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001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消毒清理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双氧水进口,所述筒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双氧水出口,所述出水口和双氧水出口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塞柱、双向螺纹杆、L形管口和限位杆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快速对擦伤皮肤表面进行冲洗和消毒操作,通过向靠近喷头的一侧推动连接杆,进而使得活塞柱向靠内的一侧发生移动,进而会使得双向螺纹杆发生旋转,进而分别输送至两个喷头的内部之中并喷射而出,从而达到对患者清洗之后的同时对患者擦伤部分进行消毒。患者擦伤部分进行消毒。患者擦伤部分进行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是一种消毒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擦伤是钝性致伤物与皮肤表皮层摩擦而造成的以表皮剥脱为主要改变的损伤,又称表皮剥脱,是开放伤中最轻的一类创伤,擦伤多发生于钝器打击、坠落、交通事故等情况,擦伤除伤及表皮外,也可伤及真皮层,擦伤可单独存在,亦可与挫伤、挫裂伤、枪弹创伤,甚至砍伤等并存。
[0003]在皮肤在受到割伤或擦伤时,会形成一定大小的伤口,伤口在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用清水将伤口上的异物进行冲洗,冲洗干净后,需要再次使用双氧水溶液对伤口进行冲洗消毒,但由于清水冲洗和双氧水冲洗时分开进行的,这将会导致人们在对伤口进行清洗过程和消毒操均会使得人们受到剧烈疼痛,从而造成人们导致人们的不适感重复产生,因此提出一种消毒清理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毒清理装置,解决了对皮肤擦伤进行清洗和消毒的步骤会导致人们重复感受疼痛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毒清理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双氧水进口,所述筒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和双氧水出口,所述出水口和双氧水出口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进水口和双氧水进口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储液桶,所述筒体中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外表面的两侧螺纹连接有活塞柱,所述筒体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活塞柱顶部的一侧开设有L形管口,所述筒体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恒压孔,所述筒体远离进水口一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杆。
[0008]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和双氧水出口位于进水口和双氧水进口之间,所述喷头顶部的一端与筒体固定连接,与进水口所连接储液桶的内腔中装有水源,与双氧水进口连接储液桶的内腔中装有双氧水。
[0009]优选地,所述活塞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塞柱分别与筒体两侧的内腔活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活塞柱内腔靠内的一侧呈螺纹状且与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活塞柱内腔远离喷头的一侧光滑,所述双向螺纹杆外表面的两侧光滑,所述双向螺纹杆外表面两侧光滑处分别与两侧活塞柱内腔的光滑处活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活塞柱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靠近活塞柱
的一端与活塞柱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L形管口底部的一端贯穿活塞柱顶部的一侧,两侧所述储液桶分别通过进水口和双氧水进口与筒体的两侧的内腔连通。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通过活塞柱、双向螺纹杆、L形管口和限位杆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快速对擦伤皮肤表面进行冲洗和消毒操作,通过向靠近喷头的一侧推动连接杆,进而使得活塞柱向靠内的一侧发生移动,进而会使得双向螺纹杆发生旋转,当双向螺纹杆发生旋转时,此时另一个活塞柱将会与双向螺纹杆配合,进而使得远离连接杆的活塞柱发生向靠近连接杆一侧方向的移动,此时两个活塞柱发生相对方向的移动,进而分别将筒体两侧内腔中的水源和双氧水通过出水口和双氧水出口处排出,进而分别输送至两个喷头的内部之中并喷射而出,从而达到对患者清洗之后的同时对患者擦伤部分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双向螺纹杆处的爆炸图。
[0021]图中:1、筒体;2、进水口;3、出水口;4、喷头;5、活塞柱;6、限位杆;7、双向螺纹杆;8、L形管口;9、连接杆;10、储液桶;11、恒压孔;12、双氧水出口;13、双氧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消毒清理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2和双氧水进口13,筒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3和双氧水出口12,出水口3和双氧水出口12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喷头4,进水口2和双氧水进口1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储液桶10,筒体1中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双向螺纹杆7,双向螺纹杆7外表面的两侧螺纹连接有活塞柱5,筒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活塞柱5顶部的一侧开设有L形管口8,筒体1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恒压孔11,筒体1远离进水口2一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杆9;通过向靠近喷头4的一侧推动连接杆9,进而使得活塞柱5向靠内的一侧发生移动,进而会使得双向螺纹杆7发生旋转,当双向螺纹杆7发生旋转时,此时另一个活塞柱5将会与双向螺纹杆7配合,进而使得远离连接杆9的活塞柱5发生向靠近连接杆9一侧方向的移动,此时两个活塞柱5发生相对方向的移动,进而分别将筒体1两侧内腔中的水源和双氧水通过出水口3和双氧水出口12处排出,进而分别输送至两个喷头4的内部之中并喷射而出,从而达到对患者清洗之后的同时对患者擦伤部分进行消毒;
[0024]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操作人员在按压连接杆9时,需要将装置沿着
患者伤口进行移动,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方向为远离连接杆9一侧的方向为前端。
[002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出水口3和双氧水出口12位于进水口2和双氧水进口13之间,喷头4顶部的一端与筒体1固定连接,与进水口2所连接储液桶10的内腔中装有水源,与双氧水进口13连接储液桶10的内腔中装有双氧水,活塞柱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塞柱5分别与筒体1两侧的内腔活动连接,活塞柱5内腔靠内的一侧呈螺纹状且与双向螺纹杆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活塞柱5内腔远离喷头4的一侧光滑,双向螺纹杆7外表面的两侧光滑,双向螺纹杆7外表面两侧光滑处分别与两侧活塞柱5内腔的光滑处活动连接;通过活塞柱5和双向螺纹杆7之间的配合,从而当人们在推动连接杆9使得与活塞柱5所连接的连接杆9进行移动时,此时由于双向螺纹杆7的存在,将会使得另一个活塞柱5同步的发生相对方向的移动,分别挤压筒体1内腔中的水源和双氧水。
[0026]如图2、图3、图4所示,限位杆6的外表面与活塞柱5的内腔活动连接,连接杆9靠近活塞柱5的一端与活塞柱5固定连接,L形管口8底部的一端贯穿活塞柱5顶部的一侧,两侧储液桶10分别通过进水口2和双氧水进口13与筒体1的两侧的内腔连通;通过L形管口8的设计,从而人们拉动连接杆9使得连接杆9带动活塞柱5复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清理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2)和双氧水进口(13),所述筒体(1)底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出水口(3)和双氧水出口(12),所述出水口(3)和双氧水出口(12)的内腔均固定连接有喷头(4),所述进水口(2)和双氧水进口(1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储液桶(10),所述筒体(1)中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双向螺纹杆(7),所述双向螺纹杆(7)外表面的两侧螺纹连接有活塞柱(5),所述筒体(1)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所述活塞柱(5)顶部的一侧开设有L形管口(8),所述筒体(1)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恒压孔(11),所述筒体(1)远离进水口(2)一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连接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3)和双氧水出口(12)位于进水口(2)和双氧水进口(13)之间,所述喷头(4)顶部的一端与筒体(1)固定连接,与进水口(2)所连接储液桶(10)的内腔中装有水源,与双氧水进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