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94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井泵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顶部形成有检修口;扬水路,设置于所述池体内部,且一端延伸至池体底部;补给水管路,一端与所述扬水路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池体的池壁;排水管路,设置于所述池体内部,且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池体的池壁,以将池体内积水排至池体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排水管路,排水管路的作用是,及时的将池体内部的积水排出,可以排至池体附近的低洼处,从而减少积水对池体内部设备的腐蚀,提高内部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深井泵池管路连接简单,占用面积小,且方便施工人员的检修。且方便施工人员的检修。且方便施工人员的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井泵池


[0001]本技术涉及深井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井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和取水设施主要采用设置深井泵房的方式,深井泵房通常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室内设有水井,井下设扬水管和深井潜水泵,并在泵房内配置照明、采暖、通风、配电装置、管道、阀门、控制系统等设施,但是深井泵房有以下缺点需要改进。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深井泵池一方面占地较大,内部连接管路连接复杂,导致检修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池内经常汇集大量积水,导致池内设施的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井泵池。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深井泵池,包括:
[0007]池体,所述池体顶部形成有检修口;
[0008]扬水路,设置于所述池体内部,且一端延伸至池体底部;
[0009]补给水管路,一端与所述扬水路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池体的池壁;
[0010]排水管路,设置于所述池体内部,且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池体的池壁,以将池体内积水排至池体外部。
[0011]本技术提出的深井泵池,包括池体、扬水路、补给水管路以及排水管路。其中,扬水路用于汲取地面深度的存储水,并且将存储水由补给水管路输送至站外,用于其他用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排水管路,排水管路的作用是,及时的将池体内部的积水排出,可以排至池体附近的低洼处,从而减少积水对池体内部设备的腐蚀,提高内部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本技术提出的深井泵池管路连接简单,占用面积小,且方便施工人员的检修。
[0012]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深井泵池,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扬水路包括:井壁管,所述井壁管的上端位于池体内部,其下端至少延伸至地面的花岗岩层以下;
[0014]扬水管,设置于所述井壁管的内部,且所述扬水管的上端位于池体内部,其下端延伸至地面的花岗岩层;
[0015]抽水装置,设置于所述扬水管的下端。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补给水管路由井壁管、扬水管和抽水装置构成。其中,井壁管由池体内部延伸至地面的花岗岩层以下,以为扬水管提供安装空间,而扬水管和抽水装置配合,能够将地面内的水及时抽取,进而补充至补给水管路内,完成整个装置的水输送过程。此外,抽水装置可以为水泵,并给在水泵的进水口出设置过滤网,以避免大颗粒杂质进入从而堵塞管路。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0018]液位计,设置于所述井壁管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井壁管的下部端头。
[0019]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液位计。其中,液位计用于及时检测地下水的水位,并给将水位反馈给地上人员,保证人员对地下水的液位有足够的监测。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池体内部设置有管道支架,所述扬水路位于池体内部的部分设置在所述管道支架上。
[0021]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池体的内部设置了管道支架。管道支架的作用是为扬水路提供架设工位,从而避免管道直接与地面接触,造成管道的腐蚀等情况。
[00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池体内部形成有排水沟,所述排水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沟,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池体的池壁,以将池体内部积水排出。
[0023]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池体内部增加了排水沟。排水沟的作用是将池体底部的水及时的汇集,并且排水沟和排水管路连接,以此保证池内的积水及时排出,此外,排水管路的出水口处要设置在附近的低洼处,从而使得积水自动排出,省去了使用电动装置抽取的过程。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检修孔处设有密封井盖。
[0025]在本技术方案中,检修孔设置有密封井盖。密封井盖用于将池体密封,且采用能够打开或关闭的结构,在检修人员需要检修时,能够打开密封井盖进入池体内部。
[00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井盖由保温盖板构成,所述保温盖板上端面贴合有岩棉保温层。
[0027]在本技术方案中,密封井盖由保温盖板构成,并且为了进一步地提升保温形成,在保温盖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岩棉保温层,从而提高保温效率。
[00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0029]温控器,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内池壁,以检测池体内部的温度。
[0030]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温控器。温控器的作用是实时检测池体内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造成内部管路的损伤。
[00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0032]电伴热带,设置于所述扬水路与所述补给水管路的连接处,且所述电伴热带配置有电源接线盒。
[0033]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电伴热带。电伴热带的作用是对扬水路的端部进行适当的家人,由于地下水的温度过低,因此通过增加此结构来避免低温对管道造成的影响。
[003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0035]爬梯,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外池壁。
[0036]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有爬梯。爬梯一端设置于地面,另一端设置在池体的顶部,从而方便检修人员顺利进入池体。
[003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
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9]图1是本技术的深井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40]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41]1、池体;2、检修口;3、扬水路;31、井壁管;32、扬水管;33、抽水装置;4、补给水管路;5、排水管路;6、液位计;7、管道支架;8、排水沟;9、密封井盖;91、保温盖板;92、岩棉保温层;10、温控器;11、电伴热带;12、爬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4]下面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深井泵池。
[004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深井泵池。
[0046]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深井泵池,包括:
[0047]池体1,所述池体1顶部形成有检修口2;
[0048]扬水路3,设置于所述池体1内部,且一端延伸至池体1底部;
[0049]补给水管路4,一端与所述扬水路3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池体1的池壁;...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井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顶部形成有检修口(2);扬水路(3),设置于所述池体(1)内部,且一端延伸至池体(1)底部;补给水管路(4),一端与所述扬水路(3)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池体(1)的池壁;排水管路(5),设置于所述池体(1)内部,且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池体(1)的池壁,以将池体(1)内积水排至池体(1)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扬水路(3)包括:井壁管(31),所述井壁管(31)的上端位于池体(1)内部,其下端至少延伸至地面的花岗岩层以下;扬水管(32),设置于所述井壁管(31)的内部,且所述扬水管(32)的上端位于池体(1)内部,其下端延伸至地面的花岗岩层;抽水装置(33),设置于所述扬水管(32)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井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计(6),设置于所述井壁管(3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井壁管(31)的下部端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井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部设置有管道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琨余波吴怡敏杨关葛明何勇邓晓常义赵燕邓丽君朱忻悦谢艳芳陈礼平李云忠方语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