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进水前池泵房流道的整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73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1
一种双进水前池泵房流道的整流结构,进水前池进水前端设置引水管道,进水前池的末端设置多个流道,每条流道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闸门、拦污栅和旋转滤网,顺水流方向,在进水前池约1/3处布置前池第一排消能柱,在进水前池全长约2/3处布置前池第二排消能柱,前池第一排消能柱和前池第二排消能柱均以进水前池的中心线为轴镜像对称布置;在中间流道的拦污栅下游布置第一道消能梁,在旋转滤网下游布置第二道消能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两个进水前池分别设两排消能柱,有效减缓了水流在前池的流速,促进了水流在前池内充分扩散和均匀,避免了对进水口正面流道的冲击;还两道消能梁,充分改善了中间流道的水流流态,保证了水泵稳定运行的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进水前池泵房流道的整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泵站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双进水前池泵房前池及流道上的组合整流措施。

技术介绍

[0002]进水前池和流道是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置应具有良好的水流流态,使得流道内的水能顺直、稳定、均匀地引入水泵吸水室。
[0003]泵站设有两个进水前池分别与两根引水管连接,下游共连接五个进水流道,每个前池对应两个流道,第5个流道(中间流道)为备用流道,与两个前池均连通,且分别设有独立的隔断闸门,每个流道上顺水流方向依次设置闸门、拦污栅和旋转滤网。
[0004]因为泵站位置有限,前池顺水流长度较短,当引水管内流速高时,前池内流速较快,使得水流无法充分扩散和稳定,导致了两个引水管入口正对的流道进口直接承受水流冲击;同时由于流道底标高低于引水管进口底标高,惯性导致水流在旋转滤网断面上集中于流道底部,水泵吸水室内水面振荡,水流在吸水管外环绕,流态较差;当备用流道启用,且仅从一个前池进水时,单侧进流直接导致水泵吸水室内有较明显的偏流,吸水室内的涡流或偏流都会引发水泵产生不规则的振动。因此,保证进水前池和流道具有良好的水流流态,才能使水泵安全高效的运行,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泵站双进水前池和中间备用流道的布置特点以及流态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组合整流结构,调整并改善进水前池的流态,使得水流在进入流道前得到较均匀的分布,提高泵吸入口的水流稳定性,从而保证水泵的安全高效运行。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0007]一种双进水前池泵房流道的整流结构,进水前池进水前端设置引水管道,进水前池的末端设置多个流道,每条流道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闸门、拦污栅和旋转滤网,顺水流方向,在进水前池约1/3处布置前池第一排消能柱,在进水前池全长约2/3处布置前池第二排消能柱,前池第一排消能柱和前池第二排消能柱均以进水前池的中心线为轴镜像对称布置;在中间流道的拦污栅下游布置第一道消能梁,在旋转滤网下游布置第二道消能梁。
[0008]在进水前池约1/3处布置三根前池第一排消能柱,在进水前池全长约2/3处布置四根前池第二排消能柱;相邻前池第一排消能柱的柱中心间距1.3m,每根前池第一排消能柱的柱顶标高与引水管道的入口顶标高一致,前池第一排消能柱的柱高3.8m,柱断面尺寸0.5mx0.5m;相邻前池第二排消能柱的柱中心间距2.2m,前池第二排消能柱的柱顶标高与前池第一排消能柱的顶标高一致,前池第二排消能柱的柱高4.9m,柱断面尺寸0.5mx0.5m。
[0009]在中间流道的拦污栅下游0.6m处,布置第一道消能梁,第一道消能梁的梁长5.3m与流道净宽一致,梁断面尺寸1.0mx0.5m,梁底距流道底0.5m。
[0010]在旋转滤网下游2m处布置第二道消能梁,第二道消能梁梁长5.3m与流道净宽一致,梁断面尺寸1.0mx0.5m。
[0011]第二道消能梁包括上下两层消能梁,下层梁底距流道底1.0m,上层梁与下层梁净距1.5m,第二道消能梁距第一道消能梁距离为5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在两个进水前池分别设两排消能柱,消能柱顶标高与引水管进水口顶齐平,此两排消能柱有效减缓了水流在前池的流速,促进了水流在前池内充分扩散和均匀,避免了对进水口正面流道的冲击,保证了除中间流道之外的四个流道进流平稳;增加此布置后,中间流道入口及滤网处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偏流存在,且偶有反向回流产生,因此还在中间流道的拦污栅后方设置一道消能梁,在旋转滤网后方设置两道消能梁,作为整流措施的补充,充分改善了中间流道的水流流态,保证了水泵稳定运行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泵站前池及流道平面布置图;
[0014]图2为泵站前池整流措施平面布置图;
[0015]图3为泵站前池整流措施断面图;
[0016]图4为中间流道整流措施平面布置图;
[0017]图5为中间流道整流措施断面图。
[0018]1—引水管道;2—进水前池;3—流道;4—闸门;5—拦污栅;6—旋转滤网;7—前池第一排消能柱;8—前池第二排消能柱;9—第一道消能梁;10—第二道消能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所示的泵站前池及流道平面布置图,进水前池2进水前端设置引水管道1,进水前池2的末端设置多个流道3,流道3的数量根据进水前池2的宽度来定,本实施例以设置五条流道3为例来说明。每条流道3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闸门4、拦污栅5和旋转滤网6。
[0022]如图2、图3所示,一种双进水前池泵房流道的整流结构,在进水前池2顺水流方向距离引水管道1入口3.75m,即进水前池2全长约1/3处,布置三根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相邻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的柱中心间距1.3m,三根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以进水前池2的中心线为轴镜像对称布置,每根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的柱顶标高与引水管道1的入口顶标高一致,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的柱高3.8m,柱断面尺寸0.5mx0.5m。当水流通过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时,初步减缓了流速,中心水束也得到了分流,初步消除了对正面流道的快速冲击。
[0023]如图2、图3所示,顺水流方向,在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下游4.15m,即进水前池2全长约2/3处,布置四根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相邻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的柱中心间距2.2m,四根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以进水前池2的中心线为轴镜像对称布置,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的柱顶标高与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的顶标高一致,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的柱高4.9m,柱断面尺寸0.5mx0.5m。当水流通过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时,得到了进一步的扩散,水流横向分布也较为均匀,除中间流道外的四个流道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流态存在;但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对中间流道的整流效果不明显,滤网底部流速偏大,水泵吸水室水流流速不稳定,偶有反向回流产生。
[0024]因此,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共设置五条流道3,在中间流道的拦污栅5下游0.6m处,布置第一道消能梁9,第一道消能梁9的梁长5.3m与流道净宽一致,梁断面尺寸1.0mx0.5m,梁底距流道底0.5m。除此之外,在旋转滤网6下游2m处布置第二道消能梁1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进水前池泵房流道的整流结构,进水前池(2)进水前端设置引水管道(1),进水前池(2)的末端设置多个流道(3),每条流道(3)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闸门(4)、拦污栅(5)和旋转滤网(6),其特征在于:顺水流方向,在进水前池(2)约1/3处布置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在进水前池(2)全长约2/3处布置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和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均以进水前池(2)的中心线为轴镜像对称布置;在中间流道的拦污栅(5)下游布置第一道消能梁(9),在旋转滤网(6)下游布置第二道消能梁(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水前池泵房流道的整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前池(2)约1/3处布置三根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在进水前池(2)全长约2/3处布置四根前池第二排消能柱(8);相邻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的柱中心间距1.3m,每根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的柱顶标高与引水管道(1)的入口顶标高一致,前池第一排消能柱(7)的柱高3.8m,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雪姣徐灿兵贺向阳赵银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