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75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载机的中部槽的中板上的天窗槽,所述天窗槽位于所述中部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下方的位置为所述天窗槽的插口;所述天窗槽内设置插板;所述插板包括从外到内设置在天窗槽上的外插板和内插板;所述外插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中部槽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内插板一端与所述中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插板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或者被所述外插板从上面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原有的插板分为相连的所述内插板和所述外插板,中部槽侧边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可以抽出所属外插板。小的空间就可以抽出所属外插板。小的空间就可以抽出所属外插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刮板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刮板机是一种常用的矿用设备。现有的刮板机包括若干连接在一起的中部槽,为了方便检修中部槽内的链条,中部槽上需要均布一些天窗。天窗内设置可以抽掉的插板,从中部槽侧方拉出插板就可以检查维修中部槽内的链条。但是,有一些中部槽的侧方设置有别的设备,中部槽无法全部拉出,只能将天窗开在别的位置,影响检修。专利CN201921996185.0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开天窗中部槽插板以及中部槽。其中插板包括承插部、活动部及连接销轴,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连接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承插部,以使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所述承插部弯折。在需要打开所述折叠式开天窗中部槽插板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向外抽出所述折叠式开天窗中部槽插板,当所述活动部完全抽出至所述侧壁插口外时,可将所述活动部向上或向下弯折,以节省空间。但是这种折叠结构依靠销轴转动连接各个部分,刮板机工作环境恶劣,中板上过煤,其上销轴以及折叠结构之间的缝隙很容易堵住,造成刮板的各个折叠部分之间无法弯折,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载机的中部槽的中板上的天窗槽,所述天窗槽位于所述中部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下方的位置为所述天窗槽的插口;所述天窗槽内设置插板;所述插板包括从外到内设置在天窗槽上的外插板和内插板;所述外插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中部槽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内插板一端与所述中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插板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或者被所述外插板从上面压紧。
[0005]所述天窗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托板,所述内插板两侧放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内插板靠内的一端插入所述中板的插槽内或者压在所述中板的下方,所述内插板靠外的一端压在所述外插板的下方。
[0006]所述内插板两端分别设置正台阶;所述中板以及所述外插板与所述内插板接触的一端都设置与正台阶对应的倒台阶。
[0007]所述内插板靠近所述外插板的一端设置正台阶,所述外插板对应正台阶的一端设置倒台阶;所述内插板另一端伸出外沿,所述中板上对应位置插槽。
[0008]所述内插板靠外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插口内,所述外插板压在所述内插板的台阶面上;所述插口的上表面比所述中板的上表面至少高出一个所述内插板的厚度;所述外插板上表面对应插口的位置设置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表面与所述插口上表面接触。
[0009]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将原有的插板分为相连的所述内插板和所述外插
板,中部槽侧边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可以抽出所属外插板。然后从上方抽出所属内插板。而且所属外插板和所属内插板之间采用压紧或者榫卯方式连接,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只安装一侧插板)。
[0012]图2是图1爆炸视图。
[0013]图3是内插板示意图。
[0014]图4是外插板示意图。
[0015]图5是去除外插板以及向上移动内插板后的插口部分示意图。
[0016]图6是向上移动内插板后的中部槽示意图。
[0017]其中,1是中板、2是天窗槽、3是插口、4是外插板、5是内插板、6是托板、7是正台阶、8是倒台阶、9是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述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术语“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者“上方”或者“上面”等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或“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外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描述中使用的术语比如“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

6所示,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载机的中部槽的中板1上的天窗槽2,所述天窗槽2位于所述中部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下方的位置为所述天窗槽2的插口3;所述天窗槽2内设置插板;所述插板包括从外到内设置在天窗槽2上的外插板4和内插板5;所述外插板4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中部槽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内插板5一端与所述中板1之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插板4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或者被所述外插板4从上面压紧。此处天窗槽2上靠近侧壁的位置是外,靠近中板1中心位置的方向是内,所述外插板4和内插板5从外到内设置。拆卸时候先抽出所述外插板4,然后移动内插板5到合适位置就可以从上方取出所述内插板5。其中外插板4和内插板5的尺寸满足互换性要求,并且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
[0020]本技术中将原有的插板分为相连的所述内插板5和所述外插板4,中部槽侧边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可以抽出所属外插板4。然后从上方抽出所属内插板5。而且所属外插板4和所属内插板5之间采用压紧或者榫卯方式连接,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这里的榫卯方式连接不需要设置螺钉等零件,而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
[0021]所述天窗槽2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托板6,所述内插板5两侧放在所述托板6上,所述内插板5靠内的一端插入所述中板1的插槽内或者压在所述中板1的下方,所述内插板5靠外的一端压在所述外插板4的下方。采用压接的方式结构更加简单。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
[0022]其中所述内插板5两端分别设置正台阶7;所述中板1以及所述外插板4与所述内插板5接触的一端都设置与正台阶7对应的倒台阶8。
[0023]或者所述内插板5靠近所述外插板4的一端设置正台阶7,所述外插板4对应正台阶7的一端设置倒台阶8;所述内插板5另一端伸出外沿,所述中板1上对应位置插槽。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插板5的两端都可以设置外沿,所述中板1以及所述外插板4于所述内插板5连接的位置设置插槽,通过插接的方式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包括设置在转载机的中部槽的中板上的天窗槽,所述天窗槽位于所述中部槽的其中一个侧壁下方的位置为所述天窗槽的插口;所述天窗槽内设置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包括从外到内设置在天窗槽上的外插板和内插板;所述外插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中部槽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内插板一端与所述中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插板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或者被所述外插板从上面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托板,所述内插板两侧放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内插板靠内的一端插入所述中板的插槽内或者压在所述中板的下方,所述内插板靠外的一端压在所述外插板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转载机中部槽的天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板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凯全张庆中李平辉张新永鲁凤武凤霄邹民赞高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煤机长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