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82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特种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其技术方案包括:腕带、壳体、电池箱和防爆组件,壳体的两侧安装有安装锥,安装锥的一侧安装有腕带,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的底部安装有血氧检测模块,电路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池箱,壳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防爆组件,防爆组件内安装有储液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储液箱,能够通过储液箱存储液态二氧化碳,使得装置内部的锂电池电路发生爆燃时,利用高温对储液箱进行加热,使液态二氧化碳转化为气态,进而利用二氧化碳对壳体内部的电路进行氧气的隔绝,防止手表发生燃烧爆炸的情况,增加了手表的安全性。增加了手表的安全性。增加了手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手表
,具体为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

技术介绍

[0002]矿井作业是一项较为特殊的高危作业,矿井内部的情况变化莫测,为了方便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检测,以及在矿难发生之后对遇难人员进行快速定位,需要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手表定位,因此,为了增强矿井作业的安全性,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2351620U公开了一种多用手表,包括表体、盖体和表链,表体与盖体的一侧边轴连接,且盖体由透明材质制成,且为中空结构,在盖体的侧边设有注水孔,并在注水孔处活动连接挡盖;在表链的内部设有电子温度计,且温度计的测温点位于表链的底面,温度计的显示屏位于表链的上表面。
[0004]现有的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存在的缺陷是:
[0005]1、现有的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在使用时,现有的手表为了功能性大多采用电子式,并且内部含有易燃易爆的电池,不具备防爆功能,而由于井下施工需要避免出现火花等情况,防止易燃气体被引燃出现安全事故,因此传统的电子手表被禁止用于井下作业佩戴;
[0006]2、现有的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功能性较为单一,在井下施工发生紧急情况时,现有的手表无法充当破碎锤等工具,因此在发生矿难时,需要被困人员寻找周围的工具对石块进行敲击,进而方便救援人员对遇难位置进行检测,降低了救援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包括腕带、壳体、电池箱和防爆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侧安装有安装锥,所述安装锥的两侧安装有卡接轴,所述安装锥的一侧安装有腕带,所述腕带的内侧安装有两组缓冲垫,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底部安装有血氧检测模块,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池箱,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内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一侧安装有石墨烯片,所述石墨烯片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三组散热柱。
[0009]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时,通过腕带将装置佩戴在手腕上,利用缓冲垫对腕骨进行弹性支撑,提升装置佩戴时的舒适性,并避免装置对佩戴者的工作造成影响,利用血样检测模块对人体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并实时存储和传输数据,利用无线定位模块对装置的位置进行高精度定位,以便于对下井工作人员的实
时位置进行定位,方便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及时的将遇难人员救出,利用储液箱对液态二氧化碳进行存储,在锂电池和内部电路发生短路时,利用壳体内部的高温对液态二氧化碳进行加热,使二氧化碳气体排出对壳体内部的氧气进行排出,进而避免装置发生爆燃。
[0010]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顶部一侧安装有主控芯片,且电路板的顶部远离主控芯片的一侧安装有无线定位模块。主控芯片可以对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控制,进而可以使多组电子元件相互配合进行工作,无线定位模块可以对装置的实时位置进行高精度定位,并且将定位数据无线传输至地表检测人员,以便于对井下人员的工作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0011]优选的,所述腕带的内部安装有弹力带,且弹力带的内部安装有海绵垫。弹力带可以对腕带进行拉伸,从而可以将装置固定在不同体型的使用者手腕上,海绵垫可以提升弹力带的使用舒适性。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蓝宝石玻璃,且蓝宝石玻璃的底部安装有触摸屏。蓝宝石玻璃可以对触摸屏进行保护,进而避免装置受到磨损,触摸屏可以使装置通过触控的方式进行操作,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0013]优选的,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安装有锂电池,且电池箱的底部安装有防潮罩。锂电池可以存储电量,进而可以为装置提供用电。
[0014]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顶部一侧设有排气口,且排气口的顶部安装有泄压阀。排气口可以使储液箱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泄压阀可以控制气态二氧化碳排出,进而对壳体的内部进行灭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储液箱,能够通过储液箱存储液态二氧化碳,使得装置内部的锂电池电路发生爆燃时,利用高温对储液箱进行加热,使液态二氧化碳转化为气态,进而利用二氧化碳对壳体内部的电路进行氧气的隔绝,防止手表发生燃烧爆炸的情况,增加了手表的安全性。
[0017]2、本技术通过在壳体的两侧安装有安装锥,能够通过安装锥的尖角充当锤头,进而可以使遇难人员依靠手表作为工具对石块等坚硬物体进行敲击,从而可以在遇难时,利用装置发出一定频率的声音,方便救援人员对声源进行定位,进而可以提升遇难人员的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防爆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电路板;101、无线定位模块;102、血氧检测模块;103、主控芯片;2、腕带;201、弹力带;202、海绵垫;203、缓冲垫;3、壳体;301、卡接轴;302、安装锥;303、触摸屏;304、蓝宝石玻璃;4、电池箱;401、锂电池;5、防爆组件;501、储液箱;502、石墨烯片;503、安装板;504、散热柱;505、排气口;506、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包括腕带2、壳体3、电池箱4和防爆组件5,壳体3的两侧安装有安装锥302,安装锥302的两侧安装有卡接轴301,安装锥302的一侧安装有腕带2,腕带2的内侧安装有两组缓冲垫203,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电路板1的底部安装有血氧检测模块102,电路板1的顶部安装有电池箱4,壳体3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防爆组件5,防爆组件5内安装有储液箱501,储液箱501的一侧安装有石墨烯片502,石墨烯片502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503,安装板503的一侧安装有三组散热柱504。
[0026]基于实施例一的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工作原理是:通过腕带2将装置佩戴在手腕上,利用缓冲垫203对腕骨进行弹性支撑,提升装置佩戴时的舒适性,并避免装置对佩戴者的工作造成影响,利用血样检测模块对人体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检测,并实时存储和传输数据,利用无线定位模块101对装置的位置进行高精度定位,以便于对下井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方便在出现安全事故时,及时的将遇难人员救出,利用储液箱501对液态二氧化碳进行存储,在锂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包括腕带(2)、壳体(3)、电池箱(4)和防爆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两侧安装有安装锥(302),所述安装锥(302)的两侧安装有卡接轴(301),所述安装锥(302)的一侧安装有腕带(2),所述腕带(2)的内侧安装有两组缓冲垫(203),所述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电路板(1),所述电路板(1)的底部安装有血氧检测模块(102),所述电路板(1)的顶部安装有电池箱(4),所述壳体(3)的内部两侧安装有防爆组件(5),所述防爆组件(5)内安装有储液箱(501),所述储液箱(501)的一侧安装有石墨烯片(502),所述石墨烯片(502)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503),所述安装板(503)的一侧安装有三组散热柱(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矿下工作用具有定位结构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的顶部一侧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鲲谢懿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通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