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油率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91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油率试验装置,包括容器、上盖以及筛网;容器具有顶部开口;上盖可拆装地设置于容器的顶部开口,上盖与顶部开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筛网连接于上盖的底部,筛网用于容纳润滑脂试样;其中,上盖设置于容器的顶部开口时,筛网容纳于容器中。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上盖封闭容器,并利用密封结构保证上盖与容器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为分油率试验提供封闭的试验环境,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油率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剂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分油率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润滑油内制成的一类半流体状至固体状的润滑剂,也可加入其他组分以改善某些特殊性能。在石油产品中,虽然润滑脂的产量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品种很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0003]润滑脂在使用或长期贮存中会有分油现象,适当的分油量对润滑有利,如果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差,则在受热,受压等作用下易发生严重分油,导致寿命降低,并使润滑脂变稠变干失去润滑作用,通常采用分油试验来评定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测定润滑脂分油量的方法较多,根据分析条件不同可分为《润滑脂压力分油测定法》、《润滑脂分油的测定锥网法》、《润滑脂在贮存期间分油量测定法》、《润滑脂离心分油测定法》。其中锥网法是检测润滑脂在受热条件下析出基础油的趋势,可体现润滑脂在受热条件下胶体安定性的优劣情况。试验时,将固定质量的润滑脂试样装在金属丝钢网中,在特定的温度下保持静止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测定经过钢网流出油的质量百分数。根据钢网分油率来判断润滑脂的使用温度范围和持续时间,是分析评价润滑脂胶体安定性和产品标准经常采用的重要指标。
[0004]锥网法目前执行的标准是《润滑脂分油的测定锥网法》(NB/SH/T0324

2010),此方法对精密度的要求是:分油量不大于5%(m/m)时,重复性在0.7%(m/m)以内,分油量大于5(m/m)时,重复性在1.0%(m/m)以内。但是,此方法的实验设备不密闭所造成的油挥发损失经常超过精密度要求的重复性范围,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低黏度基础油的钢网分油增大,油挥发损失更大,这导致不能获取某些润滑脂试样真实的分油数据,从而对产品质量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佳密闭性的分油率试验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油率试验装置,用于测量润滑脂试样的分油率,其中,所述分油率试验装置包括容器、上盖以及筛网;所述容器具有顶部开口;所述上盖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容器的顶部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顶部开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筛网连接于所述上盖的底部,所述筛网用于容纳所述润滑脂试样;其中,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容器的顶部开口时,所述筛网容纳于所述容器中。
[0008]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顶部开口之间。
[0009]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容器和所述上盖的材质均为玻璃,所
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部开口和所述上盖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磨口结构。
[0010]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挂钩;其中,所述筛网包括本体以及提梁;所述本体用于容纳所述润滑脂试样;所述提梁连接于所述本体的顶部;其中,所述筛网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提梁可拆装地吊挂于所述挂钩。
[0011]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底部的中心位置。
[0012]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和所述提梁为金属丝编织而成的一体结构。
[0013]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上盖与所述顶部开口通过螺纹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容器的材质为金属或者玻璃。
[0015]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上盖的材质为金属或者玻璃。
[0016]根据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筛网的材质为镍或者不锈钢。
[001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出的分油率试验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提出的分油率试验装置包括容器、上盖以及筛网。上盖可拆装地设置于容器的顶部开口,上盖与顶部开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筛网连接于上盖的底部,上盖设置于容器的顶部开口时,筛网容纳于容器中。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能够利用上盖封闭容器,并利用密封结构保证上盖与容器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为分油率试验提供封闭的试验环境,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附图说明
[0019]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0]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分油率试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示出的分油率试验装置的上盖的仰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100.容器;
[0024]200.上盖;
[0025]210.挂钩;
[0026]300.筛网;
[0027]310.本体;
[0028]320.提梁;
[0029]400.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31]在对本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
[0032]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出的分油率试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出的分油率试验装置是以应用于润滑脂试样的分油率的锥网测定法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技术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试验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技术提出的分油率试验装置的原理的范围内。
[0033]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出的分油率试验装置用于测量润滑脂试样的分油率。其中,该分油率试验装置包括容器100、上盖200以及筛网300。配合参阅图2,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技术原理的分油率试验装置的上盖200的仰视图。另外,为了便于观察和理解,图1中将容器100作透视处理而显露容纳于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油率试验装置,用于测量润滑脂试样的分油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油率试验装置包括:容器,具有顶部开口;上盖,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容器的顶部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顶部开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以及筛网,连接于所述上盖的底部,所述筛网用于容纳所述润滑脂试样;其中,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容器的顶部开口时,所述筛网容纳于所述容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油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上盖与所述顶部开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油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和所述上盖的材质均为玻璃,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部开口和所述上盖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磨口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油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底部设置有挂钩;其中,所述筛网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显秋何懿峰杨海宁李朝宇姚立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