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349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建筑的各楼层内,包括多个类别且对应类别相互连接的垃圾投放口、垃圾传送管、垃圾中间斗;各个类别的垃圾传送管的入口处设置有入口检测传感器,出口处设置有出口检测传感器和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各个类别的垃圾中间斗的顶部设置有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和垃圾中间斗测距装置,底部设置有垃圾中间斗称重装置和垃圾中间斗泄露电磁阀,垃圾中间斗底部连接垃圾管道,通过垃圾管道连接至各个类别的垃圾集中回收站分类存储箱,垃圾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垃圾管道抽风装置;并通过PLC模块检测垃圾拥堵、装满和计费。本发明专利技术分类效果好,自动化、信息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园区中。泛应用于智慧园区中。泛应用于智慧园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垃圾投放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目前国内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工作中由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人力成本高,分类不彻底,无法进行信息化管控。而且智慧园区的垃圾产生量大人员密集,更需要一种智能垃圾投放控制装置。所以,寻找一种低成本,高精度,信息化的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智能垃圾投放装置效率低,信息反馈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该系统设置在建筑的各楼层内,包括多个类别且对应类别相互连接的垃圾投放口、垃圾传送管、垃圾中间斗;垃圾传送管一端与垃圾投放口相连,垃圾传送管呈一定角度向下倾斜,另一端与垂直设置的垃圾中间斗相连;其中:
[0006]各个类别的垃圾传送管的入口处设置有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出口处设置有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和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各个类别的垃圾中间斗的顶部设置有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和垃圾中间斗测距装置,底部设置有垃圾中间斗称重装置和垃圾中间斗泄露电磁阀,垃圾中间斗底部连接垃圾管道,通过垃圾管道连接至各个类别的垃圾集中回收站分类存储箱,垃圾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垃圾管道抽风装置;
[0007]该系统还包括PLC模块,PLC模块与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垃圾中间斗测距装置、垃圾中间斗称重装置、垃圾中间斗泄露电磁阀、垃圾管道抽风装置均相连;通过各个类别的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检测垃圾从垃圾投放口倒入,通过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检测垃圾倒出,若一定时间内未检测到垃圾倒出,判断为发生垃圾拥堵,控制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运行,使垃圾进入垃圾中间斗;通过各个类别的垃圾中间斗测距传感器监测垃圾中间斗是否装满,装满时控制垃圾中间斗泄露电磁阀,进而带动垃圾中间斗底板开启,并开启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和垃圾管道抽风装置,使该类别的垃圾通过垃圾管道进入对应类别的垃圾集中回收站分类存储箱中;并通过垃圾称重装置计量与统计每类垃圾的重量,根据垃圾的重量对每层用户进行后续垃圾处理收费。
[000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该系统中包括四种类别的垃圾分类;包括:
[0009]第一类垃圾投放口、第一类垃圾传送管、第一类垃圾中间斗、第一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第一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第一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一类垃圾中间斗鼓风
装置;第一类垃圾传送管一端与第一类垃圾投放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类垃圾中间斗相连,第一类垃圾传送管的入口处设置第一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出口处设置第一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和第一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一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设置在第一类垃圾中间斗的顶端;
[0010]第二类垃圾投放口、第二类垃圾传送管、第二类垃圾中间斗、第二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第二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第二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二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第二类垃圾传送管一端与第二类垃圾投放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类垃圾中间斗相连,第二类垃圾传送管的入口处设置第二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出口处设置第二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和第二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二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设置在第一类垃圾中间斗的顶端;
[0011]第三类垃圾投放口、第三类垃圾传送管、第三类垃圾中间斗、第三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第三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第三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三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第三类垃圾传送管一端与第三类垃圾投放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类垃圾中间斗相连,第三类垃圾传送管的入口处设置第三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出口处设置第三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和第三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三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设置在第三类垃圾中间斗的顶端;
[0012]第四类垃圾投放口、第四类垃圾传送管、第四类垃圾中间斗、第四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第四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第四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四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第四类垃圾传送管一端与第四类垃圾投放口相连,另一端与第四类垃圾中间斗相连,第四类垃圾传送管的入口处设置第四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出口处设置第四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和第四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四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设置在第四类垃圾中间斗的顶端。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该系统中建筑共N层;包括:
[0014]第一层垃圾投放口、第一层垃圾传送管、第一层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第一层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第一层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一层垃圾传送管一端与第一层垃圾投放口相连,另一端与垃圾中间斗相连;
[0015]第二层垃圾投放口、第二层垃圾传送管、第二层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第二层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第二层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二层垃圾传送管一端与第二层垃圾投放口相连,另一端与垃圾中间斗相连;
[0016]第N层垃圾投放口、第N层垃圾传送管、第N层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第N层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第N层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第N层垃圾传送管一端与第N层垃圾投放口相连,另一端与垃圾中间斗相连。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垃圾中间斗、垃圾中间斗测距装置、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垃圾中间斗称重装置、垃圾中间斗泄漏电磁阀、垃圾集中回收站分类存储箱、垃圾管道抽风装置、垃圾管道均设置有四个,分别对应四个不同类别的垃圾。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系统等待用户投放垃圾;
[0020]步骤2、用户从垃圾投放口投入垃圾;
[0021]步骤3、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垃圾投入信号,并开始计时;
[0022]步骤4、当经过一段时间T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垃圾倒出信号,停止计时,当T>(T
b
+3)秒时,判断该垃圾传送管发生拥堵;或当经过T
b
+3秒时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仍没有检测到垃圾倒出信号,判断该垃圾传送管发生拥堵;T
b
为时间阈值;
[0023]步骤5、启动对应垃圾传送管的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并运行一定时间;
[0024]步骤6、通过各类别对应的垃圾中间斗测距传感器监测垃圾中间斗是否装满,装满时控制垃圾中间斗泄露电磁阀,进而带动垃圾中间斗底板开启,并开启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和垃圾管道抽风装置,使该类别的垃圾通过垃圾管道进入对应类别的垃圾集中回收站分类存储箱中;
[0025]步骤7、通过垃圾称重装置计量与统计每类垃圾的重量,根据垃圾的重量对每层用户进行后续垃圾处理收费。
[002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步骤4中时间阈值T
b
的确定方法为: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设置在建筑的各楼层内,包括多个类别且对应类别相互连接的垃圾投放口、垃圾传送管、垃圾中间斗;垃圾传送管一端与垃圾投放口相连,垃圾传送管呈一定角度向下倾斜,另一端与垂直设置的垃圾中间斗相连;其中:各个类别的垃圾传送管的入口处设置有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出口处设置有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和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各个类别的垃圾中间斗的顶部设置有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和垃圾中间斗测距装置,底部设置有垃圾中间斗称重装置和垃圾中间斗泄露电磁阀,垃圾中间斗底部连接垃圾管道,通过垃圾管道连接至各个类别的垃圾集中回收站分类存储箱,垃圾管道的底部设置有垃圾管道抽风装置;该系统还包括PLC模块,PLC模块与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垃圾中间斗测距装置、垃圾中间斗称重装置、垃圾中间斗泄露电磁阀、垃圾管道抽风装置均相连;通过各个类别的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检测垃圾从垃圾投放口倒入,通过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检测垃圾倒出,若一定时间内未检测到垃圾倒出,判断为发生垃圾拥堵,控制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运行,使垃圾进入垃圾中间斗;通过各个类别的垃圾中间斗测距传感器监测垃圾中间斗是否装满,装满时控制垃圾中间斗泄露电磁阀,进而带动垃圾中间斗底板开启,并开启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和垃圾管道抽风装置,使该类别的垃圾通过垃圾管道进入对应类别的垃圾集中回收站分类存储箱中;并通过垃圾称重装置计量与统计每类垃圾的重量,根据垃圾的重量对每层用户进行后续垃圾处理收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慧园区的智能垃圾投放及计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中包括四种类别的垃圾分类;包括:第一类垃圾投放口(1

1)、第一类垃圾传送管(1

5)、第一类垃圾中间斗(1

9)、第一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1

13)、第一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1

17)、第一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1

21)、第一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1

25);第一类垃圾传送管(1

5)一端与第一类垃圾投放口(1

1)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类垃圾中间斗(1

9)相连,第一类垃圾传送管(1

5)的入口处设置第一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1

13),出口处设置第一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1

17)和第一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1

21);第一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1

25)设置在第一类垃圾中间斗(1

9)的顶端;第二类垃圾投放口(1

2)、第二类垃圾传送管(1

6)、第二类垃圾中间斗(1

10)、第二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1

14)、第二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1

18)、第二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1

22)、第二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1

26);第二类垃圾传送管(1

6)一端与第二类垃圾投放口(1

2)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类垃圾中间斗(1

10)相连,第二类垃圾传送管(1

6)的入口处设置第二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1

14),出口处设置第二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1

18)和第二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1

22);第二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1

26)设置在第一类垃圾中间斗(1

10)的顶端;第三类垃圾投放口(1

3)、第三类垃圾传送管(1

7)、第三类垃圾中间斗(1

11)、第三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1

15)、第三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1

19)、第三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1

23)、第三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1

27);第三类垃圾传送管(1

7)一端与第三类垃圾投放口(1

3)相连,另一端与第三类垃圾中间斗(1

11)相连,第三类垃圾传送管(1

7)的
入口处设置第三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1

15),出口处设置第三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1

19)和第三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1

23);第三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1

27)设置在第三类垃圾中间斗(1

11)的顶端;第四类垃圾投放口(1

4)、第四类垃圾传送管(1

8)、第四类垃圾中间斗(1

12)、第四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1

16)、第四类垃圾出口检测传感器(1

20)、第四类垃圾传送管抽风装置(1

24)、第四类垃圾中间斗鼓风装置(1

28);第四类垃圾传送管(1

8)一端与第四类垃圾投放口(1

4)相连,另一端与第四类垃圾中间斗(1

12)相连,第四类垃圾传送管(1

8)的入口处设置第四类垃圾入口检测传感器(1

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昊裔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