔽层之间。
[0015]有益效果:第一绝缘层11选用聚氯乙烯,厚度为0.6mm,聚氯乙烯塑料价格便宜,特理机械性能较好,挤出工艺简单,比重轻,耐油和耐腐蚀好;第二绝缘层22选用交联聚乙烯,厚度为0.4mm,交联聚乙烯电绝缘性能优越,经过高分子交联后成为热固性材料,机械性能和耐热性好,交联聚乙烯也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重轻,敷设方便、耐腐蚀;第三绝缘层32选用氟塑料,厚度为1.8mm,氟塑料突出特点是电绝缘性能优异,适合高频信号传输,耐高温,可提高载流量,阻燃性好,氧指数高,还具有优良的耐气候老化性能和机械强度,不受各种酸、碱和有机溶剂影响。
[0016]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内护层、第二内护层和第三内护层,所述第一内护层包裹在第
一绝缘层和第一屏蔽层之间,所述第二内护层包裹在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所述第三内护层包裹在第三绝缘层和第三屏蔽层之间。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6

1.6mm,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3

0.9mm,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厚度为0.8

2.0mm;所述第一内护层的厚度为0.5

1.1mm,所述第二内护层的厚度为0.4

0.8mm,所述第三内护层的厚度为1.1

2.0mm。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屏蔽层厚度为0.18

0.6mm,第二屏蔽层厚度为0.18

0.6mm,第三屏蔽层厚度为0.8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包括第一填充层(4)和第二填充层(5),所述第一填充层(4)被包裹在第二填充层(5)内部,所述第一填充层(4)内设置了一根控制电缆(1),在第二填充层(5)中还设置至少一根动力电缆(3),所述动力电缆(3)上包裹有第三屏蔽层(34),所述控制电缆(1)上包裹有第一屏蔽层(13),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消电缆(2),所述抵消电缆(2)设置在第一填充层(4)和第二填充层(5)之间,抵消电缆(5)至少有一根且环绕控制电缆(1)设立,所述抵消电缆(2)外侧与第二填充层(5)中间设有第二屏蔽层(24);还包括抵消电源,其中,抵消电缆(2)与电源间连接有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控制抵消电缆接通或断开电源;所述开关装置包括保护电阻、可变电阻、风扇和数据控制模组,所述抵消电源正极依次与保护电阻、可变电阻、风扇、数据控制模组的第一引脚串联,数据控制模组第二引脚与电源负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还包括磁敏电阻和磁敏电源,所述磁敏电源正极依次与磁敏电阻、数据控制模组第三引脚串联,数据控制模组第四引脚与磁敏电源负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层(11)、第二绝缘层(22)和第三绝缘层(32),所述控制电缆(1)内部、抵消电缆(2)内部,动力电缆(3)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线芯(10)、抵消导体(21)和动力导体(31);所述控制电芯(10)和第一屏蔽层(13)之间包裹第一绝缘层(11),所述第二绝缘层(32)和包裹在抵消导体(21)和第二屏蔽层(24)之间,所述第三绝缘层(32)包裹在动力导体(31)和第三屏蔽层(3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组合式多功能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内护层(12)、第二内护层(23)和第三内护层(33),所述第一内护层(12)包裹在第一绝缘层(11)和第一屏蔽层(13)之间,所述第二内护层(23)包裹在第二绝缘层(22)和第二屏蔽层(24)之间,所述第三内护层(33)包裹在第三绝缘层(32)和第三屏蔽层(3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果李志均杨永生谭文礼魏勇
申请(专利权)人:渝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