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275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透明接尿袋,所述透明接尿袋的上侧呈开口状,且透明接尿袋的下侧呈密封状,所述透明接尿袋的上端开口内侧固定设置有可对开口封闭的自封条,所述透明接尿袋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胶带,且透明接尿袋的左侧上方还固定连接有第二胶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安装在患者尿路造口处,并对支架管流出的尿液进行盛接,使尿路造口周围的皮肤干燥,便于对尿路造口进行更换,便于人们使用。便于人们使用。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造口”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成一个开口,达到行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甚至挽救病人的生命,造口一般是针对直肠、膀胱病变,为了保住患者的性命,医生手术切除病变的部位,例如,直肠癌会切除直肠、肛管,膀胱癌会切除膀胱,然后在患者的腹部左侧或者右侧开一个口,大便或者小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这类患者在出院以后将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出的东西。
[0003]目前,患者在造口后需要在造口处安装造口袋,从而对患者的排泄物进行承载,而尿路造口没有象肛门造口一样有比较突出的造口,很多情况存在造口与腹壁皮肤相平或微凸,且在更换时,尿路造口会持续不断分泌尿液或造口放置支架管持续流尿,不便于对造口进行更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在更换造口时接住尿液,保持尿道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更加有利于造口袋的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尿路造口没有象肛门造口一样有比较突出的造口,很多情况存在造口与腹壁皮肤相平或微凸,且在更换时,尿路造口会持续不断分泌尿液或造口放置支架管持续流尿,不便于对造口进行更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包括透明接尿袋,所述透明接尿袋的上侧呈开口状,且透明接尿袋的下侧呈密封状,所述透明接尿袋的上端开口内侧固定设置有可对开口封闭的自封条,所述透明接尿袋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胶带,且透明接尿袋的左侧上方还固定连接有第二胶带。
[0006]优选的,所述自封条包括自封条A和自封条B,所述自封条A和自封条B分别与开口的前后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且自封条A和自封条B可相互粘接密封。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带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胶带前后对称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胶带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二胶带前后对称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透明接尿袋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定型软铁条。
[0010]优选的,所述透明接尿袋呈倒置的锥形状设置。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在对患者尿路造口进行更换时,将透明接尿袋的开口套设在患者造口处的支架管,并通过开口内部的自封条对开口的大小进行调节,使开口与支架管大小吻合,然后将第
一胶带与患者尿路造口上方的皮肤进行粘接,同时将第二胶带与患者尿路造口的两侧皮肤进行粘接,从而能够将透明接尿袋与患者进行粘接固定,能够使支架管中流出的尿液落入透明接尿袋中,便于使尿路造口周围的皮肤干燥,便于对尿路造口进行更换,且更换完毕后,可直接将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与人体皮肤揭除,并通过自封条将开口封闭,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透明接尿袋;2、自封条;3、第一胶带;4、第二胶带;5、定型软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包括透明接尿袋1,透明接尿袋1的上侧呈开口状,且透明接尿袋1的下侧呈密封状,透明接尿袋1的上端开口内侧固定设置有可对开口封闭的自封条2,透明接尿袋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胶带3,且透明接尿袋1的左侧上方还固定连接有第二胶带4。
[0019]如图1和图2示,自封条2包括自封条A和自封条B,自封条A和自封条B分别与开口的前后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且自封条A和自封条B可相互粘接密封,当透明接尿袋1的开口套设在支架管上时,可通过自封条2对开口的大小进行调节,使其与支架管的大小相适应,且当透明接尿袋1取下后,可通过自封条2对开口进行密封。
[0020]如图2示,第一胶带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胶带3前后对称分布,能够将两个第一胶带3与患者尿路造口上方的皮肤进行粘贴,提高稳定性。
[0021]同时,第二胶带4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第二胶带4前后对称分布,能够将两个第二胶带4与患者尿路造口两侧的皮肤进行粘贴,提高稳定性。
[0022]如图1和图3示,透明接尿袋1的前后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定型软铁条5,当需要使用时,可将两个定型软铁条5进行弯曲,从而能够使透明接尿袋1撑开,便于对流出的尿液进行盛接。
[0023]如图1示,透明接尿袋1呈倒置的锥形状设置。
[0024]本技术工作原理:在对患者尿路造口进行更换时,将透明接尿袋1的开口套设在患者造口处的支架管,并通过开口内部的自封条2对开口的大小进行调节,使开口与支架管大小吻合,然后将第一胶带3与患者尿路造口上方的皮肤进行粘接,同时将第二胶带4与患者尿路造口的两侧皮肤进行粘接,从而能够将透明接尿袋1与患者进行粘接固定,能够使支架管中流出的尿液落入透明接尿袋1中,便于使尿路造口周围的皮肤干燥,便于对尿路造口进行更换,且更换完毕后,可直接将第一胶带3和第二胶带4与人体皮肤揭除,并通过自封条2将开口封闭,便于人们使用。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接尿袋(1),所述透明接尿袋(1)的上侧呈开口状,且透明接尿袋(1)的下侧呈密封状,所述透明接尿袋(1)的上端开口内侧固定设置有可对开口封闭的自封条(2),所述透明接尿袋(1)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胶带(3),且透明接尿袋(1)的左侧上方还固定连接有第二胶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尿路造口更换时的一次性接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条(2)包括自封条A和自封条B,所述自封条A和自封条B分别与开口的前后两个内侧壁固定连接,且自封条A和自封条B可相互粘接密封。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艳艳劳文波朱宇狄邵斯亮鲁春艳王丽红霍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