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64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腰托,所述腰托的内部套设有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腰托两侧的调节带,所述托板和所述腰托上设置有调节部件和限位部件。本实用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等结构,进而避免患者在佩戴预防肩关节脱位装置初期时本能的使发生脱位的肩关节移动,从而对患者脱位的肩关节进行保护,避免因患者初次佩戴时的本能活动对复位的肩关节造成二次损伤,同时通过患者腰部对腰托的支撑减少托板通过第一肩带对患者肩部造成的压力,进而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者的使用体验。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

技术介绍

[0002]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脱位发生最多的关节,占人体脱位的50%。通常与运动、暴力以及摔伤相关。肩关节半脱位是偏瘫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的发病率在7%~81%之间,表现为肱骨头在关节盂下滑,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肩关节半脱位并非偏瘫后马上出现,多于发生在病后1个月内。原因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以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低下;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偏瘫侧上肢早期护理过程中不恰当的处理操作。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可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肩关节脱位复位后以及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出现前,均需进行肩关节的支撑与保护,一旦出现复发性脱位与肩关节半脱位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过腰托带早期加以保护、进行预防是必要的。
[0003]现有的预防肩关节脱位装置大多通过肩带对臂膀提供支撑,而该支撑方式容易对肩部造成较大压力,同时现有的预防肩关节脱位装置并未对臂膀进行限位,使得患者在佩戴预防肩关节脱位装置初期时容易本能的使发生脱位的肩关节移动,进而对复位后的肩关节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以解决现有的预防肩关节脱位装置大多通过肩带对臂膀提供支撑,而该支撑方式容易对肩部造成较大压力,同时现有的预防肩关节脱位装置并未对臂膀进行限位,使得患者在佩戴预防肩关节脱位装置初期时容易本能的使发生脱位的肩关节移动,进而对复位后的肩关节造成二次损伤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腰托,所述腰托的内部套设有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腰托两侧的调节带,所述托板和所述腰托上设置有调节部件和限位部件;所述托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板内壁的第一限位带,所述第一限位带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托板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带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限位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和所述第二魔术贴可相互粘粘;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带的松紧度,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位患者的臂膀。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硬质金属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0008]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相邻两侧分别固
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套和磁铁,所述腰托的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第三卡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可与所述第一限位套插接。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调节带一端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插舌,所述第一卡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相邻侧的引导通孔,所述插舌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销,所述调节带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插销可与任意所述限位孔插接。
[0010]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限位带,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带的一端均与所述腰托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限位带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为塑料件。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肩带通过所述固定块与所述腰托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托板为塑料件,所述托板的一侧顶部高于所述托板的另一侧顶部,所述托板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托板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柔性通气垫。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肩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肩带,所述腰托与所述调节带滑动套接。
[0015]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带、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等结构,进而避免患者在佩戴预防肩关节脱位装置初期时本能的使发生脱位的肩关节移动,从而对患者脱位的肩关节进行保护,避免因患者初次佩戴时的本能活动对复位的肩关节造成二次损伤,同时通过患者腰部对腰托的支撑减少托板通过第一肩带对患者肩部造成的压力,进而提高患者的使用体验;
[0017]通过设置第一卡扣、第三卡扣和插舌等结构,当与第一卡扣和第三卡扣固定安装的两个磁铁相互吸合时,插舌插入引导通孔内,通过引导通孔一侧的斜面使得插舌与引导通孔的一侧内壁处于非贴合状态,便于患者对插舌进行操作,患者通过拉动插舌对调节带进行调节,并通过插销与任一限位孔进行卡接进而对调节带进行固定,从而实现调节带的长度调节,通过该结构设置便于患者单手对调节带进行调节,提高了患者对该装置的穿戴和调节效率,同时通过调节部件调节后的调节带提高了患者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第三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第四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0024]1、托板;2、第一通口;3、第一限位带;4、第一魔术贴;5、第二魔术贴;6、支撑杆;7、第一卡扣;8、第一肩带;9、腰托;10、第二限位带;11、第二卡扣;12、调节带;13、引导通孔;14、第一限位套;15、磁铁;16、固定块;17、限位孔;18、第三卡扣;19、限位销;20、限位柱;21、
插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包括托板1,托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肩带8,第一肩带8与患者一侧的肩部抵触,以便于对托板1进行支撑,第一肩带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腰托9,通过腰托9对患者腰部进行支撑,腰托9的内部套设有贯穿并延伸至腰托9两侧的调节带12,托板1和腰托9上设置有调节部件和限位部件,托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口2,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托板1内壁的第一限位带3,第一限位带3贯穿并延伸至托板1的外侧,第一限位带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支撑杆6,第一限位带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魔术贴4和第二魔术贴5,第一魔术贴4和第二魔术贴5可相互粘粘,调节部件用于调节调节带12的松紧度,限位部件用于限位患者的臂膀。
[0027]使用前将第一限位带3与第一通口2抽离,随后将患者复位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腰托,所述腰托的内部套设有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腰托两侧的调节带,所述托板和所述腰托上设置有调节部件和限位部件;托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板内壁的第一限位带,所述第一限位带贯穿并延伸至所述托板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带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限位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和所述第二魔术贴可相互粘粘;所述调节部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带的松紧度,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位患者的臂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硬质金属件,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相邻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套和磁铁,所述腰托的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第三卡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可与所述第一限位套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防肩关节脱位的腰带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鹏李建涛徐成徐高翔王道峰李桦李猛任晓萌熊逗张里程张巍张浩唐佩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