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01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包括呈上小下大锥形结构的动锥,所述动锥的上部表面设有动锥耐磨衬,所述动锥耐磨衬上堆焊有由高锰合金构成的动锥过渡层,所述动锥过渡层上堆焊有由高铬合金构成的动锥工作层,所述动锥上套设有静锥,所述静锥呈锥筒形结构,静锥的顶端形成入料口,所述动锥与静锥的内壁之间形成破碎腔,所述静锥的内壁设有静锥耐磨衬,所述静锥耐磨衬上堆焊有静锥过渡层,所述静锥过渡层上堆焊有由高铬合金构成静锥工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动锥上表面以及静锥的内壁采用堆焊的方式设置耐磨衬、过渡层以及工作层,使得动锥和静锥具备足够的耐磨性,其工作层金属硬度可达HRC75,大大延长椎体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


[0001]本技术输油破碎机加工
,涉及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

技术介绍

[0002]圆锥破碎机是一种用于破碎物料的设备,在工作过程中,设备中的动锥和静锥是易磨备件,其使用寿命仅为3000h~4000h之间。为提高其耐磨性及抗冲击性,锥体衬板通常采用高锰钢,目前,在耐磨堆焊技术中,通过在焊条中加入碳化钨颗粒或增加碳含量及其他合金来提高堆焊金属层硬度,普遍存在碳当量高、塑性低、抗冲击性低,容易剥落(掉块)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
[0004]为此,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包括呈上小下大锥形结构的动锥,所述动锥的上部表面设有动锥耐磨衬,所述动锥耐磨衬上堆焊有由高锰合金构成的动锥过渡层,所述动锥过渡层上堆焊有由高铬合金构成的动锥工作层,所述动锥上套设有静锥,所述静锥呈锥筒形结构,静锥的顶端形成入料口,所述动锥与静锥的内壁之间形成破碎腔,所述静锥的内壁设有静锥耐磨衬,所述静锥耐磨衬上堆焊有由高锰合金构成的静锥过渡层,所述静锥过渡层上堆焊有由高铬合金构成静锥工作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动锥耐磨衬的厚度为18

45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动锥工作层包括上部工作面、中部工作面和下部工作面,所述上部工作面厚度为0

20mm,所述中部工作面厚度为10

30mm,所述下部工作面厚度为10

30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层包括上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的厚度为0

4mm,中部区域的厚度为2

5mm,所述下部区域的厚度为2

5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静锥耐磨衬的厚度为18

50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静锥工作层的厚度为0

20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静锥过渡层的厚度为0

3m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动锥上表面以及静锥的内壁采用堆焊的方式设置耐磨衬、过渡层以及工作层,使得动锥和静锥具备足够的耐磨性,其工作层金属硬度可达HRC75,大大延长椎体的使用寿命;由于堆焊的工作层为环形,在工作层和耐磨衬之间设置过渡层,过渡层硬度远低于工作层,同样低于耐磨衬基体,这样在工作层与耐磨衬之间相当于设置了一层弹性体,配合工作层多层、焊道搭接等低应力焊接工艺,可使工作层在堆焊过程中有效释放工作层内应力,防止应力集中造成工作层破损;结构简单,加工便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动锥,2

动锥耐磨衬,3

动锥工作层,301

上部工作面,302

中部工作面,303

下部工作面,4

动锥过渡层,5

静锥,6

入料口,7

破碎腔,8

静锥耐磨衬,9

静锥工作层,10

静锥过渡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包括呈上小下大锥形结构的动锥1,动锥1的上部表面设有动锥耐磨衬2,动锥耐磨衬2与动锥1为一体结构,动锥耐磨衬的厚度为18

45mm,本实施中为18mm,动锥耐磨衬2上堆焊有由高锰合金构成的动锥过渡层4,动锥过渡层4采用J506焊条进行堆焊操作,其抗拉强度相对于E4315等普通焊条大得多,动锥过渡层4包括上部区域401、中部区域402和下部区域403,上部区域401的厚度为0

4mm,中部区域402的厚度为2

5mm,所述下部区域403的厚度为2

5mm,动锥过渡层4上堆焊有由高铬合金构成的动锥工作层3,由于动锥工作层3会直接与物料接触对物料进行破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物料对动锥工作层3各个部位的磨损程度不同,动锥工作层3包括上部工作面301、中部工作面302和下部工作面303,其分别对应动锥过渡层4的上部区域401、中部区域402和下部区域403,上部工作面301的厚度为0

20mm,中部工作面302的厚度为10

30mm,下部工作面303的厚度为10

30mm,对动锥工作层3设置不同厚度可根据实际磨损情况节约物料成本,动锥过渡层4与动锥工作层3采用不同材质的焊条堆焊,其锥工作层3的硬度大于动锥工作层3,动锥过渡层4可在动锥工作层3堆焊完成后使得动锥工作层3应力释放。
[0017]动锥1上套设有静锥5,静锥5呈锥筒形结构的,静锥5的顶端形成入料口6,物料可从入料口6进入静锥5内部,动锥1与静锥5的内壁之间形成破碎腔7,物料进入静锥5后通过破碎腔7进行破碎,静锥5的内壁设有静锥耐磨衬8,静锥耐磨衬8与静锥5为一体结构,静锥耐磨衬8的厚度为18

50mm,本实施例中静锥耐磨衬8为28mm,静锥耐磨衬8上堆焊有由高锰合金静锥过渡层10,静锥过渡层10的厚度为0

3mm,静锥过渡层10上堆焊有由高铬合金构成的静锥工作层9,静锥工作层9的厚度为0

20mm,静锥过渡层10与静锥工作层9采用不同材质,可使得静锥工作层9在堆焊完成后释放内应力。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动锥1转动,将物料从入料口6置入静锥5内,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到达破碎腔7内,通过静锥工作层9和动锥工作层3对物料挤压摩擦,将物料粉碎,堆焊的静锥工作层9和动锥工作层3金属硬度可达HRC75,有效提高了圆锥破碎机椎体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小下大锥形结构的动锥,所述动锥的上部表面设有动锥耐磨衬,所述动锥耐磨衬上堆焊有由高锰合金构成的动锥过渡层,所述动锥过渡层上堆焊有由高铬合金构成的动锥工作层,所述动锥上套设有静锥,所述静锥呈锥筒形结构,静锥的顶端形成入料口,所述动锥与静锥的内壁之间形成破碎腔,所述静锥的内壁设有静锥耐磨衬,所述静锥耐磨衬上堆焊有由高锰合金构成的静锥过渡层,所述静锥过渡层上堆焊有由高铬合金构成静锥工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锥耐磨衬的厚度为18

4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圆锥破碎机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锥工作层包括上部工作面、中部工作面和下部工作面,所述上部工作面厚度为0

20mm,所述中部工作面厚度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善权芳民丁凯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