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48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包括基底座,基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凸起部,凸起部能够平铺在鼻翼处并与鼻唇沟相结合,基底座和两个凸起部一体连接。本申请的导声垫具有塑性,可随不同结构形态产生形变,同时具备导声功能,不仅节省涂抹其他耦合材料的步骤,且具有更好的导声效果;导声垫覆盖于鼻梁及双侧鼻翼,并有一部分扩展到面颊,起到稳定的作用;覆盖在鼻部后能够保证整个检查平面平坦无凹陷,无需再另外填充耦合剂等其他导声材料。再另外填充耦合剂等其他导声材料。再另外填充耦合剂等其他导声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美容的发展,鼻唇沟部位药物注射日益增多,但玻尿酸等药物注射存在一定的风险,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药物不慎注射到血管内引起血管栓塞。另外一些位于鼻部的肿物,例如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也需要在病变部位进行药物硬化治疗,因此注射过程对血管的实时观察非常重要。
[0003]超声在术中的实时引导能够保证药物注射安全有效的到达目标部位。但是目前使用术中超声耦合材料很难适应鼻部的形态。原有的术中超声引导所使用的导声材料多为碘伏或者利多卡因凝胶作为耦合剂,碘伏作为液体成分,很难产生足够的导声厚度,对于观察浅表组织的细节观察效果不好,利多卡因凝胶尽管可以涂抹一定的厚度,但是没有办法形成稳定的导声层,术中操作不便。并且碘伏和利多卡因凝胶等既往使用的导声材料无法适应鼻部的形态,不方便术中对肿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选择合适的进针入径,或者在美容注射时对鼻翼处血管的观察不稳定,无法保证玻尿酸等药物均匀安全的注射到鼻唇沟部位,而不进入临近的面动脉分支。此外,耦合剂和碘伏涂抹过程很难在不产生气泡的同时与鼻唇沟处紧密贴合,如人体与探头间存在空气成分则会降低超声成像的质量。导声材料的不适合会导致术中超声引导时操作的不便和不准确,无法为临床提供精准的信息,影响药物的精准注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包括基底座,所述基底座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平铺在鼻翼处并与鼻唇沟相结合,所述基底座和两个所述凸起部一体连接。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底座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的长为2

5cm,厚度为0.5

1cm,宽为3

5cm。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基底座的连接处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径为2

3cm。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1

2cm。
[00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底座和所述凸起部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001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材料为固态凝胶,所述固态凝胶由玉米淀粉、琼脂、医用甘油、卡松和水混合制成。
[0012]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申请的导声垫具有塑性,可随不同结构形态产生形变,同时具备导声功能,不仅节省涂抹其他耦合材料的步骤,且具有更好的导声效果。
[0014]本申请的导声垫覆盖于鼻梁及双侧鼻翼,并有一部分扩展到面颊,起到稳定的作用。覆盖在鼻部后能够保证整个检查平面平坦无凹陷,无需再另外填充耦合剂等其他导声材料。
附图说明
[0015]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的第三视角示意图。
[0019]其中:1

基底座,2

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包括基底座1,基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凸起部2,凸起部2能够平铺在鼻翼处并与鼻唇沟相结合,基底座1和两个凸起部2一体连接。
[0022]进一步地,基底座1为片状基底座,片状基底座的头足径长2

5cm,厚度为0.5

1cm,宽3

5cm。当然,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
[0023]进一步地,凸起部2与基底座1的连接处为椭圆形,该椭圆形的长径为2

3cm。凸起部2的高度为1

2cm。当然,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凸起部2能够平铺在鼻翼处,与鼻唇沟结合紧密,减少空气残留,保证导声效果。
[0024]进一步地,基底座1和凸起部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该弹性材料为固态凝胶,其由玉米淀粉、琼脂、医用甘油、卡松和水混合制成。具体来说,弹性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玉米淀粉1~3%、琼脂2~4%、医用甘油0.5~1%、卡松0.01~0.02%和余量的水。本申请以玉米淀粉、琼脂、医用甘油、卡松和水制得导声垫头,使导声垫头具有塑性,可随不同结构形态产生形变,同时具备导声功能,不仅节省涂抹其他耦合材料的步骤,且具有更好的导声效果。
[0025]本申请的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6](1)配制玉米淀粉水溶液进行循环冰冻后在80℃下恒温加热,得到预处理玉米淀粉水溶液;
[0027](2)配制琼脂水溶液,然后在95℃下恒温加热,得到预处理琼脂水溶液;
[0028](3)将医用甘油和卡松混合,得到混合液;
[0029](4)将预处理玉米淀粉水溶液、预处理琼脂水溶液和混合液依次经超声震荡和离心,得到离心液;
[0030](5)将离心液除泡,得到除泡液;
[0031](6)将除泡液注入膜具后依次进行真空冷却和脱模,得到固态凝胶;
[0032](7)将上述固态凝胶干燥后紫外线灭菌,得到具有特殊形状的导声垫。
[0033]循环冰冻的总时间为12~24h,循环冰冻时的冰冻温度为

25~

18℃。除泡的温度为60℃,除泡在真空度

0.08mpa下进行。真空冷却的温度为10℃,真空冷却的时间为12h。干燥的时间为40~60min。
[0034]紫外线灭菌的时间为0.5~2h,灭菌后保障导声垫能够应用于术中操作。
[0035]既往数据表明,本技术的导声垫在35℃下,声速为1555~1590m/s,声特性阻抗为1.58
×
106~1.67
×
106P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座(1),所述基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有两个凸起部(2),所述凸起部(2)能够平铺在鼻翼处并与鼻唇沟相结合,所述基底座(1)和两个所述凸起部(2)一体连接,所述基底座(1)和所述凸起部(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材料为固态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鼻唇沟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的术中导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座(1)为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的长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伟付鹏崔立刚毛武林毛远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