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58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属于刮痧板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机构、储油机构,支撑壳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支撑壳底部滑动安装有刮痧头,储油机构滑动安装在支撑壳内部,储油缸滑动安装在支撑壳内部,支撑壳底部与储油缸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储油缸上设置有多个漏油孔,一个漏油孔对应一个出油孔;两组自锁机构对称转动安装在储油机构内部,第一组自锁机构上设置有离合机构,储油缸内部滑动安装有加压机构,一组自锁机构对应一组凹齿板,凹齿板横向滑动安装在加压机构上,凹齿板与自锁机构辅助调节加压机构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出油量,刮痧头可快速更换并重复利用,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刮痧效率,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


[0001]本技术属于刮痧板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

技术介绍

[0002]刮痧板是中医的传统医疗器具,现有的刮痧板是用木材、竹片或陶瓷材料制成边缘为平滑曲线的板,用板的边缘对患者皮肤表面进行刮痧治疗,传统的刮痧板在使用时需要在刮痧时边往身体上涂抹精油边进行刮痧治疗,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因涂抹不均与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404964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用刮痧板,属于刮痧板
,该中医用刮痧板包括刮痧板主体,所述刮痧板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刮痧片,所述刮痧板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刮痧片,所述第一出油孔的上方贯穿储油槽内底壁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栓,所述第二出油孔的下方贯穿储油槽内顶壁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栓。该中医用刮痧板,通过镂空把手、刮痧片和通孔的设置,手持镂空把手,使精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出油槽,转动调节栓,使精油通过出油孔进入出油槽,通过通孔流出,进行刮痧治疗,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精油能够涂抹均匀,通过防滑垫的设置,增加手对刮痧板的摩擦力,在工作时手不会打滑,便于进行刮痧工作。
[0004]但是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出油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涂油故障;而且给不同的患者刮痧时,需要对刮痧头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不方便。所以急需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包括支撑机构、储油机构,还包括自锁机构、凹齿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壳,支撑壳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支撑壳底部滑动安装有刮痧头,所述储油机构滑动安装在支撑壳内部,所述储油机构包括储油缸,储油缸滑动安装在支撑壳内部,支撑壳底部与储油缸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储油缸上设置有多个漏油孔,一个漏油孔对应一个出油孔;自锁机构共有两组,两组自锁机构对称转动安装在储油机构内部,第一组自锁机构上设置有离合机构,储油缸内部滑动安装有加压机构,一组自锁机构对应一组凹齿板,凹齿板横向滑动安装在加压机构上,凹齿板与自锁机构辅助调节加压机构的位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活塞杆、活塞,活塞滑动安装在储油缸内部,活塞杆共有两组,活塞杆固定安装在活塞上,活塞杆滑动安装在支撑壳的顶板上。推动活塞杆,活塞杆在顶板上滑动活塞杆带动活塞在储油缸内部滑动,活塞挤压储油缸内部的刮痧油,增大储油缸内部的压强。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机构还包括储油仓、进油管,储油仓滑动安装在支撑壳内部,储油仓固定安装在储油缸上,进油管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储油缸顶部,进油管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活塞上。推动储油缸,储油缸上的漏油孔与出油孔重合时,储油缸内部的刮痧油从漏油
孔和出油孔流入到刮痧头底部;当储油缸内部的压强增大时,漏油孔与出油孔重合,刮痧油流出的速度加快。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内部设置有单向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自锁轴、自锁齿轮,自锁齿轮转动安装在储油仓顶部,第一组自锁机构中的自锁齿轮与第二组自锁机构中的自锁齿轮啮合,自锁轴转动安装在储油仓内部,自锁轴与自锁齿轮固定安装;所述自锁轴上对称设置有下移齿柱和上移齿柱,下移齿柱和上移齿柱分别与凹齿板咬合。第一组自锁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组自锁齿轮转动,自锁齿轮转动时带动自锁轴转动,自锁轴转动改变下移齿柱和上移齿柱与凹齿板的咬合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凹齿板上设置有限位柱支撑机构,限位柱支撑机构滑动安装在活塞杆上,凹齿板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自锁弹簧,自锁弹簧滑动安装在限位柱支撑机构上。自锁弹簧辅助凹齿板与下移齿柱咬合,并使凹齿板恢复初始位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内齿轮圈、被动齿轮,内齿轮圈滑动安装在被动齿轮上,被动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组自锁齿轮上,内齿轮圈与被动齿轮啮合,被动齿轮上设置有环轨。向下挤压内齿轮圈,使内齿轮圈与被动齿轮啮合,转动内齿轮圈,内齿轮圈带动被动齿轮转动,被动齿轮带动第一组自锁齿轮转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离合弹簧、弹簧销,弹簧销有多组,弹簧销滑动安装在环轨上,一组弹簧销对应一组离合弹簧,离合弹簧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内齿轮圈上,离合弹簧第二端固定安装在弹簧销上。当离合弹簧处于不受力状态时,内齿轮圈与被动齿轮断开啮合,转动内齿轮圈,内齿轮圈通过离合弹簧带动弹簧销在环轨上滑动,被动齿轮不转动;挤压内齿轮圈,使内齿轮圈与被动齿轮啮合,离合弹簧压缩,转动内齿轮圈,内齿轮圈带动被动齿轮转动。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的储油机构,利用对储油仓施加力的大小,改变复位弹簧的形变大小,改变出油孔与漏油孔的重合度,初步控制出油量;(2)本技术设置的自锁机构,改变活塞与储油缸之间的距离,增大储油缸内部的压强,进一步调节出油量; (3)本技术设置的离合机构,对自锁机构进行控制,实现活塞的复位和对储油缸的持续加压;(4)本技术设置的加热器,对刮痧头进行加热,提高刮痧效果;(5)本技术设置的刮痧头,可快速更换并重复利用,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刮痧效率,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视图。
[0017]图4为图3中A

A方向的剖面图。
[0018]图5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6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7为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8为图7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附图标号:1

支撑机构;11

支撑壳;12

防滑板;13

出油孔;14

加热器;111

顶板;112

固定销;113

T型轨;2

储油机构;21

储油缸;22

漏油孔;23

储油仓;24

进油管;3

加压机构;31

活塞杆;32

活塞;4

刮痧头;5

离合机构;51

内齿轮圈;52

离合弹簧;53

被动齿轮;54

弹簧销; 531

环轨;6

自锁机构;61

自锁轴;62

自锁齿轮;611

下移齿柱;612

上移齿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包括支撑机构(1)、储油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机构(6)、凹齿板(9),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壳(11),支撑壳(11)上设置有多个出油孔(13),支撑壳(11)底部滑动安装有刮痧头(4),所述储油机构(2)滑动安装在支撑壳(11)内部,所述储油机构(2)包括储油缸(21),储油缸(21)滑动安装在支撑壳(11)内部,支撑壳(11)底部与储油缸(21)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7),储油缸(21)上设置有多个漏油孔(22),一个漏油孔(22)对应一个出油孔(13);自锁机构(6)共有两组,两组自锁机构(6)对称转动安装在储油机构(2)内部,第一组自锁机构(6)上设置有离合机构(5),储油缸(21)内部滑动安装有加压机构(3),一组自锁机构(6)对应一组凹齿板(9),凹齿板(9)横向滑动安装在加压机构(3)上,凹齿板(9)与自锁机构(6)辅助调节加压机构(3)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3)包括活塞杆(31)、活塞(32),活塞(32)滑动安装在储油缸(21)内部,活塞杆(31)共有两组,活塞杆(31)固定安装在活塞(32)上,活塞杆(31)滑动安装在支撑壳(11)的顶板(1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机构(2)还包括储油仓(23)、进油管(24),储油仓(23)滑动安装在支撑壳(11)内部,储油仓(23)固定安装在储油缸(21)上,进油管(24)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储油缸(21)顶部,进油管(24)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活塞(3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油量的刮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花蒋谷芬董大立谭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