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90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其包括轮毂、多个叶片以及多个扰流件。所述多个叶片设置于轮毂的外周面,其中每一个叶片具有进流边与相对于进流边的出流边,且每一个叶片的出流边设有至少一个扰流件。每一个扰流件包括接合部与相对于接合部的延伸部,其中每一个扰流件的接合部连接对应的叶片的出流边,且每一个扰流件的延伸部朝远离对应的叶片的出流边的方向向外延伸。延伸。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扇,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的运算效能提升与运算量增加,电子设备于运行时也产生大量的热,倘若无法将热自电子设备内部快速地排放至外界,则有极大的机率产生当机、运算效能下滑、运算量下滑或其他负面情况。因此,常见的电子设备内部设有风扇,据以通过主动式散热或强制散热的方式将热快速地排放至外界。
[0003]一般而言,风扇包括轮毂与设置于轮毂的外周面的多个叶片,其中轮毂用以受马达的驱动而旋转,且所述多个叶片随轮毂同步旋转。在风扇旋转的过程中,气流自每一个叶片的进流边(leading edge)流向出流边(trailing edge),且气流容易在出流边形成涡流,同时伴随着噪音的产生,并且造成风扇的运转效率下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散热风扇,其能减少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散热风扇包括轮毂、多个叶片以及多个扰流件。所述多个叶片设置于轮毂的外周面,其中每一个叶片具有进流边与相对于进流边的出流边,且每一个叶片的出流边设有至少一个扰流件。每一个扰流件包括接合部与相对于接合部的延伸部,其中每一个扰流件的接合部连接对应的叶片的出流边,且每一个扰流件的延伸部朝远离对应的叶片的出流边的方向向外延伸。
[0006]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散热风扇能有效地消除涡流,并减少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07]图1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示意图;
[0008]图1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俯视示意图;
[0009]图1C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侧视示意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14]图1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俯视示意图。图1C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A至图1C,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100可为轴流风扇,且适用于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笔记本电脑
或其他电子设备。散热风扇100包括轮毂110、多个叶片120以及多个扰流件130,其中轮毂110作为散热风扇100的旋转基准,且轮毂110用以受马达的驱动而旋转。这些叶片120等距地设置于轮毂110的外周面111,且每一个叶片120具有进流边121与相对于进流边121的出流边122。举例来说,轮毂110与这些叶片120可采用射出成型的技术制作而得,其材质可为塑料,且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5]在轮毂110旋转的过程中,这些叶片120随轮毂110同步旋转,并引起气流101。气流101自每一个叶片120的进流边121流向出流边122,为消除易于形成在出流边122的涡流,每一个叶片120的出流边122设有至少一个扰流件130。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叶片120的出流边122设有一个扰流件130,且每一个扰流件130与轮毂110的外周面111保持距离。
[0016]举例来说,这些扰流件130的材质可为金属或合金,例如是由铝或不锈钢制作而成的翼型结构,故具有极佳的弹性。当散热风扇100运转时,受气流101作用的每一个扰流件130产生弹性形变(例如摆动),以对流至对应的叶片120的出流边122的气流101产生扰动,据以产生消除涡流的效果,并减少运转时产生的噪音。另外,由于这些扰流件130能有效地消除涡流,因此散热风扇100不但具有良好的运转效率,也可减少能量损耗。
[0017]请继续参考图1A至图1C,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扰流件130包括接合部131与相对于接合部131的延伸部132,其中每一个扰流件130的接合部131连接对应的叶片120的出流边122,且每一个扰流件130的延伸部132朝远离对应的叶片120的出流边122的方向D向外延伸。进一步而言,每一个叶片120还具有正压面123与相对于正压面123的负压面124,且正压面123与负压面124位于进流边121与出流边122之间。
[0018]更进一步而言,每一个叶片120的正压面123自进流边121延伸至出流边122,且每一个叶片120的负压面124自进流边121延伸至出流边122。另一方面,每一个叶片120的正压面123朝向散热风扇100的进风侧,且每一个叶片120的负压面124朝向散热风扇100的出风侧。
[0019]每一个扰流件130的接合部131接合并重叠于对应的叶片120的正压面123,且靠近出流边122。每一个扰流件130的延伸部132不重叠于对应的叶片120的正压面123,且朝远离对应的叶片120的出流边122的方向D向外延伸。当散热风扇100运转时,受气流101作用的每一个扰流件130的延伸部132产生弹性形变(例如摆动),以对流至对应的叶片120的出流边122的气流101产生扰动,据以产生消除涡流的效果。
[0020]举例来说,每一个扰流件130的接合部131可通过铆接、锁接、卡接、熔接或胶合等方式接合于对应的叶片120的正压面123。
[0021]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一个扰流件可采用冲压制程在延伸部形成穿槽,使得在对应的叶片的正压面上流至延伸部的气流通过穿槽流至对应的叶片的负压面,以与流经对应的叶片的负压面的气流产生汇流。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散热风扇100A的设计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100的设计原理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扰流件130a具有多个凹孔132a,且这些凹孔132a排列于延伸部132中远离出流边122的末缘132b。当散热风扇100A运转时,每一个扰流件130a的这些凹孔132a可对流至延伸部132的末缘132b的气流101产生扰动,据以产生消除涡流的效果。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散热风扇
100B的设计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100的设计原理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扰流件130b的接合部131内嵌于对应的叶片120,且位于正压面123与负压面124之间。举例来说,这些扰流件130b可采用嵌件成型的技术嵌合于这些叶片120。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散热风扇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散热风扇100C的设计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风扇100的设计原理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叶片120的出流边122设有第一扰流件130c1与第二扰流件130c2,其中第一扰流件130c1与第二扰流件130c2并列设置,且两者保持距离。
[0025]在每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多个叶片,设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周面,且每一所述叶片具有进流边与相对于所述进流边的出流边;以及多个扰流件,其中每一所述叶片的所述出流边设有至少一所述扰流件,且每一所述扰流件包括接合部与相对于所述接合部的延伸部,每一所述扰流件的所述接合部连接对应的所述叶片的所述出流边,且每一所述扰流件的延伸部朝远离对应的所述叶片的所述出流边的方向向外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叶片还具有正压面与相对于所述正压面的负压面,且所述正压面与所述负压面位于所述进流边与所述出流边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扰流件的所述接合部接合于对应的所述叶片的所述正压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扰流件的所述接合部内嵌于对应的所述叶片,且位于所述正压面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铮玟廖文能林光华陈伟今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