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78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舱,包括舱体以及舱顶,舱体朝向舱顶一侧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贯穿槽以及第一固定件,第一贯穿槽贯穿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件与第一贯穿槽适配;舱顶上设有顶盖以及连接板,连接板一端与顶盖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上设有第二贯穿槽,第二贯穿槽与第一贯穿槽连通设置,第一凸出部伸入至第一固定孔内,第一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贯穿槽与第二贯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固定更便捷、安装省力、降低成本等特点。降低成本等特点。降低成本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预制舱由于便于运输、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施工周期短、免维护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工程中,成为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原来二次设备室的更新换代品。
[0003]现有的预制舱包括舱体以及舱顶,其舱体与舱顶大都采用螺栓连接固定,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舱体与舱顶长度较长,所需的螺栓数量较多,不仅成本较高、耗时长,还导致预制舱整体安装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舱。
[0005]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舱,其中,包括舱体以及舱顶,舱体朝向舱顶一侧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贯穿槽以及第一固定件,第一贯穿槽贯穿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件与第一贯穿槽适配;舱顶上设有顶盖以及连接板,连接板一端与顶盖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上设有第二贯穿槽,第二贯穿槽与第一贯穿槽连通设置,第一凸出部伸入至第一固定孔内,第一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贯穿槽与第二贯穿槽。
[0006]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通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一凸出部设置,使得连接板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固定更加便捷,而通过第一贯穿槽、第二贯穿槽以及第一固定件的设置,使得舱顶与舱体之间固定更加牢固,即第一凸出部伸入第一固定孔内固定后,第一固定件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舱顶与舱体之间的松动。相较现有技术而言,该种结构设计,使得舱顶与舱体之间采用榫卯连接的固定方式,使得整体固定更便捷,安装更省力,同时,无需大量的螺栓,从而降低了成本。
[0007]其中,第一凸出部的长度以及第一固定孔的深度至少为固定部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0008]采用长度与深度的限定,保证了第一凸出部与第一固定孔的固定效果,也使得第一凸出部固定后不易断裂。
[0009]其中,第一凸出部与连接板为一体成型设置。
[0010]采用一体成型设置,使得第一凸出部与连接板的加工更为简单,也使得连接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有效防止第一凸出部固定后断裂。
[0011]其中,舱顶上还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一端与顶盖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0012]采用支撑板设置,起到支撑作用,使得顶盖整体呈斜坡式,使得舱顶具有较好的防水以及排水性能,便于雨水从舱顶两侧滑落,不易进入舱体内部。
[0013]其中,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凸出部,连接板上设有定位孔,第二凸出部与定位孔适配。
[0014]采用第二凸出部与定位孔设置,便于支撑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固定。
[0015]其中,固定部上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定位孔连通设置,第二凸出部穿过定位孔伸入至第二固定孔内固定。
[0016]采用第二固定孔设置,使得支撑板与固定部之间固定效果更好,固定更精准,同时,起到双重固定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舱顶与舱体之间的固定效果,使得舱顶不易掉落。
[0017]其中,固定部上还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孔上设有第三贯穿槽,第二凸出部上设有第四贯穿槽,第三贯穿槽与第四贯穿连通设置,第二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三贯穿槽与第四贯穿槽。
[0018]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使得支撑板与固定部之间固定效果更好,同时,第二固定件还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防止第二凸出部的松动。
[0019]其中,第二凸出部的长度与第二固定孔的深度至少为固定部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0020]采用长度与深度的限定,保证了第二凸出部与第二固定孔的固定效果,也使得第二凸出部固定后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23]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0026]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附图1

6所示,一种预制舱,包括舱体1以及舱顶2。
[0029]舱体1整体正矩形状,舱体1由四面围合而成的封板、柜门、底座以及散热装置构成。封板沿长度方向上的顶部上设有固定部1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1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设置。固定部11用于与舱顶2的连接板22以及支撑板23配合,从而实现了舱体1与舱顶2之间的安装固定效果。由于两个固定部11结构一致,故本实施例中,仅描述其中一个固定部11结构。
[0030]固定部11整体呈矩形长条状,固定部11上设有第一固定孔12以及第二固定孔13,第一固定孔12与第二固定孔13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2与第二连接部224的第一凸出部225对应设置,第二固定孔13与支撑板23的第二凸出部231对应设置,故第一固定孔12与第二固定孔13数量不定,且随舱体1长度增长而增加。第一固定孔12整体呈矩形状,并位于固定部11上呈内凹设置,第一固定孔12主要用于与第一凸出部225的固定配合。具体的,第一固定孔12上设有第一贯穿槽14以及第一固定件15,第一贯穿槽14水平垂直贯
穿第一固定孔12,且第一贯穿槽14同时贯穿固定部11整体,第一贯穿槽14与第一固定件15适配。第一固定件15主要起到限位固定作用,第一固定件15水平依次穿过第一贯穿槽14、第一固定孔12以及第一凸出部225,从而实现对第一凸出部225的限位固定效果。此外,第一贯穿槽14与第一固定件15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三角形等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贯穿槽14与第一固定件15截面形状采用矩形设置,该种结构设计,使得第一固定件15的固定效果更好。
[0031]第二固定孔13同样呈矩形状设置,并位于固定部11上呈内凹设置,第二固定孔13主要用于与第二凸出部231的固定配合。具体的,第二固定孔13上设有第三贯穿槽16以及第二固定件17,第三贯穿槽16水平垂直贯穿第二固定孔13,且第三贯穿槽16贯穿固定部11整体,且第一贯穿槽14与第三贯穿槽16呈间隔设置,第三贯穿槽16与第二固定件17适配。第二固定件17主要起到限位固定作用,第二固定件17水平依次穿过第三贯穿槽16、第二固定孔13以及第二凸出部231,实现了对第二凸出部231的固定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贯穿槽16与第二固定件17的截面形状也采用矩形设置,该种结构设计,使得第一固定件15与第二固定件17相互通用,固定更加方便,节省了大量成本。
[0032]进一步,第一固定孔12与第二固定孔13的深度至少为固定部1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12与第二固定孔13的深度优选采用固定部1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通过该种结构设计,使得舱体1与舱顶2的固定效果更好。同时,第一固定件15以及第二固定件17的长度均与固定部11的宽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以及舱顶,舱体朝向舱顶一侧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贯穿槽以及第一固定件,第一贯穿槽贯穿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件与第一贯穿槽适配;舱顶上设有顶盖以及连接板,连接板一端与顶盖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上设有第二贯穿槽,第二贯穿槽与第一贯穿槽连通设置,第一凸出部伸入至第一固定孔内,第一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贯穿槽与第二贯穿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出部的长度以及第一固定孔的深度至少为固定部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出部与连接板为一体成型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其特征在于:舱顶上还设有若干个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来
申请(专利权)人:民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