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11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基于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对各管线进行分类,并测量各类管线所占用的空间;根据各类管线所占用的空间,基于排管策略,利用BIM软件,对各类管线进行排管形成多层横纵向交叉式布置方式;采用“中国结”式处理方式,对节点处各层横向布置的管线和纵向步骤的管线进行调管,使得多层管线进行降层形成少层“中国结”式布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对各类管线进行排管并采用“中国结”式处理方式,原本经过节点的多层管线直接转变成横向一层、纵向一层的两层管线,或多层“中国结”式管线布置。式管线布置。式管线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机电管线施工图纸基本是单系统设计思路,设计完成后每个管线系统从图纸上看均可正常施工。但是,实际安装时多专业管线同时施工,各个专业图纸整合到一起现场施工时就会遇到问题,很多地方会出现管线碰撞或者空间过小管线从该路由过不去的情况,这时候现场处理起来就会耗费时间、人力、物力来解决,甚至会增加成本。
[0003]业内目前可通过管线综合优化方式,在施工前确定好全专业管线排布方式,消除管线碰撞,保证净高。利用BIM技术对桥架和管道进行建模排布,通过二次深化设计,规划所有管线路由,保证原功能及供给点不改变的情况下,合理布置各类水管、风管、桥架的位置,可解决管线多复杂节点的碰撞与施工难度大等问题。
[0004]然而,在管线综合优化过程中会碰到多专业纵横交错的复杂节点,通常来说这些复杂节点在排管时若净高要求不高,则仅需横纵上下排布,令管线畅通,若对净高要求高,则通过单个或多个管线上下翻弯来满足净高要求,无统一的排布形式,造成复杂节点造型不美观,施工时难度较大,施工误差会影响其他管线的正常安装等问题。
[0005]对于线路主干道上的十字路口重要节点,管线多而且其中多半都是主管道,存在横纵两条主线交叉区域。在十字路口交叉区域的管线需要通过翻弯等操作来避免管线碰撞,所以此区域的管线情况很复杂。如果其中一条路及以上的管线较多有两层或者两层以上,则交叉处的管线层级将是两种方向管线层级之和很容易破净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多专业复杂节点处管线碰撞的问题。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该节点排管方法包括:信息获取步骤,获取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分组步骤,基于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对各管线进行分类,并测量各类管线所占用的空间;排管步骤,根据各类管线所占用的空间,基于排管策略,利用BIM软件,对各类管线进行排管形成多层横纵向交叉式布置方式;调管步骤,采用“中国结”式处理方式,对节点处各层横向布置的管线和纵向步骤的管线进行调管,使得多层管线进行降层形成少层“中国结”式布管。
[0008]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所述采用“中国结”式处理方式,对节点处各层横向布置的管线和纵向步骤的管线进行调管,使得多层管线进行降层形成少层“中国结”式布管,具体为:对多层管线进行分组形成至少一组管线,在各组管线中选取其中一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作为基准层进行“中国结”式处理,选取该组中其他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通过水平向斜向翻弯将横向或纵向管线在路口交叉点之前利用横向
干道的空间平铺开来,使所有层所有管线水平向投影无交叉。
[0009]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进入交叉口节点后,遇到另一侧管线保持顶层管线顺直通过,该组中其他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向上翻弯将所有管线提高至同一水平标高,平铺开来。
[0010]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如果横向干道管线处于上层位置,则在进入交叉口节点之前通过水平向斜向翻弯平铺开来,进入交叉口节点后,通过向下翻弯使所有管线提高至同一水平标高,平铺开来,在翻过节点后再通过水平斜向翻弯变回多层,所有管线复位依然按照原来的位置与走向整组前进。
[0011]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少层“中国结”式布管中,各层“中国结”式布管,从水平向投影来看,所有管线按照各类管线的专业信息排成一排,同专业管线相邻且标高一致。
[0012]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所述管线专业信息包括:管线外径、电缆桥架规格、风管规格、各种连接件信息、管线附件信息与风道末端位置。
[0013]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所述排管策略,包括:电缆桥架位于最上层,给排水管线、消防管线设置在电缆桥架的下面或者与电缆桥架位于平层,风管位于最下层或者与给排水管线平齐;给排水管线按照水温高低由下到上排布,具有坡度的给排水管线放各层给排水管线中的最上层或最下层。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系统,该节点排管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分组模块,用于基于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对各管线进行分类,并测量各类管线所占用的空间;排管模块,用于根据各类管线所占用的空间,基于排管策略,利用BIM软件,对各类管线进行排管形成多层横纵向交叉式布置方式;调管模块,用于采用“中国结”式处理方式,对节点处各层横向布置的管线和纵向步骤的管线进行调管,使得多层管线进行降层形成少层“中国结”式布管。
[0015]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系统,所述采用“中国结”式处理方式,对节点处各层横向布置的管线和纵向步骤的管线进行调管,使得多层管线进行降层形成少层“中国结”式布管,具体为:对多层管线进行分组形成至少一组管线,在各组管线中选取其中一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作为基准层进行“中国结”式处理,选取该组中其他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通过水平向斜向翻弯将横向或纵向管线在路口交叉点之前利用横向干道的空间平铺开来,使所有层所有管线水平向投影无交叉。
[0016]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系统,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进入交叉口节点后,遇到另一侧管线保持顶层管线顺直通过,该组中其他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向上翻弯将所有管线提高至同一水平标高,平铺开来。
[0017]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系统,如果横向干道管线处于上层位置,则在进入交叉口节点之前通过水平向斜向翻弯平铺开来,进入交叉口节点后,通过向下翻弯使所有管线提高至同一水平标高,平铺开来,在翻过节点后再通过水平斜向翻弯变回多层,所有管线复位依然按照原来的位置与走向整组前进。
[0018]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系统,少层“中国结”式布管中,各层“中国结”式布管,从水平向投影来看,所有管线按照各类管线的专业信息排成一
排,同专业管线相邻且标高一致。
[0019]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系统,所述管线专业信息包括:管线外径、电缆桥架规格、风管规格、各种连接件信息、管线附件信息与风道末端位置。
[0020]进一步地,上述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系统,所述排管策略,包括:电缆桥架位于最上层,给排水管线、消防管线设置在电缆桥架的下面或者与电缆桥架位于平层,风管位于最下层或者与给排水管线平齐;给排水管线按照水温高低由低到高从下到上排布,具有坡度的给排水管线放各层给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获取步骤,获取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分组步骤,基于节点处各管线的管线专业信息,对各管线进行分类,并测量各类管线所占用的空间;排管步骤,根据各类管线所占用的空间,基于排管策略,利用BIM软件,对各类管线进行排管形成多层横纵向交叉式布置方式;调管步骤,采用“中国结”式处理方式,对节点处各层横向布置的管线和纵向步骤的管线进行调管,使得多层管线进行降层形成少层“中国结”式布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中国结”式处理方式,对节点处各层横向布置的管线和纵向步骤的管线进行调管,使得多层管线进行降层形成少层“中国结”式布管,具体为:对多层管线进行分组形成至少一组管线,在各组管线中选取其中一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作为基准层进行“中国结”式处理,选取该组中其他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通过水平向斜向翻弯将横向或纵向管线在路口交叉点之前利用横向干道的空间平铺开来,使所有层所有管线水平向投影无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进入交叉口节点后,遇到另一侧管线保持顶层管线顺直通过,该组中其他各层横向和/或纵向管线向上翻弯将所有管线提高至同一水平标高,平铺开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横向干道管线处于上层位置,则在进入交叉口节点之前通过水平向斜向翻弯平铺开来,进入交叉口节点后,通过向下翻弯使所有管线提高至同一水平标高,平铺开来,在翻过节点后再通过水平斜向翻弯变回多层,所有管线复位依然按照原来的位置与走向整组前进。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少层“中国结”式布管中,各层“中国结”式布管,从水平向投影来看,所有管线按照各类管线的专业信息排成一排,同专业管线相邻且标高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专业信息包括:管线外径、电缆桥架规格、风管规格、各种连接件信息、管线附件信息与风道末端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行的节点排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策略,包括:电缆桥架位于最上层,给排水管线、消防管线设置在电缆桥架的下面或者与电缆桥架位于平层,风管位于最下层或者与给排水管线平齐;给排水管线按照水温高低由低到高从下到上排布,具有坡度的给排水管线放各层给排水管线中的最上层或最下层。8.一种基于BIM对管综模型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权李佳柳波李海文张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