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85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壁通过四个阻尼机构设置在内壳外侧壁,所述外壳右侧上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人体红外传感器和蜂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手表远离人体,会被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并将讯号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开关控制蜂鸣器运转,使其发出蜂鸣声,有效提醒人们手表掉落,防止手表丢失,通过弹簧的弹性吸收手表本体掉落时产生的振动,并且通过阻尼机构,抑制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振动,使得手表本体能够快速趋于稳定,减少振动对手表本体的影响,进而保护手表本体。进而保护手表本体。进而保护手表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
[0003]传统手表大多是非电子表,不具有防丢失功能,并且传统手表的表壳不具有缓冲减震效果,容易造成手表摔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具有缓冲减震的效果,有效的保护了手表,并且具有防丢失的功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侧壁通过四个阻尼机构设置在内壳外侧壁,所述外壳右侧上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人体红外传感器和蜂鸣器;
[0007]所述阻尼机构包括主杆,所述主杆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部滑动连接有活塞;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手表远离人体,会被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并将讯号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开关控制蜂鸣器运转,使其发出蜂鸣声,有效提醒人们手表掉落,防止手表丢失,通过弹簧的弹性吸收手表本体掉落时产生的振动,并且通过阻尼机构,抑制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振动,使得手表本体能够快速趋于稳定,减少振动对手表本体的影响,进而保护手表本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外周设置有表带;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外周设置有表带,通过表带方便佩戴手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壳四角均通过弹簧设置在外壳内部四角;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的弹性吸收手表本体掉落时产生的振动,并且通过阻尼机构,抑制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振动,使得手表本体能够快速趋于稳定,减少振动对手表本体的影响,进而保护手表本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右侧内壁上部设置有蜂鸣器,所述外壳右侧内壁下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壳右侧下部设置有人体红外传感器;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手表从手上带掉落后,手表远离人体,会被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并将讯号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开关控制蜂鸣器运转,使其发出蜂鸣声,有效提醒人们手表掉落,防止手表丢失。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壳内部设置有手表本体;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壳采用橡胶制成,能够有效的保护手表本体。
[0017]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远离外壳的一端均设置有副杆;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发生振动时,副杆会推拉活塞在主杆内部的空腔中滑动,并且活塞与空腔的内壁紧密贴合,在滑动时,有效防止空气泄露。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主杆靠近外壳的一端均设置有气孔;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孔的孔径较小,在振动时,副杆推拉活塞,使得空腔内部空气无法瞬间从气孔内部排出,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抑制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振动,有效的保护了手表本体。
[002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中,手表远离人体,会被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并将讯号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开关控制蜂鸣器运转,使其发出蜂鸣声,有效提醒人们手表掉落,防止手表丢失。
[0023]2、本技术中,通过弹簧的弹性吸收手表本体掉落时产生的振动,并且通过阻尼机构,抑制弹簧吸振后反弹时的振动,使得手表本体能够快速趋于稳定,减少振动对手表本体的影响,进而保护手表本体。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的立体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的阻尼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手表本体;2、外壳;3、蓄电池;4、人体红外传感器;5、连接座;6、弹簧;7、阻尼机构;8、内壳;9、控制器;10、蜂鸣器;11、主杆;12、空腔;13、副杆;14、活塞;15、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包括外壳2,外壳2内侧壁通过四个阻尼机构7设置在内壳8外侧壁,外壳2右侧上部设置有蓄电池3,蓄电池3电性连接有控制器9,控制器9电性连接有人体红外传感器4和蜂鸣器10;阻尼机构7包括主杆11,主杆11内部设置有空腔12,空腔12部滑动连接有活塞14,综上所述,手表远离人体,会被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并将讯号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9,控制器9通过开关控制蜂鸣器10运转,使其发出蜂鸣声,有效提醒人们手表掉落,防止手表丢失,通过弹簧6的弹性吸收手表本体1掉落时产生的振动,并且通过阻尼机构7,抑制弹簧6吸振后反弹时的振动,使得手表本体1能够快速趋于稳定,减少振动对手表本体1的影响,进而保护手表本体1。
[0031]外壳2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5,连接座5外周设置有表带,通过表带方便佩戴手表,内壳8四角均通过弹簧6设置在外壳2内部四角,通过弹簧6的弹性吸收手表本体1掉落时
产生的振动,并且通过阻尼机构7,抑制弹簧6吸振后反弹时的振动,使得手表本体1能够快速趋于稳定,减少振动对手表本体1的影响,进而保护手表本体1,外壳2右侧内壁上部设置有蜂鸣器10,外壳2右侧内壁下部设置有控制器9,外壳2右侧下部设置有人体红外传感器4,当手表从手上带掉落后,手表远离人体,会被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并将讯号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9,控制器9通过开关控制蜂鸣器10运转,使其发出蜂鸣声,有效提醒人们手表掉落,防止手表丢失,内壳8内部设置有手表本体1,内壳8采用橡胶制成,能够有效的保护手表本体1,活塞14远离外壳2的一端均设置有副杆13,发生振动时,副杆13会推拉活塞14在主杆11内部的空腔12中滑动,并且活塞14与空腔12的内壁紧密贴合,在滑动时,有效防止空气泄露,主杆11靠近外壳2的一端均设置有气孔15,气孔15的孔径较小,在振动时,副杆13推拉活塞14,使得空腔12内部空气无法瞬间从气孔15内部排出,起到一定的阻尼作用,抑制弹簧6吸振后反弹时的振动,有效的保护了手表本体1。
[0032]工作原理:手表远离人体,会被人体红外传感器4检测到,并将讯号通过电信号传递给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包括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侧壁通过四个阻尼机构(7)设置在内壳(8)外侧壁,所述外壳(2)右侧上部设置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电性连接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电性连接有人体红外传感器(4)和蜂鸣器(10);所述阻尼机构(7)包括主杆(11),所述主杆(11)内部设置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部滑动连接有活塞(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外周设置有表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表表壳的缓冲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8)四角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宝高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