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93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所述发生器支架包括包覆部和连接在包覆部下方的安装部;所述包覆部一侧设有通道,包覆部两端侧壁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槽,所述包覆部上还设有限位件;所述安装部位于包覆部其中一侧壁的定位槽之间;所述安装部的底部中央设有让位槽,让位槽两侧的安装部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让位槽中央设有弯折的卡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特殊形状的发生器支架,可以对气囊发生器进行固定、限位,避免气囊发生器固定后出现松动、滑脱;且发生器支架可以通过卡条和安装螺栓与车架卡接锁固,使气囊发生器可以通过发生器支架稳定装配在车架上,利于气囊发生器的稳定使用。生器的稳定使用。生器的稳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侧面帘式气囊是设置在车门顶篷两边的气帘,是车辆发生碰撞后可以对乘员侧面和头部进行防护的安全气囊。现有的汽车侧面帘式气囊上方都会安装一个气囊发生器,使车辆在碰撞时可以通过气囊发生器对气囊进行充气,进而使气囊起爆后可以达到预设的保护区对乘员进行安全防护。
[0003]现有的气囊发生器都需要通过发生器支架来与车架进行固定,但现有的发生器支架大多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实际生产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发生器支架不能很好地对气囊发生器进行稳定装夹,无法保证气囊发生器可以稳定装配在车架上,易导致气囊发生器固定后出现松动、滑脱的现象。
[0004]现提供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通过采用特殊的形状,可以对气囊发生器进行固定、限位,避免气囊发生器固定后出现松动、滑脱;且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所述发生器支架包括包覆部和连接在包覆部下方的安装部;所述包覆部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发生器的通道,包覆部两端侧壁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槽,所述包覆部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发生器移动的限位件;所述安装部位于包覆部其中一侧壁的定位槽之间;所述安装部的底部中央设有让位槽,让位槽两侧的安装部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让位槽中央设有向通道外侧弯折的卡条。
[0007]进一步地,所述包覆部呈半圆形筒状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定位孔,定位孔位于包覆部圆弧面的中部。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位于包覆部其中一侧壁的中部,且该侧壁上的一对定位槽关于安装部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限位环,限位环位于包覆部的一端并向通道弯折。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位于包覆部其中一侧壁的一端,所述安装部和包覆部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一侧的包覆部上还设有弧形外沿边,外沿边与包覆部的轴线方向相同。
[0013]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孔包括装配孔一和装配孔二;所述装配孔一为腰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卡条呈“7”字形结构,所述卡条的横向段与安装部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卡条的竖向段与安装部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
[0015]本技术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采用特殊形状的发生器支架,可以对气囊发生器进行固定、限位,避免气囊发生器固定后出现松动、滑脱的现象;且发生器支架可以通过卡条和安装螺栓与车架卡接锁固,进而使气囊发生器可以通过发生器支架稳定装配在车架上,利于气囊发生器的稳定使用;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0017](2)本技术通过在包覆部和安装部连接处设置加强筋,可以避免气囊发生器工作时对安装部和包覆部连接处冲击过大造成的损裂现象;
[0018](3)本技术通过在安装部一侧的包覆部上设置弧形外沿边使包覆部与车架进行卡接装配,配合安装部上的卡条,可以使发生器支架在包覆部和安装部处均拥有足够的区域与车架连接,更好地提升了发生器支架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利于气囊发生器的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发生器支架3、包覆部31、定位槽32、限位件33、安装部34、让位槽35、装配孔36、装配孔一361、装配孔二362、卡条37、加强筋38、副加强胶条381、主加强筋条382、外沿边39。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实施例一:
[0030]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3,所述发生器支架3包括包覆部31和连接在包覆部31下方的安装部34;所述包覆部31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发生器的通道,包覆部31两端侧壁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槽32,所述包覆部3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发生器移动的限位件33;所述安装部34位于包覆部31其中一侧壁的定位槽32之间;所述安装部34的底部中央设有让位槽35,让位槽35两侧的安装部34上设有装配孔36,所述让位槽35中央设有向通道外侧弯折的卡条37;其中,发生器支架3可以通过包覆部31包裹在气囊发生器外侧,使气囊发生器放置在通道中,并通过在包覆部31两端的定位槽32中设置卡箍,将气囊发
生器稳定锁固在通道中,利于气囊发生器的固定装配;安装部34可以通过弯折的卡条37与车架卡接固定后再通过装配孔36与车架进行螺栓锁固,可以提升发生器支架3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使气囊发生器可以通过发生器支架3稳定装配在车架上;而限位件33可以限制气囊发生器在通道中的滑动位移,配合定位槽32中设置的卡箍,可以有效避免气囊发生器固定后出现松动、滑脱的现象;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覆部31和安装部34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生产简单,废料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覆部31呈半圆形筒状结构;其中,半圆形筒状结构的包覆部31可以更好地贴合在气囊发生器外侧,更利于发生器支架3与气囊发生器之间的固定装配;
[0033]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3为定位孔,定位孔位于包覆部31圆弧面的中部;其中,发生器上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凸起,使发生器支架3与气囊发生器装配时,定位凸起可以卡入定位孔中,配合包覆部31定位槽32中设置的卡箍,可以有效限制气囊发生器沿发生器支架3的通道滑动位移,避免气囊发生器固定后出现松动、滑脱的现象;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34位于包覆部31其中一侧壁的中部,且该侧壁上的一对定位槽32关于安装部34对称设置;其中,设置在包覆部31中部的安装部34可以保证发生器支架3的重心平衡,确保发生器支架3通过安装部34与车架装配后可以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实现对气囊发生器的稳定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支架(3)包括包覆部(31)和连接在包覆部(31)下方的安装部(34);所述包覆部(31)一侧设有用于容纳发生器的通道,包覆部(31)两端侧壁上均设有一对定位槽(32),所述包覆部(3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发生器移动的限位件(33);所述安装部(34)位于包覆部(31)其中一侧壁的定位槽(32)之间;所述安装部(34)的底部中央设有让位槽(35),让位槽(35)两侧的安装部(34)上设有装配孔(36),所述让位槽(35)中央设有向通道外侧弯折的卡条(3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部(31)呈半圆形筒状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3)为定位孔,定位孔位于包覆部(31)圆弧面的中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发生器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4)位于包覆部(31)其中一侧壁的中部,且该侧壁上的一对定位槽(32)关于安装部(34)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明赵前俊杨仕灯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